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X169 200401944 一种大气CO2源汇反演模式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3,23(6).-610-613  相似文献   

2.
X51 9700866大气污染物源一接受沐关系的数值试验/周文贤(南京气象学院).二声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6,9(4)一l一5环信X一6 设计了一个三维欧拉型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输送的酸沉降模式。利用该模式进行数值试验,讨论污染源排放量的不同减少和背景浓度的不同变化对大气污染物酸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源排放量和背景浓度对地面s()2气相浓度和硫酸物湿沉降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污染源中S():减少50%,N()、减少40%时,地面S()2气相浓度最大减少率大于50%;仅仅减少大气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地面S()2气相浓度和硫酸物湿沉降略有减少,进一步减…  相似文献   

3.
环境地学     
X144 9801290生物固体对土壤氮循环和硝态氮淋洗的影响/杨林…(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森林资源学院)//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1997,16(4)一182一186环信X一15 根据近20余年有关生物固体对土壤中氮循环及硝态氮淋洗的文献综述了有关的研究结果。从生物固体中氮的形态、矿化作用、氮被植物的摄取、氨的挥发、氮的固定与储存、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及铁的淋洗介绍了氮的循环;从林地及农田的生物固体施用量、植被、季节及土壤的特征介绍了硝酸盐的淋洗状况。这对于生物固体合理的土地利用,发挥其正效应,以及保护环境可供参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Xsl 9802036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朱利中(杭州大学环境科学系卜·//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7,5(5)一18一29 环信X一4 比较系统地讨论了空气中多环芳烃(P AHs)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空气颗粒物及气相中多环芳烃的采样分析新办法、城市大气及居民室内外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及其来源,简单介绍了人体接触多环芳烃的水平、指标及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概况。参129X51 9802037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计算模式研究/傅立新…(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委会一1997,17(4)一474一479 …  相似文献   

5.
模拟基本上反映了小区整体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和特征,与观测值有一定的可比性;模式对不同城市小区有良好的模拟能力。图4表2参7X1692(X)3(X万75大气污染物S伍输送方程的尺度分析/程新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U印C)//气象学报/中国气象学会一2(X)2,印(4)一拓8一476 环图P一1 文中用量纲分析方法分析了控制大气污染物输送方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6种反映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中各种动力、物理和化学过程相对重要性的动力学参数,并以硫氧化物为例进行了各参数量级大小分析,尤其对3种起汇作用(去除机理)的机理(化学转化、干沉降和湿清除)…  相似文献   

6.
X501200703604城市地表灰尘的概念、污染特征与环境效应/常静…(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应用生态学报/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7,18(5).-1153~1158环图Q-61城市地表灰尘是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源”、“汇”载体,包含特定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7.
X51 2()0202088西安市燃煤中铅的排放量及其环境效应/雏昆利(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2,23(1)一123-125环图X一5XslZ(X犯仪犯89美国切萨皮克湾大气中的多抓联苯和颗粒有机及元素碳二Polychiorinatedbi帅enylsand拌Lrticulateor-ganlc/elementale公比n in the ati”OSphere of Chesa详akeBav,usA〔刊,英]/ P .A.B~iak…// Atmos.Envi-mn.一2(X)l,35(32)一5肠3一5677环图6161X512(X)双犯仪刃用一般环境浓度计算东京都内有害化学物质的总排放量=一般环境浓度奋用‘、九有害化学物质刃都…  相似文献   

8.
环境气象学     
X162(X) 103208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大气臭氧变化特征/祁栋林(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青海环境/青海省环保局一2(X)1,11(2)一55一59 环图X一57 利用拍MS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地区大气臭氧近十几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9一1992年期间,共和地区臭氧总量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一O.65DU/a、各月臭氧总量均为减少趋势,各月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春、夏、秋和冬季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分别平均为一1 .ooDu/a、一O.33DU/a、一O‘38DU/a和一0.103DU/a;夏季出…  相似文献   

9.
X21 .9502128大气环境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影响/郑绍建…(南京农业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农业环境与发展/农业部环保科研监测所一1994,11(4)一13~17环信X一120 系统地评述了全球大气环境的变化,包括温室效应、大气污染、臭氧和酸雨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农业生产过程对大气环境,包括大气中CO:,CH;和N:O浓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全球大气环境变化的对策。参14XZI 9502129南京市水环境一大气环境一经济系统多目标多变量决策研究/张智光(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  相似文献   

10.
X322(X) 20刀3821世纪源排放与大气C仇体积分数预测/陈跃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印2,15(2)一52一55,59 环图X一6 简要介绍了IPCC在20(刃年3月正式公布的21世纪温室气体排放方案,利用一维全球碳循环校式及7种代表性方案对21世纪的大气C仇体积分数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1世纪,大气C仇体积分数增长速率将高于20世纪,化石燃料源仍然是引起大气C仇体积分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如果化石燃料仍为胜要能源且它的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大气的碳吸收比例将不断升高,21世纪末大气COZ体积分数可能超过1仪洲〕x 10“6;只有…  相似文献   

11.
X14200700045亚热带红壤丘陵区茶园土壤中Al和F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吴卫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7(3).-544~549环图X-5X142200700046长江口潮滩湿地-大气界面碳通量特征/杨红霞(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6(4).-667~673环图X-9选择长江河口崇明东滩为典型研究区域,使用原位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江河口潮滩湿地-大气界面碳通量(CH4和CO2)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崇明东滩低潮滩(CM-3)表…  相似文献   

12.
X16 9500063农作物大气污染危害判别和调查中的空气污染气象学问题/刘超…(浙江农业大学环保系)//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1994,13(2)一78~80环信X一15 根据污染气象学原理,结合实例,介绍了风向、风速、有效源高和障碍物等对大气污染引起的农作物伤害影响特点、供在农作物大气污染判别和调查处理中参考。图2参4X16 9500064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丹麦的蕴涵一Greenhouseeffett and elimate ehange一implication for Den-mark〔刊,英]/J.Fenger…// AMBIO一1993,22(6)一378~385中信X一150 假如人类对大气的影响维持不变,则丹…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与环境     
X212(X犯02仅犯全球碳循环中的失汇及其形成原因/王效科…(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室)//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一2(X犯,22(1)一94一103 环图Q一40 近20多年来,大气碳收支不平衡,即碳失汇(陇ssing。叮肠n,ink),一直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总结全球碳失汇的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碳失汇数量和可能分布地点,并对形成的主要原因:C仇施肥作用、氮沉降的变化、变暖促进氮矿化和早期破坏后的森林再生等,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了该问题的复杂性。表3参73视化表现、评价报告的自动生成及空间信息查询等集成为一体,并实现了…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测     
X830.12(X) 302446PM10冲击采样器切割头设计参数对切割粒径的影响/李丰果…(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3,4(l)一26一29环图X一4 从颗粒在气流中的受力情况分析人手,得到冲击采样器中喷嘴喷出后颗粒的运动轨迹方程以及运动轨迹与采样器切割头设计参数的关系式。分析了PM10空气采样器的切割原理,并利用数值计算研究颗粒在不同的流量、喷嘴尺寸及喷嘴与冲击板的距离下的运动轨迹,从而得到切割头设计参数对切割粒径的影响。图6参4X831 2(X)30公抖7大气中还原态硫化合物的测定/牟玉静…(中…  相似文献   

15.
环境气象学     
X16 2(X)么犯661硫酸盐气溶胶直接和间接辐射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吴涧…(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犯,22(2)一129一134,环图X一9 将大气化学模式引人到区域气候模式中,实现同步计算大气化学成分和气象要素,以中国地区1994年1、4、7、10月为研究对象,模拟了4个月的气候变化,通过分析发现: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都使大气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使地面气温下降;间接效应的引人加剧了辐射强迫和地面降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过程,在模拟中同时考虑直接和间接效应是必须的。图5表l参11X162田202…  相似文献   

16.
大气甲烷的源和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大气甲烷源汇研究的最新进展,论述了全球大气甲烷的源汇平衡预算及其不确定性,给出了全球及中国大气甲烷源汇预算的最新成果,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7.
大气CO2浓度的长期连续观测是研究全球和区域碳循环过程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的重要基础.利用基于非色散红外吸收光谱法(NDIR)的大气CO2在线观测系统,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青海门源大气背景站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大气φ(CO2)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门源站大气φ(CO2)波动较大,其背景值出现频率为59%,背景值平均为391.2×10-6,低于2012年全球平均值(393.1×10-6);受排放源和吸收汇影响的φ(CO2)非背景值出现频率分别为25%和16%,二者平均值分别为401.1×10-6和380.7×10-6.2夏季φ(CO2)日变幅最大,达到28.9×10-6;春季、夏季、秋季、冬季φ(CO2)最高值分别出现在08:00、07:00、08:00和11:00,最低值均出现在16:00.3门源站φ(CO2)背景值季节变化明显,最高值出现在1月,月均值为397.7×10-6;最低值出现在8月,月均值为381.0×10-6.4不同季节φ(CO2)-风玫瑰图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夏季、秋季φ(CO2)高值主要出现在W-NW-N扇区,冬季高值主要出现在SE-S-SW扇区.门源站大气φ(CO2)的季节变化特征主要是排放源、吸收汇以及地面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环境遥感     
X87 X51入X)303134基于GIS的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大气扩散模拟系统/庄学强…(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学院)//交通环保/交通部环保科技信息网一以刃3,24(1)一14-17环图X一95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事故上,利用MaPinfo自带的二次开发工具M即-Basic对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大气扩散模拟系统进行开发研究。介绍了系统设计的总体结构,系统的功能模块;详细叙述了系统的建设过程;数学模型建立,数据库建立与管理,编程语言及其关键技术。系统能连续动态地模拟显示溢漏化学品大气扩散污染范围,为应急反应科学决策服务。图2表5X87 X5222(X…  相似文献   

19.
亚洲风尘循环的过程、机制和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亚洲风尘循环的过程、机制和环境效应"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课题分解、研究内容以及预期成果与效益。项目以亚洲风尘从源到汇的多尺度变化为主线,旨在阐明现代与地质时期亚洲风尘排放、迁移和沉降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对亚洲风尘释放的相对贡献。基于风尘源区的现代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和大气再分析资料,并整合中亚干旱区、黄土高原以及北太平洋地区的风尘沉积记录,开展从源区排放到近距离迁移、远程输送与沉积的全过程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风尘-气候的相互作用,揭示区域和全球大气环流对亚洲风尘循环的调制作用。同时,建立不同尺度亚洲风尘循环模型和时空变化数据平台,评估亚洲风尘对区域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影响,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未来风尘变化的环境效应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XS X823.03 200(X) 1419氟里昂替代品降解产物三氟乙酸的环境影响/张剑波(北京大学技术物理学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9,7(5)一132~136、环图x一4 氟里昂替代品在大气中的降解反应将产生大量的三佩乙酸,其在大气中可与OH自由基反应生成三佩甲烷和二氧化碳,主要的去除机制是沉降和雨除,并在地面水中累积;本文还对其在地表水中的积累预测和背景值监测做了描述。参11非点源(NPS)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现状、困境与挑战/何萍…(中国环科院生态所)//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1999,18(5)一234一237环图X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