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1 危险源、危险点、危险控制点 危险源,即潜在危险的根源,指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对人身具有某种伤害危险的物质和能量。危险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危险源指的是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的非正常逸散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危险的根源。而人或某项作业或某种设备和设施,就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危险源,若将它们定为危险源,则难以揭示危险的本质和规律。人是物质  相似文献   

2.
金属矿山危险源是金属矿山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的危险,并在一定条件下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及职业危害的不安全因素。针对金属矿山建设工程的作业环境、施工流程和施工特点,结合管理体系评审要求,划分金属矿建工程危险源辨识的主要范围包括井巷掘进、危岩采矿、有轨机械运输、井下钻探、供电维修、无轨运输、临时设施和地表等八个方面。运用LEC风险评价方法,编制LEC风险评价法大纲,对初步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审、修改、补充和完善,最后运用LEC风险评价法,对存在于矿山建设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定性的辨识和评价,确定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害因素,有助于企业制定监控管理措施和方案,有效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提高矿建工程效益,确保矿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钻探工程施工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钻探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分析,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和安全因素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针对重大危险源采用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控制措施。首先对能量危害物质、失控(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及人员失误)、管理缺陷及客观因素进行危险源辨识;第二,评价危险源危害因素主次;第三,采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对车辆伤害、登高作业、防雷安全、用电安全、机械安全及预防自然灾害(火灾)等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通过实践表明,福建省121地质大队采用该方法对钻探工程项目的危险源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实现了钻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叶洪亮 《劳动保护》2005,(11):56-58
危险源是危险的根源,是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的危险物质。一般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对危险源属性的分析,有利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控制。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存在量大面广的危险源现状,根据建筑业的施工特点,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坚持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重预防、抓源头、控过程、求实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把预防的关口前移至施工现场,这对改进当前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管理缺陷、落实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并跟踪整改、提高施工现场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双30气井固井施工流程,对固井施工作业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并根据现场危险源的分布情况,运用LEC法对固井施工作业的风险进行了半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冲洗管线、管线试压与注水泥等作业的危险源危险性等级为4级,属于高度危险作业,因此该项应作为固井施工风险的主要控制对象。为消除或降低固井作业风险,制定了一系列施工危险源的消减措施,通过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为以后的固井施工安全管理做出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6.
港口生产是一种动态的立体交叉形式的特殊生产过程。具有人、机、物、环境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作业人员、机械设备、货物种类、作业方式和作业地点以及气候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由于未能完全实现的人——机、人——货分离,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对作业人员及财产构成危险与危害,甚至导致伤亡事故及机损、货损事故,成为事故易发的行业。  相似文献   

7.
危险源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某种潜伏危险的设备、岗位、场所。例如,汽油库、重油库、煤气发生站潜伏着爆炸危险;成型压砖机潜伏着伤人压手的危险;各种行驶中的电拖车、干燥车、配料车潜伏着压伤人的危险。这些设备、岗位、场所均可视为危险源。 危险源具有危险性,而危险又具有潜在性。危险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灾害。平时不被注意的现象,一旦具备了触发条件,这种潜在的危险瞬间就可变为事故。例  相似文献   

8.
电梯检验是一项危险作业,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也是客观存在的,本论文从三种形式分析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针对事故伤害分析归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危险源、作业环境以及电梯检验人员是整个电梯检验作业中的三个要素,因此合理控制以上三个要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就可以有效预防检验事故的发生,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安全评价,又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认识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的程度,以便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危险源或将危险性降低至最低程度,做到超前预防。因此,它是煤矿生产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事故,造成人和物的损失。其原因是客观上存在着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等级评定与安全对策措施的提出是安全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危险源头的重要手段.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安全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辨识的全面与否和深度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好坏和措施的针对性.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从危险源分析人手,同时考虑工艺条件、操作环境、危险故障状态等因素,提出危险辨识的基本要素和流程,从而使辨识人员避免在危险辨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发生遗漏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危险因素,指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根据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指与生产各环节有关的,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指管理上的失效、缺陷和管理责任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企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开展井下作业现场管理一直是采矿坑口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搞好井下现场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首先要认识井下作业的特殊性,然后运用各种手段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殊性,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安全生产。1 井下作业的特殊性 (1)井下生产和作业场地随生产的进展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无固定的作业空间。 (2)工作环境差。空间狭窄、空气潮湿、通风不良,粉尘、炮烟、废气、噪音等有毒有害物质较多。 (3)危险源、危险点多。除作业场地顶板及边帮外,还有溜矿井、通风井、废石天井、管路天井等,存在着坠井危险。此外在作业中还存在着爆破、运输、电气设备等危险因素。 (4)岩层地质结构变化复杂,加之在采掘爆破作业中,使长期稳固的岩层结构受到破坏,改变了岩层应力结构,增加了地压活动,致使在采掘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  相似文献   

13.
何星伟  喻百富 《安全》1995,16(3):20-24
目前,冶金企业正在逐步开展危险源辨识和分级管理。但在如何辨识、如何分级管理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对存在于生产(工作)环境中的所有危险源统统进行分级管理;有的主张实施重点控制;有的认为危险源是物的因素,有的则认  相似文献   

14.
何理  史聪灵  马东  胥旋  刘晶晶 《安全》2018,39(8):8-11
为了提升国内地铁运营风险管理水平,本文采用事故案例统计、问卷调查、类比分析、专家研讨等方法,从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研究了地铁运营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优化方法,提出地铁运营危险源分类、辨识时机、辨识内容及危险源分级评估的优化改进方法,强化了评估方法中指标体系的量化值,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主观性。在国内C市地铁应用中发现,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569项、637类危险源,其中人的因素占41.60%,物的因素占38.61%,环境因素占17.58%,管理因素占2.20%。99.30%的危险源属于R3和R4级,其运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15.
川东北三高气田钻完井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三高(高压、高产、高含硫)气田存在的主要有害因素,以及三高气田钻完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及其发生的潜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针对我国三高气田区域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分析了我国三高气田钻完井过程中可能诱发事故的特殊因素,并对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是实现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但风险无处不在,单靠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如何做到控制住每一个危险因素,特别是作业行为中大量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以下称中州分公司)把班组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考虑到员工的心理、生理、技术和安全意识的差异,结合员工的作业流程,将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细分为八个步骤,引导员工实现自我风险辨识与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伟利 《安全》2015,36(10):20-23
海绵钛生产企业一般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简称"两重点一重大"),本文以海绵钛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和危险危害因素,并结合"两重点一重大"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忽视危险源而引发的血案屡见不鲜.危险源主要分为两类:施工生活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素属第二类危险源.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忽视危险源而引发的血案屡见不鲜。危险源主要分为两类:施工生活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素属第二类危险源。  相似文献   

20.
在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过程中,每每遇到关于危险源定义的讨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一书中提到: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