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窑是水泥生产行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它的功能是将烘干成球后的水泥原料进行煅烧。我矿水泥车间一直使用φ2.5×10m机械化立窑,在煅烧原料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和粉尘,直接外排至空气中,粉尘浓度高达11.24g/m~3,不但生产岗位作业条件十分恶劣,而且对矿区周围环境污染相当严  相似文献   

2.
<正>水泥生产过程主要有破碎预均化、生料制备、生料均化、预热分解、熟料烧成、粉煤制备及输送、熟料储存、水泥粉磨、水泥包装等9道工序。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同时还会产生噪声、振动,每道工序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成为水泥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关键。在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安全监察时,重点要检查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区域,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全国水泥企业多达3 500余家。具备完整工艺流程的水泥企业包括矿山开采、矿石运输、石灰石破碎、原料输送、生料粉磨、熟料煅烧、水泥粉磨、物料贮存、包装出厂等工序,存在工艺流程长,设备种类多,以及作业环境复杂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时,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爆破、高温、有限空间、清库、高处作业等多种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过程中,水泥厂煤粉制备、原料煅烧等工艺环节会产生大量烟尘、粉尘。同时,由于碳的不完全燃烧还会生成少量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原料磨、收尘器、煤粉库以及窑尾、窑头等密闭空间内积聚,检修过程中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新余钢铁厂碳素分厂建于1970年,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碳素粉尘及沥青烟气,严重污染厂区及操作岗位环境,损害职工身体健康,浪费大量工业原料。中碎系统是碳素厂最大的粉尘污染源之一。该系统主要承担原料的磨碎分级,年加工量一万余吨。由于原料经煅烧后送至中碎系统,属于干粉加工,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烟尘。1976年安装108袋脉冲布袋除尘器和54袋机械振打布袋除尘器各一台,总过滤面积不足100m~2,雷蒙磨则一直未配除尘器。与实际需要相比,除尘系统能  相似文献   

6.
在江西省高安市新华水泥厂,竖立着7个高12米、直径6米,贮存水泥生料和熟料的直筒仓库。1996年9月30日,该厂原料车间3号熟料库因库顶送料的链板机电机损坏,造成熟料供应不上生产所需、而熟料库内又有部分熟料结块不能顺利地由库底放料口放出。为不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你好:我们是生产炭素产品的企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粉尘产生,请问:生产过程中,粉尘的来源有哪些?吉林田道夫田道夫先生,你好:来函收悉。炭素行业通常以焦炭为原料,以煤沥青为黏结剂,经原料制备、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等工艺加工成各种炭素制品。每个生产工序都有生产性粉尘逸出,尤其在沥青熔化、混捏、压型、焙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尘(气)、烟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衢州市地处浙西山区,利于发展水泥生产。现有水泥厂54家,其中全民、县以上大集体16家,余为乡镇企业,年产量200万t左右。针对乡镇水泥企业在防尘收尘方面的薄弱环节,衢州市制定了奖惩暂行办法。该办法要求各企业搞好每月粉尘浓度自测,年底由市劳动局组织复测,作为考评依据。根据水泥生产流程(不包括矿山),划分为原料破碎、原料库、生料磨、生料库、熟料烧成、熟料库、水泥磨、水泥库、水泥包装和原料烘干等十个系统进行检测,按统一标准计分。凡定量考核在70分以上的企业颁发奖状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对象  相似文献   

9.
工艺简单的粉尘控制回收装置及效果评价吴炳麒,徐晓丽(胜利石油管理局职业病防治所,山东东营257036)陈燕成(孤岛采油厂防疫站)周家树(孤岛采油厂安全科)油田配液站是采油生产的泥浆配制车间,其原料有重晶石、膨润土、水泥等,在投料时产生大量的粉尘,不仅...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有高能耗、低产量的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关闭立窑熟料生产工序,改生料粉磨工序为矿渣、炉渣粉磨工序,生产出不同强度规格的水泥,每年可消耗炉渣、矿渣、煤矸石等废渣29万t以上。另引进干法旋窑水泥熟料,采用2套并列的联合水泥粉磨系统,2套八嘴回转式包装机及装车系统建设成一条年产120万t水泥粉磨生产线,使水泥粉磨综合电耗≤32(kW.h)/t,年节水量达7.2万m3,达到节能降耗、优质多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解决玻璃生产中的粉尘危害,重要的方法之一是与工艺的改进和变革相配合,再辅以通风除尘措施,即可收到技术进步和防尘的双重效果。鉴于玻璃粉状原料是粉尘产生的来源,本文以生产量占全国玻璃总吨位数最大的钠钙玻璃为主,着重阐述改变原料粒度的选用标准,以达到减小粉尘危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由草酸钴煅烧后得氧化钴粉料是我厂半成品原料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在原苏修设计的工艺中,采用格式电气干燥柜进行煅烧。生产中要用人工在高温辐射热和粉尘飞扬中装卸料,产量低,物料损耗大,劳动条件很差。  相似文献   

13.
耐火厂生产耐火砖的原料需先经转筒干燥机烘干,原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含尘气体。我厂曾采用过 CLP—B 型旋风除尘器净化这种含尘高温烟气,由于粉尘颗粒较细净化效果欠佳,至使大量粉尘排出,除了污染周围环境外,还浪费了大量有用的原料。1968年开始安装了一台单室二电场板卧式电除尘器并于1970年投入使用。1971年经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987年8月,浙江省建材工业总公司、劳动人事厅、财政厅联合发布了水泥企业防尘收尘奖惩暂行办法,将先在全民和县以上集体水泥企业试行。 这个办法中所规定的奖惩,是根据对有关企业每年一次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来确定的。定性考核主要考核企业的防尘收尘责任制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以及厂容厂貌和车间的清洁卫生情况。定量考核则根据水泥生产流程,将全厂(不包括矿山)划分为原料破碎、原料库、生料磨、生料库、熟料烧成、熟料库、水泥磨、水泥库、水泥包装和原料烘干等10个系统进行考核,并根据车间内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5.
水泥机立窑窑喷事故主要是由风洞窑喷、塌窑窑喷、一氧化碳爆炸窑喷而构成的灼烫事故。它是机立窑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恶性事故。本文拟就如何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进行探讨。 一、水泥熟料的锻烧过程 根据料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和进行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可将机立窑大致划分为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窑内各带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卸料速度过快,加料量不减,温料层厚度必然增加。这样预热带就会增长,烧球带位置就会下移,冷却带就会缩短,反之亦然。 当料球从窑顶加入后,首先进入预热带(温度在20℃~1000℃范围内),被烟气加热到100℃以…  相似文献   

16.
玻璃制造是把粉状配合料在高温窑中熔融成化学组成均匀的玻璃液,然后通过一定的成型方式使之成为玻璃制品的工艺过程。在制造过程中对职工身体危害较大的是配料和熔化设备的辐射热、噪声、尘毒以及车间油雾污染等。一、辐射热玻璃生产过程的高温作业有熔化,成型、退火、热加工等主要生产工序。其中熔化玻璃的熔窑是放散大量辐射热和对流热的连续作业热工设备(炉内温度1450~1600℃)。车间内气温较高,夏季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漳州市华安工业集中区的漳州紫金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是一家专业生产高标号水泥熟料的企业。年设计水泥熟料产能150万吨,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十二家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红狮控股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公司秉持"安全是企业和员工的首要任务"的安全理念,自2010年成为红狮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之后,至今未发生设备、火灾、交通等重大事故,企业安全生产秩序井然。  相似文献   

18.
牛红军  杨栋 《安全》2014,(5):29-31,33
生物制药是以生物体为原料或借助生物过程,在人为设定的条件下生产各种生物药物的技术。由于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等生物因子的大量使用,生物制药过程中存在生物因子扩散、溢洒或泄漏等生物安全隐患,潜在对人类和环境形成伤害的风险,造成生物危害。  相似文献   

19.
氧气顶吹转炉投资少、上马快、产量高,是炼钢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棕红色烟气,倘若任其放散,必然污染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给生产带来影响。因此,氧气顶吹转炉烟气净化,不单纯是一项技术工作,而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车间一座3吨氧气顶吹转炉,系1966年初设计,在原有侧吹转炉基础上改造而成,1969年正式投产。由于当时国内建成投产的氧气顶吹转炉较少,实践经验不足,因此该转炉投产后,烟气净化系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车间党委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依靠群众,发动群  相似文献   

20.
<正>某水泥生产企业在水泥炉窑的窑头和窑尾各装1台型号为QC328/325-24.6-1.25/305的余热锅炉,正常工作压力为1.05MPa。余热锅炉投产运行后,锅炉运行中常常发现锅水呈间歇性黑褐色水的现象,影响锅炉安全运行。针对该现象笔者进行了具体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锅炉和水处理情况此类余热锅炉通常为层状支管式结构,从上至下有数层密排热交换管,如上述型号的窑尾炉有12层,共分3个循环回路,其中1层至4层热交换管路与汽包为一个循环回路,5层至8层及9层至12层又分别与汽包形成二个循环回路.三个循环回路之间通过数根下降管连通;窑头炉有9层,由于热交换管路较少,分为二个循环回路。锅炉运行时将与水泥熟料热交换后产生的热空气从锅炉顶部引入,从上至下逐层通过热交换管进行热交换。其中窑头炉余热气的进气温度为400℃,窑尾炉余热气进气温度为325℃,极大的利用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余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