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张良 《环境科学》1988,(4):95-95
这发现是美国劳伦斯贝克莱实验室的一位科学家公布的。酸雨的主要成份就是硫酸盐,在炉膛内由含硫燃料产生的烟炱和液态水以及氨混合,燃烧过程中形成的SO_2被氧化成硫酸盐,而烟炱则加速了SO_2的氧化,最后硫酸盐被水捕集而构成酸雨的成份,这发现是在研究大气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  相似文献   

2.
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86年9月7日至12日组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西亚太地区同四川省研究酸雨的专家和科技人员30余人在成都召开了“酸雨及其影响学术讨论会”。会上,美国教授斯蒂文斯先生,西德教授普林茨先生分别以“大气和酸性沉降物的采样、分析及防止酸雨危害的策略”,“SO_2、NO_x主要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和清除过程后在低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个将空气污染物远距离输送和大气边界层内气相化学反应模式相结合的拉格朗日模式,并应用于华南的酸雨研究.观测的SO_2浓度及硫酸盐浓度与计算结果比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侠 《环境科技》1991,4(3):19-22
本文根据徐州市1985—1989年的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初步分析了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徐州市大气降水中主要离子为SO_4~(2-)、NH_4~+、Ca~(2+)。SO_4~(2-)高值出现在冬季,NH_4~+高值出现在夏季,K~+、Na~+、Ca~(2+)、Mg~(2+)值均出现在春季。年酸雨频率与年降水量有较好的相关性,酸雨频率和酸雨量都是冬、秋两季高,夏季低,雨水的酸性主要是受大气中SO_2、NO_x污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酸雨已遍及整个北半球工业区,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198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22个国家参加的酸雨问题会议,主要是评价酸雨的现状和由此产生的后果,并提出了对策。酸雨对环境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SO_2和NO_x,从而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目前地球表面上每年人类排出的SO_2中硫的含量已高达一亿吨,至少是天然排放物的四倍以上,严重地影响环境。  相似文献   

6.
采用EA-IRMS联用技术对2014年夏季南京北郊大气PM_(2.5)中硫酸盐的硫和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计算了SO_2氧化为硫酸盐的异相和均相氧化过程的贡献率以及一次、二次硫酸盐的比例.结果表明,2014年夏季南京北郊大气中硫酸盐气溶胶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范围为1.7‰~4.8‰,平均值为3.2‰±1.0‰(n=15);氧同位素组成(δ~(18)O)值范围为7.5‰~12.9‰,平均值为9.3‰±1.7‰(n=15).通过比较气溶胶硫酸盐及可能污染源的δ~(34)S,该研究区域夏季大气中的硫源主要来自当地燃煤与尾气排放.大气气溶胶中的硫酸盐主要为二次硫酸盐,且SO_2的氧化途径以均相氧化为主,比例为59.3%.夏季大气中SO_2的异相氧化以过量O_2下的Fe~(3+)催化氧化为主,均相氧化的主要机制包括O_3氧化反应及NO_2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我国几个城市大气硫酸盐化速率的实测数据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此项目的现定和某些国家的地方标准,以及与SO_2的相关性,提出大气硫酸盐化速率分级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大多数人认为从化工厂,热电站等排放到大气中的SO_2对环境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谓的“酸雨”即是一例。因此许多国家的防污染条例中,都规定了要限制排入到大气中的SO_2。遵循这些条例,发展了各式各样的技术,例如,目前正得到广泛利用的接触硫酸法以及许多工业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被采用,已极大地减少了大气中SO_2的含量,进一步也可以说减少了大气中硫的数量。正当减少SO_2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一、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我们通常把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这两种酸是由人为排放的SO_2和NO_4转化成的。  相似文献   

10.
“酸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上海市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一九八七年前大气环境质量平均在二级左右,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自一九八七年以来上海市郊的酸雨现象日益频繁。上海地区(包括郊县)大气污染属煤烟型,其燃烧所生成的SO_2、NO_x污染是发生酸雨的主要原因。SO_2污染因子的迁移、转化,在大气中遇到水蒸汽或飘尘,形成腐蚀性极强的酸滴、酸雾,进而凝聚下降,即成酸雨。此外,在城市污染的大气中,NO_x和烃类等有机物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大气层臭  相似文献   

11.
硫排放和酸雨对陆地环境来说是一种公害,但在海洋中确不存在这一问题.自然状态下的海水呈碱性,因此据有吸收中和像SO_2这一类酸性气体的能力.将SO_2吸收于海水中,最终产物是溶解态的硫酸盐,而硫酸盐本身就是海水的主要组分之一.从吸收器中流出的废液进入海水处理装置,并向该装置内鼓入空气氧化吸收SO_2为硫酸根离子.经过处理后的废液排入大海.如下图.  相似文献   

12.
植物对SO2污染的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SO_2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煤、石油燃烧和含硫矿石的冶炼等。随着世界对能源和自然资源需:求的增加,SO_2污染日趋严重,SO_2的气相和液相两种形式都会对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气相SO_2明显地危害植物、动物、人体和建筑材料等,SO_2和大气水蒸气相互作用形成液相SO_2,最终以酸雨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酸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广州小珠江三角洲范围历年来酸雨分布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春季降水酸性最强,认为是局地源污染与外地源输送叠加的结果。酸性降水中起主要作用的阴离子是SO_4~(2-)和NO_3~-。尤以前者更为主要,NO_3~-的作用显著大于西南地区和上海地区;是美国的0.5倍。SO_4~(2-)/NO_3~-值低于西南地区2倍以上。广州市大气中H_2O_2及O_3浓度较高,光化学反应活跃。春季冷空气南下形成静止锋,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广州的酸雨已进入世界最强范围,与西欧、北美接近。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酸雨形势与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勇  沈红军 《环境科技》2006,19(1):55-56
阐述了江苏省酸雨污染形势,浅要地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酸雨的影响状况,以及SO_2、NO_X质量浓度变化与酸雨污染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大气的监测,硫酸盐化速率(SR)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中二氧化硫(SO_2)污染的情况,由于它具有长期连续监测、方便、经济等特点,所以自Wilsdon和McConnell在1934年提出至今已整整五十年,但现仍为很多国家采用,可见,寻找出SR和SO_2浓度的相互关系,建立定量的公式,对于了解大气环境是颇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削减SO_2排放量,并不能有效控制酸雨的事实。论证了酸雨的成因主要取决于环境中可溶性酸,碱离子的平衡态,而不取决于SO_2的绝对浓度;提出了在大气对流层中,存在着一个形成酸雨的酸性层,酸雨将随火气环流轨道传播全球的观点;在分析研究杭州酸雨分布与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按比例削减和控制酸、碱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局部调整排放高度,以促进大气环境离子的酸碱平衡,从而控制杭州酸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酸雨污染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工业发达,工厂集中,人口密集,交通运输忙,大量燃烧煤和石油产品的地区大都为严重的酸雨区。在我国,某些地区也发现了范围很广的酸雨。虽然,目前酸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还没形成明显的影响,然而,其潜在的威胁不容忽视。当前,各国科学家在注意进行有关酸雨的取样点、分布范围、对生态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的同时,非常重视对酸雨形成机制的研究。我们知道,自然界直接排放的气体大多是还原态气体,如SO_2,H_2S,NH_3,CH_4等。当它们在大气中沉降后,即转变为氧化态的 H_2SO_4,HNO_3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起氧化作用的,主要是大气中的O_3和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是硫的重要存在形式,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大气污染物.硫酸盐气溶胶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大气组分,大气中的硫酸盐气溶胶生命周期短,其浓度空间差异大、时间变化显著.在区域尺度乃至全球尺度研究其迁移转化和区域交叉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2010年SO_2全球排放清单为基础,应用国际通用大气化学模式(Mozart-4),模拟全球大气硫的迁移转化及其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全球不同区域间的交叉影响.结果表明:1SO_2柱浓度全球年均值为424.73μg S·m~(-2),中东及南亚最高,达3629.27μg S·m~(-2),南美最低,为181.06μg S·m~(-2).2硫酸盐柱浓度全球年均值为1572.86μg S·m~(-2),东亚年均硫酸盐柱浓度最高,达4556.58μg S·m~(-2),南美最低,为1014.33μg S·m~(-2).3冬季SO_2柱浓度高于其他春夏秋3季,夏季硫酸盐柱浓度高于冬季,主要是由于冬季低温使SO_2不易转化为硫酸盐.4硫酸盐表现出明显的全球迁移特征,全球各区域间交叉影响显著.东亚的净输出量最大,达4.01 Tg S·a~(-1).非洲、中亚及俄罗斯硫酸盐柱浓度的外源影响比例分别高达80.54%和73.00%.  相似文献   

19.
西南喀斯特农业区大气降水化学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酸雨区属于中国重要的酸雨区,为了理解其中喀斯特农业区酸雨成因及其变化趋势,本研究于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进行了大气降水采集(n=147),分析了其水化学成分和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δ~(34)S-SO_4~(2-))。结果表明,研究区内710%的降水为非酸性雨水(pH56),降水中SO_4~(2-)和Ca~(2+)为主要离子,分别占总阴、阳离子浓度的781%和566%。与研究区2008年降水中硫酸盐浓度(加权平均浓度为1406μmol/L)相比,本次采样期间降水中SO_4~(2-)浓度(加权平均浓度为989μmol/L)显著降低。在研究期间,降水δ~(34)S-SO_4~(2-)为-65‰~212‰,加权平均值为13‰±62‰,与贵阳2008~2009年降水δ~(34)S-SO_4~(2-)(平均值-28‰±14‰)相比有所升高,说明研究区降水硫酸盐中来自工业燃煤排放的贡献降低。研究区降水化学组分和δ34S-SO_4~(2-)均受到降雨量的影响,随着降水量减小,SO_4~(2-)浓度升高,δ~(34)S-SO_4~(2-)则下降,工业燃煤对雨水中硫酸盐的贡献也增加。西南喀斯特农业区大气硫酸盐沉降介于城市和森林之间,季节变化明显,受控于工业燃煤排放和生物成因硫释放。该研究表明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工业燃煤,可进一步优化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20.
引言近年来,环境问题已为全球所关注,酸雨的危害就是其中之一。酸度高的雨、雾、雪、粉尘等酸性沉降物造成森林死亡、湖泊酸化、生态系统破坏,乃至水生生物绝迹。酸雨形成的原因一般认为是SO_2及NO_x等大气污染物在远距离扩散过程中,因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以酸性沉降物(以下简称酸雨)的形式降落所致。世界上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地方是北美五大湖两岸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联邦德国及瑞典等北欧诸国。就日本产业公害防治协会每月收集的国际环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