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移动式采油平台的火炬臂设计的内容和特点。通过对移动式采油平台大量系统地研究,制订出满足火炬臂操作稳固性和安全使用的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并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胜利开发二号平台位于渤海湾极浅海地区,是一座集发电、采油、外输、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浅海移动式平台,离中心平台较远.平台主机提供了其主要的生产和生活的动力,因此主机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平台的安全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油气设施工况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应急救援难度大等特点,通过构建海上采油平台、海底管道和钻修井平台风险评估指数模型,辨识出水深增大、服役期长、腐蚀、疲劳、浅层地质条件变化等是风险等级升高的主要因素,识别出部分采油平台主结构疲劳损伤,海底管道内壁腐蚀及缺陷无法准确掌握、作业平台插桩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检验检测、更换设施、强制退出等风险管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埕海油田2011年节能监测电泵井8口,系统效率合格的有3口,不合格的5口,平均系统效率20.8%,其中一区所测井平均系统效率仅18.9%,处于较低水平,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2012年通过开展提高系统效率研究,对埕海油田潜油电泵举升工艺系统效率低和能耗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持续优化举升工艺设计,加强电泵井节能技术配套,试验应用低产液电泵井数控往复式潜油电泵采油技术,从而降低了整个采油系统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2012年节能检测井平均系统效率32.17%,提高了11.37%。  相似文献   

5.
埕海油田2011年节能监测电泵井8口.系统效率合格的有3口,不合格的5口,平均系统效率20.8%,其中一区所测井平均系统效率仅18.9%,处于较低水平.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2012年通过开展提高系统效率研究.对埕海油田潜油电泵举升工艺系统效率低和能耗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持续优化举升工艺设计,加强电泵井节能技术配套,试验应用低产液电泵井数控往复式潜油电泵采油技术,从而降低了整个采油系统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2012年节能检测井平均系统效率32.17%.提高了11.37%。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海洋移动式平台应用的安全信息预警与保护装置的研制,实现具有移动式平台海上安全信息采集、记录、预警、保护及再现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海上采油平台调整井作业危险分析及安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海上采油平台调整井项目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调整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进行了分析和辨识,并针对调整井作业主要环节危险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预防和控制措施,同时还针对调整井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1在无“万用表”“试电笔”等电工工具前提下 ,下列情况 ,应先用手背轻碰设备 ,试查设备是否漏电,切记不可用手去抓。1)上采油计量站配电柜梯子前 ,检查梯子是否漏电 ;2)开计量站配电柜门前 ,检查柜门是否漏电 ;3)开采油井口配电柜门前 ,检查柜门是否漏电 ;4)开采油电泵井配电柜门前 ,检查柜门是否漏电 ;5)上采油计量站梯子前 ,检查梯子是否漏电。2下列采油井、计量站电力设施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以防漏电伤人。1)计量站配电柜外壳 ;2)采油井口配电柜外壳 ;3)采油井抽油机电机外壳 ;4)计量站变压器外壳 ;5)采油电泵井配电柜外…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通过种子繁殖恢复重建洱海湖滨带海菜花群落的可能性,开展了室外模拟与室内实验,研究了冷藏、双氧水浸泡、自然状态等3种前处理及水深、基质、温度、光照周期的交互作用对海菜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前处理、基质对海菜花种子萌发不产生影响,水深、温度、光照周期均对海菜花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海菜花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30℃,最适宜光照周期为Light/Dark=24 h/0 h,最适宜水深为30 em~90cm.自然条件下,受风浪、水体透明度及物种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不宜通过直接抛洒种子恢复重建海菜花群落.  相似文献   

10.
厦门海域海漂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潜在生态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垃圾漂浮于海面将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健康将产生潜在的风险。本文通过收集2009年厦门海域海漂垃圾清理与清运资料,系统地分析厦门岛海漂垃圾的来源和分布,以期揭示海漂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生态风险,提出切实合理的整治意见,为海洋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作为一种成本低、机动性和灵活性高、使用场景丰富的测量工具,近年来在大气环境监测和污染溯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方式对国内外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研究主要有数据质量评估及数据校准,本研究总结了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数据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校准方法. 根据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搭载平台的移动路径可将其应用分为固定路线移动监测、随机路线移动监测以及可操控移动监测三大类,总结其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个人健康暴露研究、排放源清单动态识别等领域的优势和不足,并展望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与固定式传感器相比,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除受环境影响较大外,还受搭载平台的运行速度及振荡幅度影响,且校准困难;②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不足限制了其监测能力,因此应用场景有一定局限性;③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能产生大量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但目前利用率较低且与其他数据的融合度较差. 因此,应通过硬件或算法升级,以提高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适应更复杂的走航环境,保证数据质量,并与多种数据进行融合,丰富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港口海域铝合金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获得1060铝合金和5083铝合金在不同港口海域的腐蚀规律。方法采用实海试验方法获得材料表面的腐蚀形貌及腐蚀速率,并利用腐蚀图像处理技术分析海生物覆盖状态。结果不同海域铝合金试样表面附着海生物种类不同,青岛海域试样表面主要附着牡蛎,舟山海域试样主要附着藤壶和海藻,三亚海域主要附着藤壶和牡蛎。1060铝合金和5083铝合金在不同海域海水中以点蚀和缝隙腐蚀为主,海生物附着对铝合金腐蚀有明显影响,较严重的腐蚀点出现在牡蛎或藤壶下面及边缘。三海域中两种铝合金在舟山海域的腐蚀速率最大,三亚海域次之,青岛海域最小。不同海域铝合金试样表面海生物覆盖面积不同,三亚海域试样表面海生物覆盖面积百分比最大,青岛海域次之,舟山海域最小。结论由于海水环境不同,青岛、舟山及三亚海域铝合金试样表面海生物种类以及海生物覆盖面积明显不同,海生物的附着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铝合金的腐蚀,另外也使得铝合金更易产生缝隙腐蚀和点蚀。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胜利油田在渤海湾浅海地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式采油和注水平台也越建越多,目前单井式采油注水平台、井组式采油注水平台及油水中心处理平台等各类固定式海上设施已达到90座左右,要确保这些海上设施的安全运行,作为平台"心脏和动脉"的电力系统是否能可靠运行,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城市尾水排海过程中微生物及主要致病菌扩散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尾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尤其是致病菌,排海后不仅对周围人群产生危害而且对海洋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本研究以青岛市麦岛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尾水排海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尾水中致病菌在排海过程中的动态分布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尾水微生物分布在20~27个菌门,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主要分布在44~65个纲,其中优势菌纲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尾水排海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有55种,致病基因与癌症、心血管、免疫系统、传染性、新陈代谢、神经变性等疾病相关,其中,引起人类和动物腹泻、菌血症相关的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 spp.)、引发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及对海产品养殖和捕捞带来威胁的Shewanella hafniensis等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5.
汤宛峰 《环境保护》2022,(14):23-25
系统推进青海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做好“中华水塔”守护人的重中之重和落实“国之大者”的关键之要。本文立足青海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客观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持续深化水污染治理、着力保障河湖生态用水、实施水体差异化保护与治理几方面提出推动青海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举措。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解析了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注水井中的细菌主要以好氧的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为主,注水井近井地带以兼性厌氧的肠杆菌属为主,各采油井中的细菌则包括陶厄氏菌属、梭菌纲、假单胞菌属、油杆菌属及大量的未培养细菌;各注水井及注水井近井地带检测到的古菌主要是乙酸型产甲烷的甲烷鬃菌,各采油井中古菌则以甲烷微菌属、甲烷螺菌属及甲烷杆菌属等为主.总体上,该聚驱区块从注水井到采油井,细菌优势菌群依次呈好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严格厌氧细菌分布;古菌的分布受环境因素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影响,注水井和采油井中的优势菌群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蒙自盆地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机制,该文通过测定大屯海和长桥海两大浅水湖6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含量并计算C/N值,结合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特征,解析了受人类活动影响下有机质的来源。结果显示:大屯海和长桥海表层沉积物TOC含量分别为1.91%~8.78%,0.17%~4.70%,主要富集在湖心区,呈同心圆状分布特征;大屯海δ13C、δ15N含量和C/N值分别为-30.49‰~-21.46‰、4.11‰~9.07‰和8.12~12.55,长桥海为-30.42‰~-21.7‰、8.43‰~13.97‰和8.63~14.80,其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两大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以陆源污水和浮游植物为主,部分属于陆源土壤有机质,说明研究区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受控于外源和湖泊内源共同作用。大屯海有机质贡献率大小为fsew(污水)>fp(浮游植物)>fsoil(土壤),而长桥海fsoil>f...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2011-2020年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数据,分析了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变化趋势,总结了2017年以来特别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后直排海污染源治理成效,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0年,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量与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区相比一直处于低位,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开始,直排海污染源入海污水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和浓度比明显下降,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山东省、辽宁省属于直排海污染源排放量和排放强度高的省份;时间分布上,2018-2020年第四季度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结合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特征,建议应健全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管控体系,分类推进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精准整治,提升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监测能力,为深入开展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染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庆油田特殊的地质构造,将氰化物浓度0.05mg/L的含氰废水注入油田边水构造。通过储层砂体吸附和渗透率损害实验,证明储层对氰化物有吸附作用,不同平衡浓度下砂体的静态吸附量为4.88μg/g,动态吸附量为2.837μg/g,氰化物不堵塞地层,根据注入井与注入井、注入井与采油井之间距离的不同,共布设8种注入方案。设计注入井的注入量为210m/d,采油井的产液量为105m/d,以采油井采出氰化物浓度0.05mg/L为限定值,基于动态吸附实验结果和边水对氰化物的稀释作用,应用聚合物驱油模型计算最佳的注入方案,该方案为注入井之间的间距1.0km,注入井与采油井之间的间距为2.5km,注入年限为54年。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庆油田实施含氰废水的深井注入是可行的。既达到处理含氰废水的目的,又利用含氰废水驱替原油,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井口平台模型的完善与强度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上采油平台安全评估模型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平台安全评估模型修改建议,并应用修改后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修改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