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北风和南风打赌比本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行人的大衣脱掉。于是,北风首先发威,来了个朔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根本没有脱下来的打算。而南风则不然,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  相似文献   

2.
正南风法则也称"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吹得人寒冷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随之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法则启示我们,在安全管理中领导层应因材施用。了解个体的长处和短处,既要重视个体成员的素质水平,又要注重群体的素质结构。安排合  相似文献   

3.
漫漫大雪中,缕缕朝阳情 在漫天飞絮的喜悦中,北京送走了2006年的最后一天。清晨,透过沾满雾气的车窗,隐隐约约地看到了朝阳公园,在大雪的覆盖下显得分外妖娆。公园的工作人员裹着厚厚的大衣,但他们的微笑却穿透冰冷的空气传达给了每一个前来游玩的人。“大爷,您来了。小心着点儿,今儿下雪地滑,您可千万别摔着了。”注视着行人们小心翼翼的步履,他们正用滚烫的心去把好2006年的最后一班岗。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有上升的趋势,体现在行人横穿道路时不守规定,行人把责任推给司机的同时,却把悲伤留给自己。 应该说,法律对作为交通弱势群体的行人是呵护有加的,只要不是行人的过错.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如果机动车与行人都能严格遵守交规,就不容易发生磕磕碰碰的事,这正是法律所寄望的。  相似文献   

5.
新的交通法规出台已有一个多月了,白天大多数行人能遵守交通法规,可是在夜幕降临时,不少行人开始把马路当作自家庭院,有的行人对红灯视若无睹,有的行人大摇大摆过马路。凡此种种,构成漠视交通安全的行为。希望行人在任何时间都要遵守交通法规,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相似文献   

6.
基于交通心理的行人不安全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交通心理学原理,对城市行人交通不安全行为进行研讨.分析了行人出行认知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给出行人信息处理过程的概念模型,指出行人的认知心理状态与交通事故关系密切.以定性分析的方法,把行人不安全行为归为有意和无意两类,从主客观方面分析行人心理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际交通调查及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处理,表明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性别、年龄和有无驾照对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有重要影响;系统分析了行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从行人心理角度考虑,给出了一些相应的改善行人交通不安全行为的教育、管理、法制方面的建议和预防措施,例如:从行人心理角度对过街设施进行合理设置,从驾驶员心理角度考虑改善行人交通安全,对人行天桥和地道进行人性化设置等,将心理学行为矫正法原理应用于行人交通管理中.  相似文献   

7.
去医院 有一位行人横穿公路,险些被一辆急驶的出租汽车撞到。路旁一位卖茶叶蛋的大嫂见状,替那位行人捏了把汗,那位行人若无其事地走了过来,向大嫂问路:“大嫂,你知道去医院的路该怎么走。”这位大嫂颇为  相似文献   

8.
鑫鑫 《安全》2010,31(2)
大雪天路滑,极易引发事故,道路交通中车辆、行人的安全问题突出,司机如何把好方向盘,行人如何安全行走,大雪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9.
鑫鑫 《安全》2010,31(2):53-54
大雪天路滑,极易引发事故,道路交通中车辆、行人的安全问题突出,司机如何把好方向盘,行人如何安全行走,大雪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遇到这种情况时,下沉前拼命吸一口气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能否生存的关键。往下沉时,要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在水中拼命挣扎,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姿态,就可以慢慢浮上水面。浮上水面后,不要将手举出水面,要放在水面下划水,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以便呼吸空气。如有可能,应脱掉鞋子和重衣服,寻找漂浮物并牢牢抓住。这时,应向岸边的行人呼救,并自行有规律地划水,慢慢向岸边游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锡矿山矿务局北矿童家院区北风井通风系统建立的过程,对北风井系统投产运行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锡矿山矿务局北矿童家院区北风井通风系统建立的过程,对北风井通风系统投产运行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一体化安全把汽车被动安全与主动安全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主、被动安全措施的最佳效用,其代表技术是汽车预碰撞安全,该技术已成为汽车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笔者介绍了汽车一体化安全的定义与组成,通过应用实例概述了汽车预碰撞安全的研究现状。通过统计分析人-车碰撞时序探讨汽车一体化安全技术应用于行人保护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一体化安全的行人碰撞保护方案的基本原理,列举应用实例分析该方案的技术特点,应用实例表明一体化安全可以为行人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将成为行人碰撞保护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保护行人过街时的安全及减少行人违章行为,通过分析行人过街的等待规律,构建了信号控制行人过街等待的生存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典型交叉口的行人过街等待行为的观测及分析,得到了行人等待的生存曲线,建立了行人违章危险度随行人自身及环境因素影响的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行人在路边等待过街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为90s,在中间安全岛的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仅为50s;行人等待时间与行人年龄、红灯时间、穿越车道数、冲突方向车流量、是否二次过街相关,与行人性别无关;合理的交叉口设计和信号控制能提高行人的遵章率、降低违章危险度。笔者建议: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红灯时间不超过90s,行人在安全岛最大等待时间不超过50s。  相似文献   

15.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1):32-32
(1)清洗桃子。清洗桃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除桃毛.因为桃毛很难除净,沾在身上特别难受。其实您只需把桃子放到碱水中泡几分钟后,桃毛就脱掉了,然后再用清水冲洗1遍即可食用。  相似文献   

16.
杭州飙车案的发生并非偶然。 走在上下班高峰期的街头,常常看到在没有设置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挤成一团,谁也不肯有一丁点的礼让。即使在非高峰期,有的车辆途经斑马线。遇到过街行人非但不减速,反而一踩油门“嗖”地抢先而过:有的车辆甚至加速逼进,把行人逼回人行道。  相似文献   

17.
公共场所中的人群疏散是行人疏散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基于九曲桥行人运动观测实验对转角区域的行人运动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模拟了因激励作用所导致的行人速度提高对通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行人的停留、拍照行为导致转角内区域出现了明显的行人变换走道现象;行人在转角内区域出现的停留、超越行为导致行人速度出现大幅度波动,最低速度约为0.2 m/s,最高速度约为0.7 m/s;与转角后区域相比,行人密度变化对转角内区域的行人速度的影响更小,单位流量的影响更大;由于观测实验中行人停留、拍照等行为的存在,相同密度下转角后区域行人运动速度、单位流量均低于P&M平直通道模型;适当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减轻行人拥堵,提高通行效率,当行人速度达到较高水平后效果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万远  胡同  贺彪  杨彪 《火灾科学》2021,30(4):192-201
针对约束环境下的行人疏散路径选择问题,提出了三维动态行人疏散路径优化方法。通过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拓展建立了三维行人疏散网格模型和三维解空间,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行人视域、路径距离、行人空间分布等多条件约束。引入路径寻优方法(Ant Colony Algorithm)、改进的社会力模型、更新的启发函数和信息素,构建了新的行人路径选择与优化机制。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路径优化需求,模型算法平衡了各出口利用率,提高了行人整体疏散效率,为三维空间下的行人疏散路径优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生成的疏散路径信息有望反馈到地标系统中并有效指导突发情况下行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更准确地描述行人疏散动力学特征,利用目前行人疏散模型对行人疏散进行模拟研究发现:疏散空间行人拥堵时,会出现疏散区域某些位置的行人一直处于竞争劣势而保持位置不动的现象,这与行人实际疏散运动不符.考虑到现实情况,行人在等待的过程中会积极寻找机会,实现成功疏散;基于此,在疏散模型中引入了心理迫切因素的概念,表征了行人等待过程中竞争能力的变化,完善了行人疏散模型.对新模型模拟研究发现,在考虑等待时的心理迫切因素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表达行人疏散的动力学特征,可更为准确地再现行人的疏散运动轨迹和路径,同时研究发现,引入等待迫切因素后并不会影响总的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视野受限时的行人疏散理论,探讨了出口指示标志在行人疏散中的作用和其他影响疏散的因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视野受限时的疏散理论模型,统计估算了行人的疏散时间;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对比研究了出口指示标志在行人疏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出口指示标志能够明显地影响行人疏散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避免了无出口指示标志时的盲目和绕行现象,优化了行人疏散路径,提高了疏散效率。同时发现,在不同出口宽度下大的视野距离会对疏散起积极作用;初始行人密度较小时,行人数量的变化对疏散时间影响不大;初始行人密度较大时,疏散时间与行人数量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