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在全球,短短90S就有一名儿童因道路交通伤害而死亡。在中国,每年有近2万名儿童因道路交通伤害而受伤,其中超过7000名儿童因道路交通伤害而死亡。由此可见,预防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为此,联合国于2011年5月在全球发起了道路安全十年行动(2011—2020年),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31日上午,“中国儿童少年安全教育基地”开业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博览会”开幕仪式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特色果园内举行,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副会长莫文秀,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交管局等有关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莫文秀在讲话中说道,1999年全国有40~50万儿童因意外受伤,有2万儿童非正常死亡,即每天有50多名少儿被意外事故夺去  相似文献   

3.
<正>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真有那么难么?还没有为孩子们准备安全座椅的父母们,以下这些会是阻碍你购买安全座椅的问题么?为什么需要安全座椅?这个问题最简单,一起事故足以证明。在美国,车祸是1岁到14岁儿童的头号杀手。据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统计,仅以2002年为例,美国14岁以下的儿童中有1543名死于车祸,大约227000名儿童在车祸中受伤。平均每天有4名儿童死亡、622名儿童受伤。在车祸中死亡的儿童,有50%没有使用约束系统,即儿童安全座椅。在车祸中受重伤的儿童,有40%没有使用约束系  相似文献   

4.
<正>据权威专家介绍,使用儿童安全坐椅可以减少17%的死亡率。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对于儿童乘车安全的防范意识还很薄弱,武汉甚至仅有不到两成的私家车车主安装了儿童安全坐椅。专家介绍,车速每小时48公里,急刹车,1个9公斤的孩子产生的冲力为275公斤,绝大多数的母亲是"抱不住的"。据了解,我国每年有超过3.5万名0~14岁儿童遭遇交通事故的伤害,其中有1.85万失去生命,死亡率是  相似文献   

5.
曹梦凡 《安全》2019,40(2):39-42
为减少弱势人群居家安全伤害事故,采用分析法对某街道社区的医疗伤害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对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个街道老年人、残疾人发生伤害事故比例最高的是跌倒,分析发生伤害的原因,除其身体因素外,缺乏居家安全防护设施及相适应的辅助工具是主要原因;儿童伤害主要是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和好奇心导致。通过有针对性的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的安全知识宣传和居家安全设施的改善可以降低伤害事故率。  相似文献   

6.
徐敏 《安全》2012,33(10):22-23
孩子在哪儿安全呢?放学路上,可能会被绑架;大街上,也可能被陌生人拐卖;孩子在家里,还是可能会受伤……我国每年有超过7万名0~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数十万因意外伤害终身残疾,有一半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8月1日GB28007-2011《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已开始施行。之前我国一直没有儿童家具标准,  相似文献   

7.
我国安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 《安全》2009,30(9):49-50
2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办了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会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社区”的概念,来自50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在会上一致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这一原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进全人类健康及全球预防意外及伤害控制计划的基本原则。世界卫生组织为了推广安全社区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全球儿童安全组织2017年共同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1]数据统计显示,每年0-19岁青少年因伤害而死亡有5万多名,即每天约有148名。其中溺水一直都位于各年龄段死亡的前三大原因之列。每年的寒暑假、节假日以及周末都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学生进入假期结伴到河边、湖泊、水塘、水库、海边等水域玩水、戏水几率增加,发生溺水事故风险随之增加,一旦溺水发生后,溺水救援的最佳黄金时间是4分钟之内,对于儿童,这一时间将急剧缩短。  相似文献   

9.
正两年一度的世界伤害预防及安全促进大会,为我们了解世界伤害预防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供了一个窗口。全球每10例死亡中有一例是伤害致死,而道路交通事故和坠落事故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预防领域。世界卫生组织世界伤害预防及安全促进大会(以下简称"世界安全大会")是国际安全领域重要的交流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第11届世界安全大会以"迈向充满活力和安全的未来之路"为主题,于2012年在新西兰惠灵顿举行。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在发达国家儿童总死亡排序中,意外死亡就一直盘踞在第一的位置。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学者经过历时两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建国初期到现在,随着中国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肺炎、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正逐步得到控制,而意外伤害已取代传染病和营养不良,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国  相似文献   

11.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09,(5):110-113
在全世界,每15s就有1名工人死于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有160名工人遭受工作事故的伤害。这意味着每天约有100万名工人遭受工作事故的伤害,5500名工人死于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如果每天有5500人死于飞机坠毁事故,一定会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  相似文献   

12.
温馨提醒:暑期安全是第一 统计表明,近年来暑期少年儿童意外受伤率比平时增多三成。多项研究数据表明,与上百种导致儿童死亡的疾病相比,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岁至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也是O岁至17岁儿童非疾病性致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联邦调查局网上儿童安全规则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网上儿童安全规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文本,相当简洁清晰。该文本的目的主要是为防止相关罪案服务的,因此针对性很强,你可以从中找到一些通用的安全规则的源头。该文本语言流畅,比我们想象的更有人情味。联邦贸易委员会儿童隐私权提示这个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是2000年4目份互联网上的名角,它根据美国儿童  相似文献   

14.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建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据调查显示,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意外伤害不仅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因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  相似文献   

15.
1前言 近几年来,全世界呈现一个普遍现象,睡眠产品在婴儿和幼儿中引起大量的事故和伤害。例如:2007年的美国,医院急诊室接待了由睡眠产品引起的5岁以下儿童伤害事故约为62,000起:在2005~2007年之间.欧盟由幼儿床发生0~4岁儿童事故17,000件。据欧洲伤害数据库数据显示: 与幼儿床相关的事故每年比任何其他儿童保育产品导致更多的儿童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儿童的安全问题已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消防安全是儿童安全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因意外火灾死亡的0?14岁儿童超过700人,即每天就有超过2位儿童因此死亡,儿童玩火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掌握必要的火险防范知识将是帮助儿童远离意外火险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17.
金磊  金硕 《安全》1996,17(1):46-48,5
儿童安全问题十议金磊,金硕(北京减灾协会,天津医院创伤中心)目前,职工家庭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比例,这些孩子们的健康安全问题维系着千百万家长的心绪,因而与未计划生育时代相比,理应得到社会与家庭更为重视的关注。1儿童的居住环境与人为灾害的预防小儿的住房要...  相似文献   

18.
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评价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及伤害,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安全评价是以安全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的安全评价法。笔者从现代安全控制论角度,通过系统危险辨识、系统危险控制能力诊断,运用综合安全模型对株洲冶炼厂进行了安全评价。综合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一方面,株洲冶炼厂的安全度为56.13,处于临界状态;被评价的系统危险控制指数均为-0.24,说明其安全系统总体状况呈下降趋势。近20年来株洲冶炼厂的伤亡事故伤害频率有明显起伏波动的特点,当前的安全管理形势还非常严峻,应通过对全厂的安全评价,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另方面,基于安全控制论的综合安全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在各个大型厂矿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吕保林 《安全》2010,31(1):41-43
近几年,企业的主要精力用于矿井安全生产,相比而言,煤矿地面生产安全、非煤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的地位并不是十分突出,尤其对学生、老年人、儿童、孤寡残障人群等弱势群体的伤害预防并没有引起高度关注。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多元化的快速推进,企业面对的已不仅仅是矿井安全问题,同时,伴随着社区人口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健康》2006,(7):54-54
儿童安全乘车三原则 不坐副驾驶位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母亲抱着孩子坐在前排。副驾驶位置是汽车上最危险的位置,儿童在这个位置上不仅遇到事故时受伤害大,而且儿童的好动性还可能干扰正常驾驶,诱发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