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放养模式的高青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动。结果表明,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简单,主要优势种是羽摇蚊幼虫和奥特开水丝蚓,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无鱼对照池比养鱼池高得多,平均密度(nar/m^-2)和生物量(ρA/g m^-2)分别为1103(40-2085)m^-2和4.61(0.15-12.91)g m^-2,养地池底栖动物nar/m^-2和ρA/g m^-2分别为54-161m^-1和0.14-0.54g m^-2。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在春夏之交有一高峰,对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种、量特点及其与鱼类捕食和一些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东寨港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3-12月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区进行4次采样,研究该地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栖息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季节红树林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差异极大,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以冬季为最多(45种),夏季为最少(28种),生物量以秋季为最高(272.78 g·m-2),夏季为最低(165.93 g·m-2),密度以冬季为最大(679.25 m-2),夏季为最小(504.95 m-2).对各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栖息密度及不同红树群落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站位-季节间无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生物量、均匀度指数在站位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表明温度、盐度、底质和红树种类是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东寨港红树林恢复有利于底栖动物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江苏省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研究其对水环境质量变化的响应,于2012年春秋两季对江苏省16个湖泊51个采样点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调查,分析水质指标与底栖动物指数间Pearson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16个湖泊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35.5~66.4,其中约81.2%的湖泊处于轻度-中度富营养状态,表明水质从好到中度污染;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为寡毛类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优势度为13.0%;香浓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范围为0.00~2.20,级别范围由极贫乏到较丰富状态,表明水质污染程度从重度到轻度污染。从全省尺度看,水质评价结果与生物学(香浓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Biotic Index(BI)指数)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与历史数据相比,江苏省湖泊底栖动物清洁敏感物种减少甚至消失,总体群落结构趋于小型化。16个湖泊水体总氮和总磷与底栖动物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与底栖动物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BI指数)间关系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无法完全客观反映湖泊水生态健康状况,因此需要综合水质、水文、水生生物、生境状况等因素发展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邹丽珍;崔利峰;钟国龙;陈梦云;吴亚伦 《环境生态学》2025,(1):101-107
为探究不同环境样本类型eDNA对底栖动物检测结果的异同,完善eDNA技术在底栖动物监测的应用,2023—2024年4次在建瓯建溪采集表层、底层水体和沉积物环境样本eDNA进行底栖动物检测,共注释到1 861个OTUs,隶属于6门9纲25目88科460属941种,其中共有科45科,共有属133属,共有种193种,沉积物环境样本获得的序列数和物种数均大于水体样本;沉积物环境样本的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大于水体样本;表层和底层水体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沉积物样本差异极显著(p<0.01);LEfSe分析获得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生物标识属,生物标识存在季节差异。沉积物环境样本虽能检测到更多的物种,但不能覆盖水体样本,建议同时采集水体样本和沉积物样本并覆盖春、夏、秋、冬四季。 相似文献
5.
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恢复过程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10月至2003年4月,对苏州河8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主要为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中华颤蚓和霍甫水丝蚓,种类数比1999年有所增加,但仍以耐污种为主。对不同水体间生态环境的对比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体污染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由此建立了底栖动物恢复指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地指示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的动态过程。结合历史资料研究显示,苏州河底栖动物恢复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恢复迹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指示生物监测及水生态预警是利用水环境中指示物种的数量、群落结构指标和个体生理指标等描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其相比于常规理化监测和预警更直接地反映水体的生态质量。本研究在松花江干流2012—2015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各监测点生态质量管理目标,通过分析物种的种类、出现的频次、物种污染敏感性(耐污值),尝试提出了松花江干流监控断面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的水生态预警模式,研究思路和结果对流域水环境风险管理指标的拓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淮河流域水系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2010年7—8月淮河流域的43个底栖动物样点(7个参照点和36个受损点)数据,对17个候选生物学指数值的分布范围、相关关系和判别能力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比例和生物指数构成淮河流域的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指标体系。分别用3分制、4分制以及比值法统一各参数量纲,B-IBI指数值即为各构成指数分值的加和。箱线图法分析表明,上述3种方法计算出的B-IBI值均具有较高的判别能力(QI=3),且三者之间具有高相关性(r0.90)。分别依据参照点B-IBI值分布的25%分位数和所有样点B-IBI值分布的95%分位数法建立健康评价标准,并比较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3分制和4分制法统一各参数量纲并依据所有样点的B-IBI值建立的健康评价标准优于比值法。选取较常用的3分制法建立了适合淮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标准:B-IBI值19.2,健康;14.4~19.2,亚健康;9.6~14.4,一般;4.8~9.6,差;≤4.8,极差。评价结果表明,淮河流域43个样点中,6个处于健康状态,5个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余样点均处于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生物指标监测可以综合反映水体各种污染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综合性强、持续性久、敏感性高等特点,能对现行理化监测无法反映污染综合效应的缺陷进行补充.本文通过对松花江干流水体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实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典范对应分析(CCA)及BIOENV分析对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总磷为研究区域内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科学评估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效果和让松花江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绩效,全面评价流域污染物减排效果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恢复过程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0月至2003年4月,对苏州河8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主要为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中华颤蚓和霍甫水丝蚓,种类数比1999年有所增加,但仍以耐污种为主。对不同水体间生态环境的对比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体污染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由此建立了底栖动物恢复指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地指示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的动态过程。结合历史资料研究显示,苏州河底栖动物恢复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恢复迹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寿昌江流域及邻近山区溶岩洞穴大型水生底栖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栖洞、灵山洞、瑶琳洞为浙江西部山区已开发的著名观光溶岩洞穴群,灵栖洞位于寿昌江流域支流小江溪的源头附近,由灵泉、清风、霭云三洞组成,灵山洞由清虚洞、仙桥洞组成.三洞穴群内大型水生动物隶属2门3纲5目11科.灵栖洞大型水生动物群落主要由放逸短沟蜷和掌指米虾组成,灵山洞主要由硬环棱螺、放逸短沟蜷、格氏短沟蜷及水生昆虫幼体组成,瑶琳洞内主要由锯齿新米虾和扁卷螺组成.灵泉洞洞穴有光带主要分布有掌指米虾和放逸短沟蜷,弱光带主要分布有锯齿新米虾、掌指米虾和硬环棱螺,黑暗带主要分布有锯齿新米虾、掌指米虾和扁卷螺,灵泉洞有光带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0.9832和0.6109,黑暗带最低,分别为0.0983和0.1418;优势度在黑暗带最高,其值为0.6250.表3参18 相似文献
11.
常州地区太湖流域上游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8月采用半定量采样法调查了常州地区太湖流域上游南河、运南、运北和洮滆水系29个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共获得113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其中,腹足纲18种,瓣鳃纲10种,寡毛纲8种,蛭纲4种,甲壳纲6种,昆虫纲67种.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该群落平均密度为658 m-2,其中,霍甫水丝蚓密度最高,达400 m-2.观山桥样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最高,群落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分别为54,4.36,0.76和0.08.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南河水系、洮滆水系、运南水系、运北水系.出现频率在15%以上的24个物种与6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总氮、总磷和溶解氧对该地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对评价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 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阐述了这 2种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案例分析可知 :森林资源环境效果评价法获得的评价值大 ,而意愿调查法的评价值小 ,并说明了导致这 2种方法评价值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平原河网地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生物,具有活动范围相对固定、生命周期较长、生活习性相对稳定等特点,可有效指示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关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底栖动物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其群落结构特征受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双重因素影响。为研究典型平原河网地区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对水环境状况的响应特征,在上海市选取了83个河道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分析,共获取底栖动物20个分类单位(种),其中软体动物10种,环节动物6种,节肢动物4种。上海河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总体呈现结构单一、物种丰富度低、高度耐污性等显著特征,环节动物的栖息密度和出现频率均最高。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差异性直接影响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由市区至近郊、远郊,物种数从11种逐渐上升至15种,而栖息密度则由8 776.3个/m2下降至690.3个/m2。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水质理化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良好的对应性,水质空间变化导致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交错性,耐污性较强的环节动物主要分布在有机污染重、溶解氧低的市区河道断面,而喜清洁环境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主要分布在水质较好的郊区断面。寡毛纲物种的栖息密度与溶解氧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Comparison between Hansen-Hurwitz and Horvitz-Thompson estimators for adaptive cluster sampl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hammad M. Salehi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Statistics》2003,10(1):115-127
Thompson (1990) introduced the adaptive cluster sampling design. This sampling design has been shown to be a useful sampling method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a clustered and scattered population (Roesch, 1993; Smith et al., 1995; Thompson and Seber, 1996). Two estimators, the modified Hansen-Hurwitz (HH) and Horvitz-Thompson (HT) estimators, are available to estimate the mean or total of a population. Empirical results from previous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modified HT estimator has smaller variance than the modified HH estimator. We analytically compare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two estimators. Some results are obtained in favor of the modified HT estimator so that practitioners are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use the HT estimator despite easiness of computations for the HH estimator. 相似文献
15.
竹子生物质废弃物前处理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高效、低成本的预处理技术,促进竹子生物质及其废弃物资源的能源化利用,采用3种不同纤维素预处理方法分别对竹子生物质废弃物——笋壳和竹叶(茎)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与玉米秸秆相比较.结果表明,在稀H2SO4–酶解工艺、浓H3PO4–酶解工艺和NaOH–酶解工艺条件下,几种样品水解液中分别存在3、4和5种糖类组分.在稀H2SO4–酶解工艺中,木糖为主要成分,其次为葡萄糖;在浓H3PO4–酶解工艺中,葡萄糖为主要成分,其次为木糖;而在NaOH–酶解工艺,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基本相当.同时对样品处理前后的表面结构变化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工艺均改变了竹叶(茎)、笋壳和秸秆等样品的表面结构,其结构更为松散,从而有利于纤维素的酶解. 相似文献
16.
Stehman Stephen V. Nshinyabakobeje Sophoni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Statistics》2000,7(3):301-321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often motivate employing variable probability sampling designs when estim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populations. Three distribution function estimators, the Horvitz-Thompson estimator, a difference estimator, and a ratio estimator, are compared following variable probability sampling in which the inclusion probabilities are proportional to an auxiliary variable, X.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estimators is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clusion probabilities, the correlation () between X and the response Y, and the position along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eing estimated. Both the ratio and difference estimators are superior to the Horvitz-Thompson estimator. The difference estimator gains better precision than the ratio estimator toward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ut the ratio estimator is superior toward the lower end of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The point along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at which the difference estimator becomes more precise than the ratio estimator depends on the sampling design, as well as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X and . A simple confidence interval procedure provides close to nominal coverage for intervals constructed from both the difference and ratio estimators, with the exception that coverage may be poor for the lower tail of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when using the ratio estimator. 相似文献
17.
应用137Cs示踪技术估算农耕地土壤侵蚀量的定量模型主要有两类径流小区上建立的经验关系式及各种理论模型.文章主要对各种主要模型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各种模型的优点、局限性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指出今后在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采样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对燃源,交通源,等采产方式进行了综述,评价了各种采样方式的优缺点,从而造反我环芳烃污染源解析的采样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真姬菇菌种质量的预判性指标,通过液体培养、可见光谱分析与结实性试验,开发了一种真姬菇菌种质量评价方法,并确立评价用培养基质组成(ρ/g L-1):马铃薯200.0,乳糖20.0,NH4NO3 2.0,MgSO4.7 H2O 0.5,KH2PO4 1.5,溴百里酚兰0.06,pH 7.0.结果显示,脱色率分别与单瓶产量、有效子实体数量及单个子实体重量呈极显著相关性.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出脱色率与菌种质量加权关联系数间拟合方程及显色反应与菌种质量加权关联系数间拟合方程:YDR=-221.26X2+490.75X-210.75;YCR=7.7379X-1.7118.拟合方程可用于真姬菇菌种质量的整合定量评价.表3参9 相似文献
20.
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 ,提出衡量协调发展的定量指标及计算方法 ,并依据此方法对郑州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