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涤纶网加工的微网膜组件与厌氧反应器结合构成厌氧微网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反应器在停留时间4 h、8 h和16 h、膜通量72 L/m2.h和36 L/m2.h、微网目数250目和380目条件下的运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与进水COD的去除率成线性关系,停留时间越长,COD去除率越高,但对TN的去除影响不大;膜通量的减小有利于出水水质的变好;提高微网目数有利于提高微网动态膜的截留性能。  相似文献   

2.
膜生物反应器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孔径的膜生物反应器对游离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截留效果,对不同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上清液、出水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0.45 μm孔径的膜组件对磷酸缓冲液中WSSV的去除量仅0.6 lg;0.22 μm孔径的膜对WSSV病毒的去除量为1.18 lg;0.1 μm孔径的膜对WSSV的去除量为5.5 lg.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养殖废水中添加游离的WSSV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膜组件的生物样物质对WSSV去除起了重要的作用;孔径为0.45 μm的膜生物反应器,对WSSV的去除量也达到5.35 lg;3种不同孔径膜生物反应器中运行12h后,对WSSV的去除率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组件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中不同膜组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同。论文主要对膜生物反应器中分别产自日本和德国的聚乙烯中空纤维膜膜组件处理生活污水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在给定的水力停留时间、污泥浓度、pH值等参数的条件下,对其膜组件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生活污水的降解试验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膜组件在浊度的去除方面均达到100%,并且系统处理出水COD均<50mg/L,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6%和85%,但对氨氮去除两者均未达到60%,另外两种膜组件的膜通量的衰减相差较大,日本膜组件的衰减较缓慢而德国膜组件的衰减很快。  相似文献   

4.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化粪池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膜原理,以0.1mm孔径的普通筛绢代替固定膜材料构成一体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实际化粪池污水。HRT=5h,膜通量J=18L/(m2·h)。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3%和68.2%,同时还对动态膜的通透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玻璃纤维编织管覆膜改性及其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玻璃纤维编织管进行了覆膜改性,并依托于玻璃纤维编织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栅式膜组件及其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表明,覆膜改性前,玻纤编织管动态膜组件的稳定通量仅为4 L/(m2.h),跨膜压差为0.02 MPa;覆膜改性后,玻纤编织管动态膜组件的膜通量可达到16 L/(m2.h),跨膜压差为0.01 MPa;经过水力清洗和碱洗后再次运行,膜通量可达到17.1 L/(m2.h),而跨膜压差最低仅为0.003 MPa.覆膜膜液浓度为1∶4时反应器在膜通量为14.29 L/(m2.h)时稳定运行长达51 d.按阻力增长速率计算,膜通量可保持稳定运行275 d左右.同时出水效果良好,COD和NH4+-N的处理效果平均值分别为81.96%和83.66%,其中动态膜的去除率分别为21.01%和3.61%.此外,覆膜改性的玻纤编织管估算价格约为40~60元/m2,低于传统有机膜.  相似文献   

6.
其他     
X799 .3032(X) 103438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及膜材料的选择/王猛(同济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保局一2(X)1,24(3)一1一4 环图X一21 研究表明,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废水,其c0D、BOD和NH3一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4%、93%,对总悬浮固体、浊度和大肠杆菌的去除率达到了100%。实验出水水质稳定,宜于回用。比较膜材料为聚丙烯类和聚枫类两种膜组件,发现出水量、抗污染性,聚丙烯类优于聚矾类。图4表6参6 利用由微生物和以蛆蝴为代表的微型动物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处理。该系统由布水…  相似文献   

7.
旋转流膜生物反应器特性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俊奇  滕华  于莉 《环境工程》2004,22(3):9-11
通过人工配水方式对旋转切向流膜生物反应器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在CODCr去除率、NH3 N去除率、膜透水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 ,研究表明虽然二者在有机物去除方面相差不大 ,但前者膜抗污染能力强、透水量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溶解氧微电极的动态膜特性的在线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粗网材料制成的组件置于反应器中进行泥水分离的生物处理工艺.粗网材料表面形成的动态膜不仅能有效去除浊度,还具有生物活性,可以降解污染物.通过微电极技术,可以研究动态膜的生物活性.为便于微电极在线测量,构建微型反应器模拟动态膜的实际过滤过程,结合微动平台,采用溶解氧微电极测量动态膜内的溶解氧分布.结果表明,动态膜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气泡.动态膜内溶解氧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0~2.5mm深度处降至0.动态膜表层微生物的比耗氧速率在反应器运行第1、5和8天分别为34.3、10.6和12.4mg/(g·h).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结合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设计了以无纺布为载体的双功能无纺布-生物反应器,无纺布过滤组件兼具生物膜载体和固液分离的双重功能,应用于Anammox工艺中实现高效脱氮。长期监测表明,反应器的氮去除率达到约1.02 kg/(m~3·d()以N计)。反应器的出水NH_4~+-N和NO_2~--N浓度都始终低于悬浮溶液中上清液的浓度,反应器总氮脱除主要通过接触传质过程,总氮去除率占60%以上;而通过强化传质过程,总氮去除率达到20%~30%。随着进水氮浓度的提升,通过强化传质作用的脱氮效率也逐步提升,当总氮进水浓度为600 mg/L(以N计)时,去除率达到最大30%。此外,在193 d的运行过程中,膜污染现象未出现。  相似文献   

10.
应用动态膜原理,以0.105 mm孔径的工业滤布和钢丝网代替固定膜组件构成一体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玉米深加工废水。结果表明,工业滤布和钢丝网基材的膜组件动态膜完全形成后,可以将水中绝大多数悬浮物截留下来;工业滤布膜组件可以在更短时间内(30~60 min)完全生成动态膜并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采用大通量启动、小通量运行的恒流操作方式,出水平均浊度低于1.5 NTU,SS未检出。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2 h,MLSS浓度为5 gL时,出水CODCr平均为34.5 mgL,去除率达93.1%;出水NH+4-N平均浓度为5.2 mgL,去除率达94.8%。  相似文献   

11.
以水力学知识为基础,通过试验研究序批式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动态生物膜滤饼层阻力、凝胶层阻力以及膜基材固有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序批式反应方式导致动态生物膜各部分阻力及相应贡献率有明显的变化;动态膜处于浸没状态时,阻力主要来自滤饼层,贡献率为52.4%,出水过程中随着膜组件逐渐露出水面,动态膜总阻力依次变小,滤饼层阻力减小,贡献率最终降为5.46%,而凝胶层阻力却增大,贡献率增至44.9%,完全出水时,膜基材固有阻力成为生物膜主要部分,贡献率为69.1%;MLSS在4 700~9 400 mg/L范围内,动态膜阻力基本保持稳定;高气水比和低污泥浓度可以显著降低动态生物膜运行阻力。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基于ASM3模型的膜生物反应器数学模型,该模型由生物处理部分和膜过滤处理部分构成。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实现膜生物反应器数学模型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验证的结果表明,根据实际的水力、水质条件适当的选取模型中的参数值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膜生物反应器模型对于分析膜生物反应器内部的机理、过程以及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开发膜生物反应器的经济技术因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因素是制约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工艺发展的关键,影响经济性的直接原因是能耗,间接原因是膜受污染失效。MBR中降解有机物的主要手段仍是生物反应器,膜分离对生物反应器起到了独特的强化作用,但必须考虑适当的运行条件,否则会带来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膜生物反应器的类型、气水比和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浓度等方面研究了控制膜污染的方法。结果表明 ,最优的一体式和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类型是不同的 ;大的气水比有利于减轻膜的污染 ,但在一定的水质条件下 ,增大曝气量所引起的膜通量减少速度是有限的 ;投加适量的粉末活性炭 ,可减缓膜污染 ,但投量过大时 ,反而易造成膜堵塞  相似文献   

15.
污泥性质对动态膜形成和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体式尼龙筛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为研究体系,探讨了正常污泥、膨胀污泥和解体污泥的动态膜形成和膜污染特点,并从胞外聚合物(EPS)、相对疏水性(RH)、污泥混合液粘度(μ)、接触角这些物化性质角度定量研究膜污染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膨胀污泥由于丝状菌累积导致严重的泥饼层污染;解体污泥由于胶体颗粒和可溶性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16.
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其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MBR的工艺特点,概述了在我国MBR技术在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进程,指出了未来MBR技术研究的挑战和工业应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型管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1种新型玻璃纤维管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并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稳定,DMBR在重力自流出水下运行近80 d,在过滤压差为2?900 Pa的情况下,膜通量维持在3.75 L/(m2·h)左右,在膜组件的结构参数改进之后,膜通量有较大提高,在过滤压差为1 450 Pa下能较长时间稳定在6 L/(m2·h).本研究还考察了动态膜的过滤性能和系统处理效果,系统出水浊度在1.0 NTU以下,对COD、BOD5和NH+4-N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超过71%、96%和98%,动态膜对混合液上清液COD有19.34%的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18.
膜生物反应器是通过膜技术强化生物反应器的水处理新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少和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它存在膜污染和能耗高的缺陷;三相生物流化床具有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传质速度快等优点,但它同样也存在出水悬浮物浓度高和载体易流失的缺陷,将膜分离技术和三相生物流化床有机结合是水处理领域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讨论膜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流化床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结合后的膜生物流化床在膜污染、能耗、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优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