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实现钱江隧道盾构废弃泥浆的无害化处理,对盾构废弃的砂土泥浆和粘土泥浆分别进行混凝分离的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土泥浆,密度为1.20 g/cm3有利于实现高效的泥水分离;PAM作为絮凝剂的分离效果最好;混凝分离的最优化分离条件为:投药量为150 mg/L,pH为8左右,水力条件为以300 r/min搅拌1 min,再以80 r/min搅拌20 min。对于粘土泥浆,密度为1.10 g/cm3有利于实现高效的泥水分离;PAM作为絮凝剂的分离效果最好;混凝分离的最优化分离条件为:投药量为150 mg/L,pH为6左右,水力条件为以300 r/min搅拌1 min,再以80 r/min搅拌20 min。该实验为废弃泥浆的进一步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车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膜生物反应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设备。它将分离工程中的膜技术应用于好氧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由膜组件取代传统生化处理技术中的二次沉淀池和砂滤池,由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方法中的重力式沉淀泥水分离技术方式,具有简洁、高效等优点。采用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对天津某一洗车点洗车废水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出水回用于洗车。  相似文献   

3.
采用吸附/脱附平衡实验考察了温度对鼠李糖脂作用下三氯生(TCS)在底泥/水中分配的影响,以及鼠李糖脂浓度、泥水比、反应时间、TCS初始浓度对鼠李糖脂脱附底泥中TCS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RSM)确定了鼠李糖脂强化脱附底泥中TCS的影响因素排序、最佳脱附条件和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在283~323 K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TCS越容易向水相迁移;鼠李糖脂浓度越大、泥水比越低、时间越长、TCS初始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鼠李糖脂脱附TCS。各影响因素作用排序为:泥水比鼠李糖脂浓度pH时间;最佳脱附条件:鼠李糖脂浓度2 996.96 mg·L~(-1)、泥水比10 g·L~(-1)、反应时间30 h及pH 7.9。此时,鼠李糖脂对底泥中TCS的最大脱附率可达90.70%。可为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受TCS污染水体的原位修复的可行性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4.
ASBR中泥水混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持足够多的活性污泥和泥水的充分混合是保证厌氧反应器高效处理废水的两个基本原则,为有效提高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的处理效率,研究了ASBR的混合特性.采用示踪法研究了不同MLSS及搅拌速度下混合时间的变化,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ASBR内污泥的垂直分布情况,得出ASBR内MLSS分别为12000、17000、21000、25000mg/L时,泥水完全混合所需要的最佳搅拌速度分别为200、200、300、300r/min.结合混合时间和泥水完全混合所需的最佳搅拌速度,经分析,以ASBR内污泥垂直分布确定的最佳搅拌速度较为合理,为ASBR工艺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A/O(anaerobic/oxic)工艺中反硝化细菌对有机物的利用效率低、A2N(anaerobic/anoxic-nitrification)工艺工序繁琐和出水氨氮浓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泥水分离反应器,将双污泥体系与A/O工艺结合构建A/O双污泥工艺。对工艺运行过程的脱氮性能、微生物群落变化及氮素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评估泥水分离反应器和A/O双污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开发潜力,并总结工艺和反应器需要优化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果表明:在进水氮负荷为0.11 kg·(m3·d)-1条件下,工艺的氮去除负荷可以达到0.089 kg·(m3·d)-1,NH_4+-N去除率超过95%、COD去除率超过90%,TN去除率达到80%以上,该工艺能够实现长期稳定运行。反硝化过程反应速率是提升A/O双污泥工艺脱氮效率的限速步骤,强化有机物在缺氧池中的接触停留是有机物利用率提高的关键。因此,需要对现有碳源的投加方式、污水的进水方式或工艺的反应器数量进行优化,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磁化处理对活性污泥胶体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过程中,二沉池的泥水分离影响整套工艺的效果,用投加混凝剂来降低活性污泥胶体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以下简写活性污泥zeta电位),增加了运行成本.通过磁场磁化可以降低活性污泥zeta电位,达到节省药剂的目的.研究了磁感应强度、磁化时间、磁场位型以及搅拌速率对氧化沟活性污泥zeta电位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磁化处理能降低活性污泥zeta电位,在磁场中心磁感应强度为0.40 T左右及反应器与磁场平行静置磁化时,zeta电位降低幅度最大,平均在46.5%~51.4%.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两方面探讨了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经济性,着重分析了高磁分离的电耗.试验结果表明,在实现磁助凝、低磁场、高流速和磁种回收重用的情况下,高磁分离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不会高于传统的净水工艺.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其电耗有可能低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化学反应—静置分离—研磨回注工艺处理海上油田平台含聚油泥,分析了平台现场含聚油泥的组成,经热化学反应—静置分离后,含聚油泥的原油回收率93%,污泥残油率0.3%;分离污水与对应地层水、注聚液配伍性良好;利用胶体磨研磨分离污泥,在0.8~1.0mm的磨盘间隙下循环研磨10min,污泥粒径中值可从近100μm降至10μm以下;污泥质量浓度为100~500mg/L时可稳定分散于注聚液中,65℃下的稳定时间均在10h以上。该工艺可实现含聚油泥中的原油资源回收,泥水研磨后混入注聚液中回注地层,可以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陕西神木大柳塔洗煤厂煤泥水的快速沉降和洗水循环再利用 ,在深入研究原煤泥水处理工艺技术效能的基础上 ,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型高效、经济的煤泥水处理工艺技术 ,合成了一种快速沉降剂。经过反复试验研究 ,使得原煤泥水系统有了极大改善 ,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和煤泥厂内回收 ,降低了药耗 ,缩短了反应时间 ,达到了快速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膜通量厌氧微网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动态膜技术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相结合,形成一体式厌氧微网生物反应器(AnFBR),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了在高膜通量条件下,AnFBR的运行情况和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AnFBR在膜通量为72 L/(m2.h)条件下可连续稳定运行40 d;系统对COD平均去除率为58.4%,对TN和NH3-N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SS最高为15.0 mg/L,出水中污染物粒径在10μm以下;微网动态膜对小分子物质的截留量不高,但对分子量大于1 000 kU的物质有明显的截留效果,进水中的大部分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小分子物质;AnFBR在保留了泥水分离特点的情况下还具有结构简单、膜通量高、微网过滤周期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加剧,煤燃烧所排出的CO2作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由于燃煤锅炉所排放的尾气中所含的CO2的体积份额低、排放量大,而且处于微负压状态,因此目前控制和分离吸收CO2的方法,包括各类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O2/CO2燃烧技术等,能够经济可行地适用于电力工业燃煤锅炉尾部烟气中CO2分离的方法非常少.与上述各类方法相比,钙基吸收剂CCRs(calcination/carbonation reactions)法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可行的分离燃煤锅炉尾部烟气中CO2的方法.对采用该法时,吸收剂的选择、吸收剂在多次CCRs过程中结构特点的变化、提高吸收剂对CO2的吸收容量以及防止吸收剂反应性的衰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河道模拟装置,探讨了曝气扰动深度为10、15、25和35 cm时泥水界面硝化-反硝化的耦合性能,目的为曝气治理黑臭河道装置的优化实施和解决"氮超标"难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扰动深度增加,泥水界面紊动程度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其中泥水界面处扰动深度为10 cm时流态最激烈(Re为3 044),扰动深度为25 cm时流态最平缓(Re为1 713);与静止对照工况对比,曝气扰动促进了NH+4-N的硝化转化,4种曝气条件稳定时上覆水氨氮浓度都在0.50mg/L以下,表明曝气有利于对底泥释放氨氮的控制;复氧速率与硝化速率随扰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从总氮的控制角度来看,曝气扰动深度为25 cm时最有利于硝化-反硝化作用的耦合,上覆水总氮削减率达到51.5%,泥水界面硝化率与反硝化率分别达到(41.6±3.1)%和(32.1±0.7)%。  相似文献   

13.
溶剂萃取法分离废催化剂酸洗液提取Ni、Co、Mn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用P204和P507串级萃取法分离人造金刚石酸洗废液,提取其中有价金属Ni、Co、Mn,并研究了两种萃取剂对以上金属的萃取率及分离因子.本工艺可使废液中的各种金属均被分离提取,所制得的产品纯度高(相当于分析纯试剂)、消耗低,完全消除了重金属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并使其中金属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饮用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和排泥水的直接回用和处理后回用对水厂的影响及两类水处理过程中的差异,采用了污染负荷计算、实验室混凝小试和现场混凝-超滤中试装置对两类生产废水分别进行了研究。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氨氮(NH4+-N)、Al3+和全氟类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ASs)的污染负荷计算结果表明生产废水直接回用会为水厂带来一定的额外负荷,其中排泥水和反冲洗水分别对PFASs和Al3+负荷贡献较大;通过对小试中浊度,UV254以及5种荧光组分去除效果的对比,反冲洗水的混凝效果稍好于排泥水,同时10 mg·L-1的聚合氯化铝为最佳混凝剂方案;在中试过程中,两类水中的浊度、有机物、Al3+和PFASs均可被有效去除,出水差异较小,但反冲洗水中的亲水性和小分子有机物使得其去除效果低于排泥水。总体来说,经过处理之后,两类生产废水均可回用,回用可有效减少废水排放量,提高水厂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陕西神木大柳塔洗煤厂煤泥水的快速沉降和洗水循环再利用,在深入研究原煤泥水处理工艺技术效能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型高效、经济的煤泥水处理工艺技术,合成了一种快速沉降剂。经过反复试验研究,使得原煤泥水系统有了极大改善,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和煤泥厂内回收,降低了药耗,缩短了反应时间,达到了快速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地质样品中Te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是发展高科技产业不可缺少的半导体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子电气、玻璃陶瓷和医药等行业.同时,Te又是一种潜在的环境污染元素.Te在地壳中含量低而分散,寻找高灵敏度的地质样品中Te的检测分析方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重铬酸钾容量法、碘量法、极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常见测Te方法灵敏度不够理想,操作步骤也较繁琐.评述了1995-2009年地质样品中Te的检测方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重点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指出利用高能效的分离技术达到各形态的有效分离和利用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的元素特征检测器来达到超痕量形态的测定仍将是地质样品中Te分析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SEJF多功能水处理器是将物化处理与生化处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水处理设备,可在一器内完成均质、曝气、混合、反应和固液分离数种功能.采用SEJF多功能水处理器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该水处理器工艺具有高效、节能、节地、节资等优点,而且处理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灵活性和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PCR-DGGE技术对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工艺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硝化段内主要的细菌种群为相似于Nitrosomonas sp.(AJ224410)和Nitrosomonas sp.NM41(AF272421)的种群,相似性分别为97%和94%;电化学生物反硝化段细菌类群主要有β-proteobacteria类群、γ-proteobacteria类群和Chlo-roflexi类群。填料上生物膜细菌种群较底部泥水混合物丰富,两者细菌种群相似性为75%;底部泥水混合物样中存在与厌氧氨氧化菌Brocadia anammoxidans(AF375994)相似性为93%的菌种,而填料上生物膜中存在与Thioalkalivibrio sp.K90mix(EU709865)和Thiobacillus thioparus(AJ243144)相似性分别为94%、97%的菌种,其中Thiobacillus thioparus(AJ243144)是典型的硫自养反硝化菌,表明填料上生物膜中有大量的硫自养反硝化菌。  相似文献   

19.
将加压曝气生物氧化技术与加压溶气气浮工艺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快速处理生活污水的加压溶气生化气浮反应器(PA-DAF),并考察了反应器的泥水分离效果及压力、水力停留时间(HRT)、气水比对其去除生活污水内有机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0.4 MPa,HRT 1.5 h(Q=1.0 L/min),气水比3∶1的条件下,生活污水COD去除率可稳定在90%左右。同时发现,NH3-N去除效果不理想,有待后续研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快速对污染的河道湖泊进行清淤,使用酸改性的蒙脱石絮凝剂(MTSF)对底泥泥水进行了一级强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MTSF对底泥泥水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当MTSF为0.3 g时,上清液的Zeta电位大约为0 mV,浑浊的泥水变为清澈透明,此时浊度、NH_4~+-N、 TP、 S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8.8%、 29.8%、99.6%、97.7%和56.9%;C-PAM助凝剂的少量投加,有助于絮凝过程,MTSF为0.3 g,C-PAM为8 mg·L~(-1)时,上清液的浊度和COD将会进一步降低,分别从9.0 NTU和51.6 mg·L~(-1)减少到4.7 NTU和15.0 mg·L~(-1);C-PAM助凝剂能够将絮体进一步结团,形成更大的絮体,促进絮体的快速沉降,同时还有助于对水相中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两者的结合可以减少MTSF用量,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