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内外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国内外油田开发,各种采油废水处理技术在油田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但由于采油废水的复杂性,导致在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时难度加大,文章将当前众多采油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选择有针对性的采油废水处理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光催化法降解有机废水的显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进 《四川环境》2004,23(3):26-27,44
本文采用紫外光照射并加入催化剂的方法,对有机废水一阳离子艳红染料(5GN)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的研究。从实际应用出发,实验得出了影响阳离子艳红染料降解的各因素的最佳取值及影响显著性次序。  相似文献   

3.
废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废水处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对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愈来愈深入、广泛,如申葆诚等在一九七九年对废水治理技术的近况作了综述;有关各种废水处理的专论和综述性文章很多,如重金属废  相似文献   

4.
染料废水脱色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料废水目前主要的脱色方法有吸附、混凝、氧化还原和生化法.活性炭吸附适用于低浓度的染料废水处理.聚硅硫酸铁混凝效果与Fe/SiO4摩尔比和pH值相关.氢氧化镁可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直接红染料.有机絮凝剂往往需要和其它药剂复配.氧化法脱色率大,但成本高昂,且受染料废水的组成、氧化性及pH值影响.还原法药剂价格低廉,但还原降解产物具有毒性,必须经过二次处理.生物法成本较低,又受制于染料的生物降解性.因此发展多种手段联合应用已是当前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钻井废水处理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钻井废水的污染特点,综述了6种常用的钻井废水处理方法,对各种处理方法的技术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钻井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苯胺废水的水质、来源及危害,简述了国内外苯胺废水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了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处理苯胺废水过程中存在苯胺去除不彻底的问题,详述了电催化氧化技术与其他技术协同处理苯胺废水的可行性,展望了未来苯胺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苯胺废水处理工艺未来应该以“低碳、 清洁、 高效”为处理原则, 通过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提供电能、光能和热能,利用“电催化氧化技术氧化降毒生物法彻底处理”的协同处理 技术,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苯胺废水可以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的废水特征,分析了膜分离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微滤法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的应用,超滤法在冷轧废水中除油的工艺和超滤在反渗透进水前的预处理过程,以及反渗透法对废水的脱盐工艺;总结了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讨论了作业废水的组成与特点,并对近年来钻井废水处理工艺,酸化废水处理工艺,压裂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根据作业废水的处理现状,对未来作业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油田废水处理主要向以下三个方面发展:开发新型处理药剂;建立高效处理工艺流程;从污水源头开始控制。  相似文献   

9.
朱建军  曾抗美 《四川环境》2006,25(6):86-90,100
本文针对染料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白腐真菌处理废水的一般机理及其优势。在此基础上。对该菌种在处理染料废水研究应用中的筛选与降解机理、主要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反应器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臭氧氧化技术工程应用的历程,归纳了废水臭氧氧化的反应机理以及废水处理应用的主要工艺。通过对国内外的废水臭氧氧化工程应用情况的介绍,明显看到国内应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无论是处理规模、装置数量,还是处理废水的种类都存在较大差距,显示出该技术在国内废水处理领域的广阔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采用两级物化-电解-吸附工艺对高浓度阳离子染料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再与低浓度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混合生化处理,总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均可达到99.9%以上,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我国钻井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钻井废水处理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钻井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关键技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只有利用组合工艺才能实现钻井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彦春  王志宏  汪立飞 《四川环境》2001,20(1):40-42,52
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类分析综述,阐明了当前污水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情况。也对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水处理标准制订的演变进行了说明。论述了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适扩和投资背景。  相似文献   

14.
炼厂脱盐脱钙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油中的钙盐主要存在于石油胶质和沥青质中。在原油加工过程中,有机钙盐因分解形成钙沉淀物而影响正常生产。对于原油中钙的脱除,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螯合沉淀脱钙技术。炼厂脱盐脱钙废水中的钙、磷、石油胶质会对污水处理场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必须对脱盐脱钙废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和物理化学手段、生物处理工艺、化学氧化处理技术。技术可行性分析表明,可采用AOP高级氧化技术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对脱盐脱钙废水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炼油污水深度处理的常用技术--过滤、膜分离及化学氧化技术,对炼油污水深度处理进行了中试试验,并结合试验结果对动态砂滤系统、PAN膜处理系统和高级氧化系统处理炼油厂二级排放水的适用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二级排放水经动态砂滤系统和NF纳滤系统处理后,COD、氨氮、SS、硫化物、酚、浊度、总铁等指标均达到循环水补水水质要求,可以回用于循环水场;经PAN膜制成的UF超滤和RO反渗透系统处理后,各种污染物指标和盐类指标都降至微量,且脱盐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玻纤废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倩  但德忠 《四川环境》2009,28(3):66-70
玻纤废水不同于普通化工废水,其危害严重且治理难度大。针对我国玻璃纤维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介绍了玻纤废水的来源、水质特征及生化特性,概述了玻纤废水处理常用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及其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并指出物化-生化法组合工艺将成为今后玻璃纤维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畜禽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冷庚  但德忠 《四川环境》2009,28(1):68-72
针对我国养殖业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介绍了畜禽废水还田利用、自然处理以及工业化处理的优缺点、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研究的重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现阶段我国养殖业废水应重点发展还田利用技术与自然处理技术,并及时建立畜禽废水处理设计数据库以及编写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8.
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封闭循环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废纸造纸制浆废水的特点、在零排放和废水封闭循环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介绍了几种目前比较常用的废纸制浆连纸循环水处理工艺及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绿色水处理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文章列举了膜分离、绿色氧化、绿色絮凝以及超声波、微波、电磁场等环保水处理技术,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探讨了绿色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Sustainability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A set of indicators that in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ocie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were developed and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ustainability of differ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plant capacities of <5 million gallons per day (MGD) or 18.9 x 10(3) cubic meters (m(3)/day). The technologies evaluated were mechanical (i.e., activated sludge with secondary treatment), lagoon (facultative, anaerobic, and aerobic), and land treatment systems (e.g., slow rate irrigation, rapid infiltration, and overland flow). The economic indicators selected were capita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user costs because they determine the economic affordability of a particular technology to a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include energy use, because it indirectly measures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technology in removing conventional wastewater constituents such as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ammonia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athogens. These indicators also determine the reuse potential of the treated wastewater. Societal indicators capture cultural acceptance of the technology through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also measure whether there is improvement in the community from the specific technology through increased job opportunities, better education, or an improved local environment. While selection of a set of indicators is dependent on the geographic and demographic context of a particular community, the overall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re are varying degrees of sustainability with each treatment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