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环境》2007,(4):82-83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的回收都是一种降级循环,这种回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材料的品质。例如:当不包括汽水瓶和矿泉水瓶的塑料被回收利用时,它们同其他塑料混合并产生一种低品质的混合物,然后用来制成一些廉价的不规则形状的产品,比如公园的长椅或者减速缓冲隔等。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说让你穿塑料汽水瓶,你一定会觉得滑稽可笑,然而这种“笑谈”现在却变成了现实。美国最近发明的一项新技术,使精明的服装厂商们能将塑料瓶回收加工,然后制成衣服和时髦的鞋子。美国一家杂志的时装版编辑康斯腾斯·怀特说:“因为漂亮,人们可选穿这种服装,而且此举有利于环保。”用塑料汽水瓶制服装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电子垃圾中塑料成分的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电子垃圾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固体废物。塑料在电子垃圾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塑料回收成本高而经济效益低,往往采取填埋和焚烧的处理方法,随着资源环境危机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电子垃圾中塑料的回收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促进电子垃圾中塑料成分的回收利用,综述了电子垃圾中塑料的种类及其数量,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垃圾中塑料的回收处理研究现状。指出了电子垃圾中塑料的回收利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4国外再生塑料发展状况 4.1欧洲塑料回收情况 据报道,欧洲再生塑料平均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塑料回收率达60%。再生塑料在环保意识强的德国市场前景可观。目前德国注重包装材料回收,许多超市都备有不同的容器,以便就地分类回收顾客不需要的包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这套方案现正在意大利的埃米利亚大区和米兰市试行。本方案的目标是对食用饮料容器领域中用过的塑料材料进行“高水平”的回收。本文提出的回收方案方面的建议,必然涉及更为广泛的塑料材料的回收问题,并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即在这一领域内的回收方案必将会为总体解决塑料的回收利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北风 《环境》2002,(7):10-11
一个发泡塑料快餐盒,经回收再生可制成一把尺子;三个塑料可乐瓶回收再生可制成一个芭比娃娃的头发……  相似文献   

7.
一种全新的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加工机械———含水回收塑料加热挤出造粒加工机 ,日前由山东省莱州市曙光塑料化工机械厂研制成功。采用该设备回收处理各类废旧塑料 ,不仅能有效回收资源 ,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机主体加热挤出装置是采用全封闭螺筒螺杆结构 ,通过螺筒外部分区加温 ,使废旧塑料在螺筒腔内既能充分融化 ,又可蒸发塑料中的水分 ,使塑料可直接带水加工 ,并在螺杆的旋转推挤作用下 ,使塑料得以完全搅拌 ,达到理想的塑化状态 ,直接合成再生塑料。由于其螺筒螺杆设计合理 ,而且塑料在融化混炼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分子结构 ,使再生…  相似文献   

8.
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 ,带来塑料制品的普遍使用 ,同时产生了大量塑料废弃物 ,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美国、德国、日本在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制订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 ,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社会回收与再利用系统。中国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形势比较严峻 ,应借鉴于国外的经验 ,建立更为完善的法规对塑料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9.
塑料回收利用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塑料回收利用途径,并着重介绍了被称为第三代塑料回收技术的新路线在国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5 塑料的二次应用巴塞尔会议留意到保护人民健康、保护环境和节省能源的必要性。一些国家已经采纳了许多在环境上友好处理废弃物、减少废弃物填埋量的处置政策 ,重视机械式回收的价值。在塑料回收的地方 ,若不能提供在环境上最友好的方式从废塑料中抽取价值 ,一种可替代的选择是使用回收原料和能量回收 ,以致不失去回收原料的价值。“废塑料处置和控制的方法”的报告表明 :废塑料可被安全处置而没有风险。该报告考虑到各种废物流的类型、塑料类型以及处置和回收利用方法。表 5 塑料回收和最终处置欧洲 1 996生产性废物消费后废物…  相似文献   

11.
废塑料回收利用中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球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废塑料的污染即是主要问题之一。从资源角度看,其回收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塑料分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类,热塑性塑料占80%以上,其余为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如酚醛、脲醛塑料等也可以回收利用,目前的方法是粉碎后作同种塑料的填料或建筑材料,如日本松下电气公司用30%的废酚醛塑料作酚  相似文献   

12.
日前,日本三菱电机成功开发出一种混合塑料筛选回收技术,可实现家电类产品用塑料的“水平型自我循环”回收再利用,即由家电到家电的重复使用。该技术则能够从“混合塑料”中自动筛选和高纯度地回收聚丙烯(PP),然后重新用于家电产品。  相似文献   

13.
尹凤福  闫磊  韩清新  徐衍辉 《环境工程》2017,35(12):134-138
塑料分选是塑料回收利用的关键环节。精确、高效、绿色、经济的分选方法是塑料回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可以实现无损、快速、准确、稳定的在线检测,这为塑料分选的自动化、规模化、智能化提供了新思路。简述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他光电分选技术在塑料分选领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今后塑料分选技术的研发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废塑料的再生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颖 《环境保护》2002,(6):45-47
废旧塑料是一种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本文介绍了有关废塑料的再生方法及用途,从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方面报道了目前回收利用的进展,提出了废旧塑料再生和回收利用是21世纪全人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塑料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废弃塑料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废弃塑料的回收及再利用的研究就成为环境保护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废弃塑料的回收及再利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据德国报纸报道,德国柏林技术与经济大学开发出工业塑料自动分类回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报废汽车和计算机回收领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中的塑料零件比例越来越高,目前已达到15%,而60年代初只有10%。业内人士预计,到200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塑料零件比例的增加加重了报废汽车分类回收利用的困难。柏林技术与经济大学开发的工业塑料分类回收系统先将塑料组件单独分离出来,再通过摇动输送带送入识别系统。识别系统采用红外线照射的方式将不同成分的塑料进行再分类,而每种塑料反射光线的不同成为分类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7.
塑料制品因其具有质量轻、外观美、加工方便、经济实用等特点而颇受人们青睐,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用品中,但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消除塑料污染的最积极的办法是对废旧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塑料种类繁多,不同类别的塑料性质和用途都不相同。介绍几种塑料分类的简易方法,以利于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废塑料回收再生方法是用螺杆式塑料挤出机,在200~230℃温度下挤出造粒回收.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不能有效地分离出废塑料中的杂质.②不同颜色的废塑料不能混合加工.③不能分离废塑料中的降解产物.因此,这种方法回收的产品质量低,颜色黑,使用价值也比较低.目前,国外开发了一种热裂解废塑料的回收方法,但投资高,回收率低,回收的产品为液体燃料,较塑料的使用价值低.辽宁省锦西炼油总厂的刘宏仁发明了一种能够深度脱除废塑料中的杂质,并能脱除废塑料中的颜色和降解产物,使回收的废塑料质量接近于新塑料的回收再生方法.本法适用于溶剂可溶性废塑料.  相似文献   

19.
据海外媒体报道 ,可口可乐公司欧洲环境部经理PaulSmith声称 ,如果到 2 0 0 8年 ,英国的塑料瓶的回收率仍不能有大幅度提高的话 ,包装生产厂将会考虑不再采用塑料作为包装材料。Smith认为 ,如果英国塑料瓶回收率仍停留在现有水平 ,会给公众这样一个印象 :塑料不能回收。从这点看 ,玻璃和金属比塑料更具优势 ,会对塑料工业产生巨大压力。可口可乐公司目前使用的吹塑和充填PET(聚酯 )瓶已采用一些回收原料。可口可乐希望继续选择最合适的包装材料 ,但若塑料回收料不能重复使用 ,将会促使生产厂作出摒弃塑料的抉择。英国政府制订的 2 0 0 8…  相似文献   

20.
以废打印复印一体机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废打印机回收处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对未来废打印机回收处置监管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废打印机的回收处置有积极的环境效益,其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避免了无机物对呼吸系统损害、气候变化、生态毒性和化石燃料等方面,在酸化富营养化、矿产资源等方面影响稍小。其中,在造成的环境影响方面运输和电耗是主要环节,而在避免的环境影响方面金属和塑料的再生利用是主要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塑料对于废打印机回收处置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最为敏感,其次是电耗,再次是金属回收过程。未来开展废打印机的回收处置时,需规范化回收和拆解,降低电耗,并推进塑料和金属再利用技术的研发,以进一步提高废打印机回收处置带来的环境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