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简要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发展历史、原理及优点;并对沙井镇人工湿地进行探讨和检测,其CODcr去除率可达83%,总氮去除率达45%,出水水质达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文章陈述了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探讨了植物对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影响,对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的选择、种植与管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污水芦苇湿地处理系统示范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5  
丁廷华 《环境科学》1992,13(2):8-13
该示范工程处理水量500m~3/d,在水力负荷为5cm/d条件下,BOD~5、SS、总氮和大肠杆菌的去除率分别为85.8%、93.8%、64.6%和99.9%。出水平均值分别为17.8mg/L、17.0mg/L、5.1mg/L和<8.1个/100ml。系统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投资和运行费用仅是常规二级处理的1/2—1/5。本文还研究了该系统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和反应动力学。对工程的设计参数和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筛选,建立了湿地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处理矿山炸药污水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200m2的中试性人工湿地上进行了处理铁矿炸药车间排放的含氮污水试验。试验分A、B两区各100m2.A区种植芦苇.B区种植木本植物。种植后第二年进行污水处理。对主要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SSA区为22.4%~69.6%,B区为8.0%~74.3%;CODA区为28%~70.3%,B区为42.0%~85.7%;NH3-NA区为13.7%~99.2%,B区为15.5%~98.4%;总氮A、B两区均为40.1%~67.5%;总磷A区为51.8%~96.2%,B区为57.4%~85.3%.  相似文献   

5.
6.
芦苇湿地法处理污水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廷华 《环境保护》1992,(10):19-22
污水芦苇湿地处理法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和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方法.可用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如:造纸废水、纺织废水、啤酒废水、炼油废水、养殖和饲料及食品加工废水的处理.基建投资,运转费用和能耗均为常规二级处理方法的1/3~1/5,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污水芦苇湿地处理示范工程于1989年建于北京昌平卫星城东,占地1.5公顷(ha),处理污水量500m~3/d.昌平城镇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除去率为:BOD_5=85.8%,SS=93.8%,T-N=64.6%,大肠杆菌=99.9%.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河道污水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概要介绍了水生植物与其净化性能在人工湿地技术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例情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工湿地以其经济、高效的优势,成为了污水处理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文章对某市河道的排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人工湿地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10.
潜流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时的强化策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王晟  徐祖信  李怀正 《环境科学》2006,27(12):2432-2438
研究在潜流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时通过预处理强化、介质优化和工艺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可行性.改进方法包括化学强化预处理、预曝气、添加氮吸附介质、添加磷吸附介质、湿地高浸润线、中浸润线、低浸润线和动态浸润线运行.结果表明,化学强化预处理不仅可以除磷,而且削减湿地污染负荷可使后续湿地面积减小63%,但是不能有效脱氮.预曝气仅使氨氮去除率提高了1%.添加氮吸附介质的有效时间短,运行前3个月对NH4+-N去除率为84%,5个月后下降到64%.添加磷吸附介质的有效时间较长,可维持数年.因此,脱氮过程只有通过基质微生物实现.稳态浸润线下对COD、NH4+-N、TN、TP的去除率,高浸润线湿地为50%、21%、32%、-26%;中浸润线湿地为53%、48%、48%、-14%;低浸润线湿地为74%、96%、35%、22%.提出动态浸润线及序批式潜流人工湿地工艺(CBSW),其对COD、NH4+-N、TN、TP去除率为67%、62%、53%、33%.CBSW实现了单级湿地内好氧/缺氧环境的交替出现,提高了脱氮能力,除污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1.
尺度的选择一直是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遥感和GIS的支持下,以黑河中游湿地为例,利用移动窗口技术和空间形态学准则构建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利用面积频率统计法、卡方分布归一化尺度方差、分维数距平和多样性指数探讨干旱内陆河流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的适宜和最佳窗口尺度。结果表明:1)类型变化追踪模型能实现基于像元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弥补传统湿地景观破碎化研究主要基于景观和斑块类型水平尺度,难以深入解析湿地空间演变过程的不足;2)黑河中游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的适宜窗口尺度为150 m×150 m~450 m×450 m,最佳窗口尺度为250 m×250 m。该结果是进一步研究黑河中游湿地空间破碎化特征的基础,同时对于丰富干旱内陆河流湿地景观破碎化研究尺度选择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高原复合型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水力负荷为0.067m/d的条件下,监测湿地对CODCr、TN、TP、氨氮的去除率达到了66.3%、82.5%、43.2%、76%;采集了梭鱼草、美人蕉、芦苇、水葱、茭白、再力花6种挺水植物地上部分,测定了它们的TN、TP、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和它们腐烂分解过程中TN、TP、COD等释放强度。结果表明:梭鱼草、美人蕉、茭白释放强度较强,再力花和芦苇释放强度较弱,在选择湿地植物时综合考虑植物吸收污染物能力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再力花、芦苇等植物。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阜新市清河门人工湿地采用高效潜流式人工湿地技术对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自2008年9月投入运行以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减轻了清河及其下游河流的环境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概念、分类、特点、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结合实例说明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并展示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田间条件下,运用土壤溶液原位抽提和毛细管电泳分析等技术,比较了芦竹(Arundo donaxLinn)和香蒲(Typhalatifolia)根表铁氧化物胶膜数量、土壤根际溶液磷质量浓度、根际土和根际溶液pH及根膜比等的差异,阐明了湿地植物根表铁氧化物胶膜对磷素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根际溶液-根表铁氧化物胶膜-根系的迁移过程的影响以及在磷素净化中的根际调控机制.结果表明,芦竹和香蒲根表铁氧化物胶膜数量(以根系鲜重计)分别为20 170.8和7 640.3 mg/kg.有铁氧化物胶膜沉积的芦竹、香蒲的根际土有效磷含量分别是28.85、34.99 mg/kg;各比其无铁氧化物胶膜增加了46.2%、21.9%.有铁氧化物胶膜沉积的芦竹、香蒲的根际溶液磷质量浓度为0.65、0.56 mg/kg,分别比其无铁氧化物胶膜沉积高9.2%、33.9%.芦竹根表铁氧化物胶膜吸附的磷占根系吸附吸收磷的81.7%,香蒲是85.7%.根表有铁氧化物胶膜沉积的芦竹磷素利用有效性比无铁氧化物胶膜的植株高16.5%,香蒲高31.4%.有铁氧化物胶膜沉积的芦竹和香蒲植株体内磷含量均比无铁氧化物胶膜高.同时,铁氧化物胶膜对磷酸盐的吸附提高了磷酸盐从非根际向根际、固相(根际土壤)向液相(根际土壤溶液)的迁移速率.有铁氧化物胶膜沉积的湿地植物根际土有效磷含量累积,无铁氧化物胶膜沉积的湿地植物根际土有效磷含量耗竭.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湿地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法相比具有基建、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维护简单等优点。总结了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是人类重要生存环境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繁衍生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下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人民群众越来越关心生活环境的质量,特别是水环境的质量.对于水资源的稀缺和污染程度的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就目前情况而言,污水处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其中效率和经济性是最基本的问题,而这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抗侵蚀方面起重要作用.以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哈尔滨松北区湿地的西区、中区及东区沿线共布设采样点3个.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土壤抗侵蚀效益价值通过湿地减少土地废弃、河道淤积和土壤中肥力流失三方面的价值来估算.结果表明:哈尔滨市松北区城市湿地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的总效益价值为1.900×107元/a;湿地土壤在抗侵蚀效益中的贡献率占总效益的1/5,其效益价值为3.800×106元/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