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醇溶液中多氯联苯的微波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降解多氯联苯,对影响多氯联苯降解率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试剂加入量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0min、充分搅拌的条件下,溶液中多氯联苯的降解率可达99.999%。经初步分析确定,多氯联苯的降解产物为无毒的烃类、碳、氯离子和水等物质。  相似文献   

2.
<正>一种选择性降解高毒性多氯联苯及类二噁英的方法该专利涉及一种选择性降解高毒性多氯联苯及类二噁英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选择性差、不易操控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该专利以蒙脱土为模板,在蒙脱土层间原位合成Fe~0-Ni~0双金属材料,在厌氧条件下对多氯联苯及类二噁英进行降解,通过蒙脱土结构提高金属对多氯联苯及类二噁英脱氯加氢的能力,且通过黏土特殊的层板结构实  相似文献   

3.
从含油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长链烷烃降解菌C6,进行了菌种鉴定,考察了该菌对正十六烷及柴油和石蜡的混合物的降解能力,并对由菌株C6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对液体培养基中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正十六烷降解48 h后,降解率接近100%,降解动力学曲线的拟合结果符合Monod模型;对液体培养基中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柴油和石蜡的混合物降解96 h后,降解率达93%;菌株C6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经FTIR分析鉴定为磷脂类表面活性剂,排油圈直径为60 mm,临界胶束质量浓度约为25 mg/L,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7.09 mN/m。  相似文献   

4.
多氯联苯(PCB)是应用广泛的合成工业品,多由一系列氯化联苯混合物组成。大多用作电力电容器的浸渍剂,近年来含PCB的电容器虽然陆续从电网中替换下来,但电容器本身的泄漏及旧电容器的保管不善,仍造成变电站内PCB的污染.直接影响周围居民的环采害人体健康PCB的电容器集中堆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用氢化铝锂将多氯联苯去氯还原成联苯,然后用带萤光检测器的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变电站土壤样品中残留的多氯联苯的实验方法,检测限可达0.5毫微克。该方法无需用多氯联苯标样作对照,操作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6.
《化工环保》2006,26(6):I0001-I0003
研究报告Fenton法氧化降解聚乙烯醇的机制…………………………………………………………………………………华兆哲等1-1甲醇溶液中多氯联苯的微波降解……………………………………………………………………………………张泽志等1-5固定化优势菌种处理NH3和H2S恶臭气体…………………………………………………………………………徐晓军等1-9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制革废水………………………………………………………………………………史亚君1-13常温常压下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聚乙二醇/碱与多氯联苯反应来破坏处理多氯联苯。反应温度约为100~189℃,常压,反应时间为1~2小时。破坏效率约为99%。  相似文献   

8.
赵士燕  崔兆杰 《化工环保》2006,26(6):518-521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12种类二噁英多氯联苯。在萃取温度100℃、萃取时间15min、萃取溶剂正己烷与丙酮的体积比1∶1、萃取试样量3g的最佳实验条件下,12种类二噁英多氯联苯的加标回收率为88.5%~109.8%,相对标准偏差为1.1%~6.7%。对小麦田实际土壤试样进行测定,共检出8种类二噁英多氯联苯,含量为50~671pg/g。  相似文献   

9.
秦聪丽  傅吉全 《化工环保》2016,36(3):312-316
采用银杏叶和桑叶提取液制备了改性类Fenton反应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溶液初始p H、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量、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催化剂为Fe_2O_3和Fe OOH的混合物;桑叶改性催化剂的粒径分布较银杏叶改性催化剂均匀,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 H为6.23、反应温度60℃、催化剂用量1 g/L、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的条件下,银杏叶改性催化剂的甲基橙降解率为99.40%,桑叶改性催化剂的甲基橙降解率为99.96%;碱性条件下,甲基橙降解率仍接近100%,扩宽了反应的p H适用范围,为碱性条件下处理偶氮染料提供了新思路;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之后,甲基橙降解率仍可达到99%。根据反应前后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初步探讨了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为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批准《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13015-2017)  相似文献   

11.
多氯联苯的危害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氯联苯(PCB)是联苯在不同程度上被氯置换后的化合物总称,其结构已见报导。此类化合物中所含氯原子数可为1~10个,因此在理论上应有209种异构体。  相似文献   

12.
钢渣吸附-微波降解法处理碱性品红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复青  何星存 《化工环保》2006,26(2):129-132
研究了钢渣对碱性品红染料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以及微波对吸附在钢渣-焦炭上的染料的降解作用。实验表明,在中性条件下,钢渣对碱性品红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可达到42.4mg/g。以钢渣处理质量浓度为100mg/L的碱性品红溶液,当固液质量比为1:50、振荡吸附1h后,染料溶液脱色率达97%。实验还表明,焦炭可吸收微波产生高温,用钢渣-焦炭混合物(质量比1:1)吸附染料后,以微波辐照可使物料达到665℃的高温,吸附的染料降解。吸附剂再生后重复使用4次,脱色率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国外超临界水氧化法在有机危险废物处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介绍了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的超临界水氧化法的特点及其在处理多氯联苯、二恶英等有机危险废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要从纯聚氯乙烯(PVC)中回收PVC很简单,但要从混合物中回收PVC则比较麻烦。SolvayS.A.公司开发出一种不产生废液、可从混合物中回收PVC的方法,回收的PVC质量与原产品质量一样。这种新方法被称作Vinyloop法。采用该法回收PVC时,先将混合物粉碎,然后在70~80℃和低压条件下用一种特殊的溶剂有选择地溶解其中的PVC。将溶解的PVC与其他依然为固体的混合物组分分离,再加入一种特殊的添加剂,使PVC沉淀形成大小均匀的颗粒。溶剂可回用。Solvay公司已建有1套中试装置,预计2001…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某镇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电子垃圾焚烧样品中大气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层硅胶柱进行前处理,采用气质联用法检测了气相和颗粒物中的氯化石蜡(CPs)和多氯联苯(PCBs)。结果表明,大气迁移过程中ΣCPs(4种SCCPs同分异构体和24种MCCPs同分异构体)在气相中的浓度(6.90~306.8 ng/m~3)高于颗粒相(2.1~63.6 ng/m~3)。ΣPCBs(7种指示性PCBs,CB-28,52,101,118,153,138,180)在气相中的浓度(5.5~95.3 ng/m~3)高于颗粒相(2.1~43.7 ng/m~3)。污染物浓度冬季高于夏季,污染物浓度与焚烧地点距离呈现指数下降趋势,将CPs和PCBs在TSP和气相中的浓度进行自然对数线性拟合CPs衰解斜率分别为-0.4981和-0.6142,比PCBs衰解斜率-0.4621和-0.4621绝对值大,说明CPs的浓度迁移降解速度比PCBs快。随着迁移距离变远,低氯取代相对百分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高氯取代相对百分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玉米秸秆存在降解困难的问题,筛选高效的玉米秸秆降解菌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通过富集培养、刚果红纤维素平板初筛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复筛的方法,从农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纤维素降解菌6株,其中菌株编号为L-4的秸秆降解菌的纤维素酶活力最高,为23.59 U/g,28℃条件下玉米秸秆15 d的降解率为23.32%。  相似文献   

17.
共基质和无机盐对原油降解菌株降解原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大港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原油降解菌X3,对原油的降解率达72.6%,经鉴定X3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domonas)。利用生物摇床对X3菌株降解原油的实验发现,共代谢基质α-乳糖对X3菌株降解原油有促进作用,可使原油降解率提高到80.3%;而葡萄糖和蔗糖对X3菌株降解原油有抑制作用。Fe2+对X3菌株的降解原油也有促进作用,在α-乳糖和Fe2+的共同作用下,X3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可达82.3%;K+和Mg2+对X3菌株降解原油则有抑制作用。在FeSO4质量浓度为0.2~0.3mg/L时,X3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最高,FeSO4质量浓度继续增加,X3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百菌清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百菌清具有在土壤中药效稳定、不易分解、代谢周期长、长期大量施加导致土壤严重污染等特点和问题,简要介绍了百菌清的毒性作用机制。总结了降解土壤中百菌清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原理及优缺点。重点阐述了生物修复百菌清污染土壤的主要降解菌株及其效果、降解途径以及降解产物及其毒性,分析了土壤性质、微生物种类、温度、土壤含水率等因素对百菌清降解效果的影响。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为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分析及其进一步的降解与转化问题,而复合菌制剂或多酶复合体系可实现百菌清的彻底降解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19.
宜慧  常波  杨玲引  侯丽芳 《化工环保》2018,38(4):461-465
从陕北原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7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其中黄杆菌属CC-2、不动细菌属SC-5、假单胞菌属SC-6表现出较强的石油烃降解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总石油烃(TPH)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得出各因素对TPH降解率影响程度的大小次序为:溶液p H降解温度降解菌接种量摇床转速,且在降解菌接种量为7%(φ)、溶液p H为7、降解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 r/min的最适处理条件下,菌株SC-6的TPH降解率可达61.23%。原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实验结果表明: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投加有利于土壤TPH降解率和酶活性的提高;"菌株SC-6+营养剂"组修复处理42 d后的TPH降解率可达57.59%。  相似文献   

20.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对吡啶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对溶液中吡啶具有降解效果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考察了吡啶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H、降解温度、振荡速度等对吡啶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该菌降解吡啶的动力学与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吡啶有很强的耐受力,能以吡啶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生长。链霉菌在初始pH=8、降解温度30℃、振荡速度100r/min的条件下培养7d后,吡啶的质量浓度从250mg/L降至6.6mg/L,吡啶降解率达97.4%。该菌对吡啶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时的吡啶降解速率常数为0.4011d^-1。紫外一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吡啶经该菌降解后的特征环被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