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日刊《食品开发》1982年第17卷3期报导,海藻,特别是包括海带在内的两、三种褐藻可防治癌症。化学分析证明,其有效成份是多糖。日本北里大学教授山本一郎曾用能使大鼠诱发大肠癌的化学致癌剂——二甲基  相似文献   

2.
<正> 我这次到美国访问,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环境化学方面的专家教授,他们向我介绍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情况。下面我仅简要地介绍他们处理实验室废弃物质中某些化学致癌物质的情况,供国内有关同志参考。各种实验室的废物中常含有比较多的化学致癌物质,如果不十分重视消除这些物质的致癌作用,将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寻找快速,价廉,有效,安全,完全,不可逆的处理方法,近年来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癌症研究所及国家癌症研究机构共同进行研究,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仔细的对比试验,企图找出一些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  相似文献   

3.
与人类癌症有关的环境因素中,存在着两类物质,一类叫致癌剂,另一类叫促癌剂。还有一些其它有关因素,本文暂不涉及。长期以来,人们对致癌剂往往比较重视,而对促癌剂则容易忽视。事实上,促癌剂的危害有时并不亚于致癌剂,其理由还得先从致癌剂说起。众所周知,致癌剂约有90%是致突变剂,即它们能够直接、间接(经代谢活化)的引起靶细胞DNA分子的损伤,当这种损伤不被细胞本身修复或修复失误时,其后果之一就是“基因突变”。现知,用各种手段对人类环境中经过测试的大量化学物质中,约有15%是具有致突  相似文献   

4.
<正> 据日刊《食品开发》1982年第17卷3期报导,海藻,特别是包括海带在内的两、三种褐藻可防治癌症。化学分析证明,其有效成份是多糖。日本北里大学教授山本一郎曾用能使大鼠诱发大肠癌的化学致癌剂——二甲基肼(DMH)进行实验。实验方法是给SD系雄性大鼠皮下注射DMH,剂量为每公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化学实验室产生的环境污染特点,指出化学实验室是一类典型的、严重的小型污染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化学实验室污染、加强实验室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主要分析了化学实验室产生的环境污染特点,指出化学实验室是一类典型的、严重的小型污染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化学实验室污染、加强实验室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前言银和铬这两种金属,在化学实验室中有广泛的使用,例如用银量法测定Cl~-、Br~-、I~-、CN~-、CNS~-等离子和测定COD_(Cr)时都要用到银。在配制洗液和利用氧化还原进行的一些容量分析中都要使用铬。所以在化学实验室废水中常常含有银和铬。如果把这种实验室废水不加处理就倒掉,既造成重金属的污染,又浪费了  相似文献   

8.
正皮肤上的细菌可以对抗皮肤癌美国每年确诊的皮肤癌病例超过100万例。超过95%的病例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这种癌症就是由于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导致的。黑色素瘤是最严重的皮肤癌,起始于黑色素细胞。"我们已经发现健康皮肤中存在的一株表皮葡萄球菌具有选择性抑制某些癌症的能力。"研究者Gallo博士表示,"这株独特的皮肤细菌会产生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的化学物质,同时这个物质对正常细胞无害。"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学校化学实验室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特点、及化学实验排放物的危害性,简述了学校化学实验室对环境污染为人们所忽视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美军装甲铝合金表面防护体系海洋大气环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邦伟  李颖  张燕 《装备环境工程》2013,10(3):66-71,99
介绍了多种不同表面防护工艺的2519,5083和7039共3种装甲铝合金分别在海滨进行户外暴露试验、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及电化学阻抗测试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铬酸盐防护工艺是保护样品边缘以及预防划线腐蚀蔓延的最好选择;户外暴露的失效模式明显不同于在加速腐蚀试验箱中所观察到的典型情况;不管腐蚀性能如何,所有样品都保持较好的附着力;化学预处理后的样品比没有化学预处理更易保持附着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实验室废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初探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新建及扩建项目在环评工作中越来越多,而高等院校进行的科研实验所产生的实验室废水是高等院校新建扩建环境评价废水影响中的重大环境污染因素,故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污染防治措施评价是高校新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重点,文章对高校实验室废水的来源、种类及特性进行了分类,同时对不同性质的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做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三丁基锡对文蛤鳃的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质量浓度分别为高、中、低(0·1,1,10ng·L-1(以Sn计))3组的三丁基锡(TBT)暴露2、8、20d以及恢复7d和20d后对文蛤鳃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除了高浓度TBT(10ng·L-1)暴露在早期(2d)对GSH含量、GST和CAT活性产生抑制之外,TBT暴露对GSH含量、GST和CAT活性的作用主要为诱导效应.在暴露8d后,MDA的含量表现出显著的诱导.恢复7d后除了高浓度组对MDA还有影响外,其它各指标均恢复到与对照组相当的水平.结果表明,环境水平的TBT暴露对文蛤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抗氧化防御系统可以作为海洋环境有机锡污染监测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第三方环境检测行业的发展,环境检测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也随着工作量的增大而增加。绿色化学检测室是新时期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新方向,以绿色化学为指导思路,结合环境监测的日常工作,探讨了实验室废液的绿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保护好环境监测实验室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最基础的工作,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危害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环境监测实验室存在着明显的环境污染,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必须完善管理制度,研究解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避免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三废"污染。环境监测实验室应该成为清洁的实验室,污染物得到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真正地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者和守护者。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管理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印制电路板海洋环境试验与实验室环境试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机载电子设备印制电路板西沙海洋大气环境与实验室环境试验的相关性。方法在西沙海域环境下开展两种印制电路板的棚下暴露试验,暴晒试验时间为3年,同时在实验室开展盐雾试验,分别通过测试绝缘电阻、品质因数研究两种试验环境的相关性。结果将以绝缘电阻、品质因数为基准相关性评价结果进行平均,得出印制电路板实验室加速试验和自然暴露试验存在着强相关。两种样品的加速系数分别是3.5,5.15。结论建立了印制电路板在西沙海洋环境试验和实验室盐雾环境试验的相关性,可为后续西沙环境试验的加速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环境渐渐恶化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环境监测可以在技术上对环保部门工作的开展予以大力支持,但具体环境监测过程中,特别是针对水体状况实施检测时会产生很多废水,如果没有对其加以适当处理,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针对环境监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加以处理,且给出有关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污染问题的原因,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的相关处理方法,研究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污染的防治策略,以期能够对实验室废水的处理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海洋设备涂层老化和失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现有海洋设备涂层进行户外暴露试验和实验室加速环境试验,分析防护涂层的失光度和色差变化规律。结果 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模拟了加速海洋环境中的涂料老化,加速试验结果与户外暴露结果相关性较高。在海洋自然环境下暴露6个月后,涂层失光率降低,暴露18个月后出现粉化。结论 利用紫外光老化和盐雾试验,设定合适的环境试验参数后,实验室加速环境试验可代替户外暴露试验,缩短试验周期。涂层的配套设计、涂敷的基材结构形状、涂层施工过程等因素可直接影响涂料的老化、失效,进而引起基体腐蚀。  相似文献   

18.
用8种无机絮凝剂对实验室废水的絮凝效果进行了比较。以碱式氯化铝和硫酸亚铁并用为絮凝剂,对废水的絮凝沉淀处理进行了工艺条件试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了小型试验。结果表明,用化学絮凝法处理实验室废水,对COD_■、BOD_5、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的去除,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水质实验室化学耗氧量废液(简称COD废液)处理的研究,找到一种既能处理COD废液、又能回收废液中金属银的简便方法,为环境监测实验室处理和回收利用COD废液,提供了一种快捷方法,对环境监测站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科研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大学里每天都有大批师生做着各种化学实验,而师生们进行实验大都较重视实验结果,自然忽略了相关废液的处理。且多数高校并没有废液处理设施,实验中涉及到的大量有害物质便随洗涤液一同从下水道直接排放到了环境中,对环境和人体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如何处理化学实验室废液是高校管理和环保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