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是在工业经济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构建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工业体系,已经成为提高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近日,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和科学技术部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第二次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进展,开展典型经验交流,部署"十二五"期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以进一步推动工业聚集区的生态化改造和产业升级。为有效推进关于产业生态化及生态产业园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详尽地分析,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为我国的产业生态化和生态园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园区是国家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主战场,也是促进经济全面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概述了自2000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开展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情况,并重点阐述了由生态环境部主导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实践经验。围绕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对推动园区生态文明示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部门联合,构建覆盖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服务业园区的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体系,制定国家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行动方案和管理办法、建设标准和成效评价导则等宏观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产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借助生态产业园区的地理资源和新兴科技资源,进行生态园区和工业园区的柔性组合设计,平衡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价值关系,以环境生态保护为基础,以市场行为为主导,结合旅游资源和产业的整合,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生态产业园区带动地方城镇化建设,促进生态产业园区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统筹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大力倡导生态保护,建立生态环境与工业发展的平衡机制,提升生态产业园区的环境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到如今的绿色生产、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就在一直不断地深入进行着,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在我国也开始建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的各种各样的生态工业园区,它以清洁生产为前提,从源头防治污染产生开始,在园区内部把不同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相似文献   

5.
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区的两项指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的2项指标——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和园区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率,以衡量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相互连接关系以及生态工业园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的程度.结合实例进行了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和园区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率的计算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产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载体,也是能源消耗的集中区域,建设与发展低碳产业园区,对我国整体实现低碳转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低碳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面临的能源结构、制度建设等四方面的挑战,并相应提出应对挑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党和政府针对我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区循环化改造。本文结合我国不同阶段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讨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战略地位、加强对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宏观指导、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能力建设、完善促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制度体系建设等加快推进我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开区)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中英节能环保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率先在湖北省进行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文章对武汉经开区现状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武汉经开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总体思路和总体框架,提出了园区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电器、造纸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等重要产业的工业生态规划,同时提出了园区污染物控制和循环利用规划,并提出了建设规划完成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概况,提出了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产业布局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深入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现状条件、物流、能流、信息流,并对该生态工业园区进行了功能分区,设计了总体框架和空间布局,确定了园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先导、以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工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并细化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确立了该生态工业园的产业选择和近期可发展的项目,提出了产业规划与生态环境的规划相结合的环境对策,以期对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太仓市科技产业园以大力发展具有低碳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作者在分析了太仓市产业科技园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园区开展调研,指出目前产业园内存在的五个方面主要环境问题,结合产业园目前产业结构与园区土地利用现状,以提升和打造产业园生态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细化区域功能定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激发生态生产力等建议。文章最后提出了环保部门服务推动科技产业园发展的四点举措,对今后该园区园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靖  李斌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0):173-175
通过安徽吉阳核电厂址气象塔观测系统获取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地区的风频规律性,并按南沿江流、北沿江流对塔层风速分布进行幂函数近似拟合,估算了地表粗糙度。结果表明:本区主导风向多集中在偏东北风上,而且频率很高,次主导风向则略有差异;塔层风廓线分布基本符合幂函数关系,由廓线求出的n指数推荐值为:A类0.165,B类0.167,C类0.192,D类0.313,E类0.406,F类0.463;南沿江流方向的地表粗糙度为1.547 063 m,北沿江流方向的地表粗糙度为1.738 45 m。  相似文献   

12.
13.
中学原子结构的课堂教学中,容易产生一些缺乏严谨性的情况。针对能级交错与分裂、洪特规则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例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关于长江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忠梅  陈虹 《环境保护》2016,(18):32-38
尽管自2015年国家出台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以来,制定"长江法"的呼声不断高涨,但距离形成共识、理性发声尚有较大距离。文章围绕是否需要为长江立法、为长江立一部什么样的法、如何才能立好"长江法"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描绘出"长江法"这一图景的面貌,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区域尺度绿洲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论文在区域尺度上,探讨了绿洲稳定性的内涵,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从绿洲所处的地理位置、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评价了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冲洪积扇型绿洲稳定性最高,其次是位于地下水溢出带下方的冲积平原型绿洲,稳定性最差的是湖滨三角洲或散流干三角洲上发育的绿洲;②绿洲的冷岛效应和植被指数可较好地表征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评价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的时间变化。绿洲规模的扩大及绿洲水分和植被的增加将加强绿洲的冷岛效应,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增加,表明绿洲内植被覆盖密度增大和植物生物量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模具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一般而言,模具在金属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被忽略,将之视为刚性体。然而在金属精密成形中,模具的变形对成形件的尺寸精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SuperForm软件针对模具在工件挤压过程中的变形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为工厂实际生产的工艺制定、模具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包气带油污土层生物修复现场控制性因素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包气带油污土层的生物修复涉及到石油降解微生物、石油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和土壤环境三个方面.本文通过最或然计数法(MPN)、原油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和色质联机分析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淄河滩包气带油污土层的水力学特性、氮磷营养元素、微生物和石油污染物.结果表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层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其中大部分具有降解石油烃的能力,且土层的渗透性极强,有利于开展油污土层的生物修复.同时,长期的挥发、淋失和转化造成土层中石油污染物主要由高分子、高沸点烃类组成,且油污土层的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太低,直接增加了生物修复的难度,成为不利于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汪永晨 《环境》2006,(2):68-69
2005年10月,湖北襄樊绿色汉江会长运建立打来电话,告诉我唐白河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