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内乡 -镇平 4 7级地震 ,是河南省解放以来唯一一次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事件。本文对这次地震的震害及烈度进行了考察评定 ,总结了有关部门的震后应急措施 ,讨论了从这次地震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地震预测必须包括三项内容,即未来地震的震级、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这称为地震预测三要素。地震预测三要素是一个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预测就没有意义。经过邢台地震以来40多年的地震预报实践,我国地震工作者已积累和总结了不少预测地震三要素的经验和方法。简述如下:(1)震级预测:由于地震是震源体应力应变积累的结果,地震越大,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 190 0年以来我国东北北部地区浅源中强震活动的特征。结果表明 ,地震活动具有突发性、成组性和序列地震数量少的特点。应根据本区地震活动特点 ,开展震后早期趋势预测 ,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4.
内乡-镇平4.7级地震,是河南省解放以来唯一一次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事件.本文对这次地震的震害及烈度进行了考察评定,总结了有关部门的震后应急措施,讨论了从这次地震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城市立交中分叉曲线桥梁,结构多支分叉、非规则异型,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匀,力学性能复杂,抗震分析和设计困难。以一座城市立交为工程依托,构建典型分叉曲线桥梁模型,进行六组地震工况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比分叉曲线桥梁与组成分叉结构的各单支桥梁的地震响应差异,研究城市立交中分叉曲线桥跨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分叉曲线桥梁结构动力耦联效应显著,分叉桥梁的地震响应与组成分叉桥梁的各单支桥跨的地震响应差异大,分叉桥梁下部构件应建立分叉全桥空间三维动力模型,分叉节点异型主梁应建立局部实体模型;分叉曲线桥梁应按照单维、多维和E1、E2多种地震输入工况进行结构的最不利响应分析;分叉结构导致接入分叉点的桥跨地震位移响应增加,伸缩缝处碰撞、落梁震害概率加大,应引起工程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我国地震科技战线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所应考虑的几个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1.应重视地震知识,珍惜地震信息,要象对待物质产品那样来对待数据、图表、论文等的地震信息产品;2.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尽快缩短同国外观测技术的差距;3.重视智力投资,做好地震科技人员的教育工作;4.实现地震科技情报检索现代化,把科技人员从手工检索情报资料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塌方矿区的地质构造分析表明,矿井的塌方地震与矿区的局部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减少矿井塌方地震,首先应把矿区地质构造研究清楚,在近断层采区加强加固。通过对煤矿塌方地震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在较大的塌方地震发生之前,可能有以下异常出现:小塌方地震次数增多,∑N-t 曲线、∑E~(1/2)-t 曲线、∑L-t 曲线及 No.-∑△t 曲线急剧变化。这些异常变化一般出现在较大塌方地震前12—70天,据此有可能对较大塌方地震做出预报。  相似文献   

8.
通过天祝—景泰地震的震害评估工作,说明其是防震减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此外,还论述了关于特大地震的震害评估问题。认为地震部门应事先制订好特大地震害评估预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电磁辐射异常应用于200公里的中强地震短临预报并取得成功的一个典型实例总结。重点介绍1991年5月30日唐山陡河Ms5.2级地震短临预报意见的上报、地震三要素判据和预报效果。并对电磁辐射异常在中强地震前后的发展特点和预报时机的选择,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厦门市在中国地震局指导帮助下,于2001年11月在厦门公安消防支队和市政有关联动单位组建了地震应急救援分队。经过两年来的建设和针对性训练,现已基本具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实践证明,在中心城市组建地震应急救援分队是十分必要的。组建地震应急分队,主要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震序列下桥梁连梁装置的防落梁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类地震序列中,主-余震所占比例最大。主震震级越高其余震的震级亦越高,对结构的破坏越大。桥梁结构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工程,其在整个地震序列发生时应确保通行,起到生命线工程的作用。选用集集地震序列对桥梁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发现结构在主震作用下梁墩相对位移过大、主梁发生落座,余震作用下结构有发生落梁的可能。对结构设置防落梁装置,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显示连梁装置可有效抑制桥梁上、下部结构相对位移,提高结构抗推能力与整体性,保证了结构在整个地震序列中不发生落梁震害。在抗震分析中,应考虑到强余震对结构带来的影响,保证损伤结构在地震序列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群众性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是地震对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减轻地震灾害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此项工作,应制订我国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战略,加强自上而下的管理指导,改变听其自然的状况。笔者依据淮阴市多年宣传工作实践,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峰 《民防苑》2009,(5):17-18
就目前的科技能力而言,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最佳办法,应放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上。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了解地震是怎样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以其瞬间致灾性,使人猝不及防,尤其是广大农村房屋建设因其简陋而不抗震,一般一个五六级地震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使一些农民倾其一生所建造的房子毁于一旦。他们痛心疾首,怨恨地震,殊不知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地震本身,还有建房时没有采取任何抗震措施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笔者认为应把好四道关。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地震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困境并结合这方面工作实际,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地震科技情报工作应加快向信息化转变的步伐,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并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合理配置馆藏,以求在不增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扩大信息储存量。同时提出新时期的信息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可接受的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确定最佳或最合理的设防标准时,应在保证地震安全和谋求最佳经济效益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既要保证地震人员伤亡降低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下,又要使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本文根据我国几次大地震的资料,建立了地震人员死亡率与房屋倒塌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在分析设防后地震人员伤亡水平与其它灾害和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水平的基础上,对确定社会可接受的地震人员死亡率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应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刘恢先所长的邀请,美国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主任工程师张周育先生于1984年9月11日至14日在南京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学术交流期间,他作了有关工程地震问题和能源开发方面的学术报告。除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室、地震地质研究室等有关专业人员外,还邀请了南京水利科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南  相似文献   

18.
阪神地震中地下结构和隧道的破坏现象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阪神地震中地铁车站和地下隧道所造成的破坏情况,说明了地下结构较之于地面结构具有更为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也说明在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应认真研究直下型地震的强地面运动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九江地震中瑞昌市和九江县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生命线系统、劳教所等各类公共建筑和重要建筑安全鉴定工作的基本情况。基于现场调查得到的资料,论述了九江地区建筑物地震破坏的原因,并对这次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震后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地震应急工作,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隐爆地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思胜 《灾害学》2004,19(3):92-96
隐爆地震是地下流体隐蔽爆破形成的.隐爆地震与断层地震在孕震构造、发震机制和震源动力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与火山地震在流体性质、发震机制和震源深度等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应划归为一类新的地震类型.隐爆地震可由高压流体、岩浆侵入、流体相变和天体撞击等作用引起.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地下流体的变化规律,对有效预测地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