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境γ剂量率测量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监测项目之一,直接反映了核设施的运行状态。分析研究环境γ剂量率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对于判别核设施的异常排放,制定核设施应急行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HFETR周围环境γ剂量率监测系统运行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环境γ剂量率的数据,本文以HFETR周围某年度环境γ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为对象,结合理论、厂址特征、厂址气象等要素,开展了γ剂量率变化趋势及其构成、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表明,总体上各监测点全年监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并无明显异常现象。HFETR周围环境γ剂量率主要是由宇宙射线、天然存在的核素贡献。环境γ剂量率受降雨、风速、风向、异常排放等因素影响明显,受气温、湿度因素等影响不明显。通过研究,初步掌握了HFETR周围环境γ剂量率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可为HFETR的安全运行、环境监控、制定应急行动水平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谭涪江 《四川环境》1991,10(2):45-52
本文介绍了四川原煤及其废渣与制品的γ辐射剂量率、附加γ辐射人均年有效剂量量。同时,用低本底Ge(Li)多道γ能谱仪测定了原煤、矸粉与矸砖,煤渣与煤渣砖、粉煤灰及粘土砖等样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的比活度。经比较和研究,找出了这些物质的放射性水平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甲醇,乙醇和甲醛对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大型蚤(12—24小时龄)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甲醇的毒性为24h~LCS0=26819mg/1,48h~LC50=19001mg/1,24h~EC50=23751mg/1,48h~EC50=14845mg/1;乙醇的毒性为24h~LC50 =25993mg/1,48h~LC50=14672mg/1,24h~EC50=15000mg/1,48h~EC50=7105mg/1;甲醛的毒性为48h~LC50=15.63mg/1,48h~EC50=15.09mg/1。本文还讨论了试验结果与甲醛和甲醇排放标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霞 《四川环境》2014,(4):130-134
针对成都市大气中颗粒物污染现状,对烟(粉)尘排放的来源,烟(粉)尘排放的重点行业,烟(粉)尘排放的分布地区做了调查,并结合颗粒物污染的分布区域对照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弢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2):159-161,169
简述了近年我国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和排放控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技术,以及我国对机动车排放因子和排放清单预测的研究状况与发展,展望了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刘霞  黄静  邹孝 《四川环境》2023,(4):127-133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臭氧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为研究成都市污染源VOCs排放情况,根据成都市最新污染源普查数据,我们针对成都市工业源、农业源、移动源和生活源,采用监测数据法和系数法核算了成都市VOCs排放量,行业分布、地区分布,并结合各地区大气臭氧污染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工业源和移动源为成都市主要VOCs排放源,工业源VOCs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家具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VOCs原辅材料使用量及VOCs排放量最多的是胶黏剂,移动源VOCs排放主要为机动车排放。成都市各地区VOCs排放量及臭氧年均值空间分布整体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22个区(市)县VOCs排放量与大气臭氧日均值超标率正相关,15个区(市)县呈现出明显相关性,指数曲线较线性拟合程度较好,存在非线性关系。7个区(市)县VOCs排放与大气臭氧日均值超标率拟合程度较差,呈现出较弱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污泥(尤其是市政污泥)与电厂燃煤耦合在电厂锅炉内焚烧,是当前较为可行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干化热源利用电厂低品位蒸汽,采用间接传热的方式对污泥进行干化,干化后的污泥按比例在电厂燃煤锅炉内进行掺烧。污泥与燃煤耦合发电项目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显示,污泥掺烧对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不显著,在8%的污泥掺烧比例内,二氧化硫(SO2)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变化不大,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略有降低,颗粒物(PM)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略有增加,但是最终的排放浓度均在排放限值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采用1990—2013年江苏省市级面板数据,基于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运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和参数、半参数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对经济增长与工业COD排放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工业COD排放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即全省工业COD排放随经济的发展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同时人口增长对水污染物排放影响很大,二者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了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协调并能解决其与水污染排放之间的困境。本研究丰富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水污染关系在市级尺度层面的实证研究,为"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子课题四)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管理体系建设示范[2012ZX07505-002)是国家"十二五"期间"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课题之一。课题开展了辽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实施与示范研究。在流域水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控制单  相似文献   

10.
以1992—2017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数据为样本,运用VAR模型测算了生态文明战略驱动下产业结构特征变化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冲击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第一产业的增长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烟(粉)尘排放总量起到负向冲击作用;②第二产业的增长对污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烟(粉)尘排放总量起到正向冲击作用;③第三产业的增长对烟(粉)尘排放总量具有负向冲击作用;④环境污染的方差分解中,污水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解释度均为20%,烟(粉)尘排放总量的解释度为40%。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农村景观改变对水环境的影响,选取重庆市河堰村为研究对象,运用SWMM水文模拟软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景观变迁与水量、水质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访谈当地居民,分析了土地利用与景观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机制。认为(1)散点状的居民点分布模式与"村村通公路,户户通水泥"的农村道路建设以及庭院硬质化导致农村不透水表面面积迅速增加,缩短了雨水汇流时间并加速了污染物向水体的转移。(2)山体开发和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水库、山坪塘和排灌沟渠等的建设导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加重了水体污染。(3)地表硬质化与河床沟渠化加速了水过程从而加速水环境的破坏。(4)人水关系由"我"、"你"变成"我"、"它",农民在卫生意识上升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城市面源污染形成过程及其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彬  李纳  王军霞 《四川环境》2012,(4):110-113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面源污染日益成为影响城市水体水质的重要因素。本文按照地表累积—降水—径流冲刷—输送这一城市面源污染的形成过程对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初始冲刷效益等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下垫面及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昆山市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采用采样分析方法,对昆山市农产品产地的代表性土壤、灌溉水、渔业水质量进行了定点取样分析检测,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该市58.1%的耕层土壤为安全、清洁,36.6%的耕层土壤处于警戒限,为尚清洁,3.8%的耕层土壤为轻污染,1.5%的耕层土壤为中污染;76.0%的灌溉水为安全、清洁,24.0%的灌溉水处于警戒限,为尚清洁;73.5%的渔业水为安全、清洁,23.5%的渔业水处于警戒限,为尚清洁,3%的渔业水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14.
四川升钟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4项监测指标,采用单因干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升钟水库2004~2010年水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比较适合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显示,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TN)、总磷(TP),基本呈现富营养状态;2008年水质最差,2010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7年Iwq的平均值Ave(Iwq)=3.393,Ave(Iwq)未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近7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wq)在不同时点上具有高-低演化规律,总体趋向好转。通过计算2006年N、P污染负荷,TN、TP入库主要源于水产养殖,其贡献率分别为:55%、82%,升钟水库TN、TP是合理容量的1.97~2.32倍。应严格控制水库网箱肥水养殖。研究结果对指导升钟水库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峨眉河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峨眉河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质量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面调查峨眉河流域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该流域水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得出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流域的主要污染为城镇生活污染源。同时,计算出峨眉河的水环境容量,提出对污染源施行总量控制方案。并根据峨眉河流域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城镇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面源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濑溪河泸县段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沱江泸州段一级支流——濑溪河泸县段流域的水环境及排放状况进行了调查,选取pH、DO、COD等为监测项目。监测结果表明该流域全年内水质无法完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水质要求。本文还对该流域污染防治进行了分析,为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解决环境污染与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钢渣热闷工艺循环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渣热闷工艺产生的"高蒸发(70%)、高碱度污染(pH13)、高温水(75℃~90℃)"为主要特点的生产废水循环利用工程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定清  周娅  谢永红  罗晓梅  杨柳 《四川环境》2010,29(5):49-50,53
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食品中铝。结果表明,消解液可以直接用水定容上机;在A l浓度0~6mg/L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96,优于国标比色法(0~3μg范围内,R2=0.981);该方法检出限为0.15mg/kg,极大地优于国标比色法(12.5 mg/kg);同一样品比较,本法RSD为5.8%,而国标比色法只能达10%;该法回收率在92%~97%之间,对GBW 10016茶叶标准物质测定值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纳米零价铁反应器(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Reactor,简称NIR)及"混凝沉淀+纳米零价铁"处理工艺,通过实际生产废水进行中试,考察和研究该工艺和NIR技术处理江苏省某市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工业园区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此工艺对PCB生产废水中Cu、TP及COD Cr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7.3%、73.7%、26%,其中Cu处理效果最佳;XRD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与PCB生产废水反应后含有γ-Fe2O3、Fe3O4、γ-FeOOH、CuO、Cu2O、Cu0等产物。"混凝沉淀+纳米零价铁"工艺处理废水时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耐冲击性能好、产泥量小、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溴氰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蓉  程小艳  杨坪 《四川环境》2009,28(1):43-46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扫描测定地表水中溴氰菊酯的方法。溴氰菊酯经C18小柱富集,用6.0mL二氯甲影丙酮(1:1,v/v)洗脱,氮吹转换溶剂为甲醇并定容至1mL后由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检测波长为270hm,通过保留时间与特征紫外吸收图谱定性,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1.0ug/L;线性范围1.0~97.0ug,/L,/相关系数0.9999;相对标准偏差7.7%-17.5%(n=6);回收率在90.6%~111.9%。方法简单,快速,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