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农药对酯酶活力的抑制反应,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敌敌畏对游离的不同动物肝脏酯酶的酶活性。实验采用从动物肝脏中提取的粗酶液在水解后与显色剂固兰B盐作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595nm处的吸光度。结果表明,猪肝中α-乙酸萘酯酶(α-NA Esterase)的活力较高,且对较低浓度的敌敌畏也有较好的灵敏度。鸡肝和鸭肝α-乙酸萘酯酶对敌敌畏浓度变化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2.
溴氰菊酯对大鼠肝微粒体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溴氰菊酯对雄性大鼠肝微粒体苯胺羟化酶活力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溴氰菊酯在动物体内能降低苯胺羟化酶活力(23.80%)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21.18%)。该效应与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无关,亦与肝细胞破坏或内质网膜通透性的改变无关。溴氰菊酯本身对肝微粒体酶并不呈现抑制作用,当用肝微粒体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诱导肝微粒体酶后,溴氰菊酯降低微粒体酶活性的效应消失。这表明溴氰菊酯降低肝微粒体酶的作用可能与其干扰肝微粒体酶蛋白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的喜旱莲子草水浸液处理钉螺24h,观察其灭螺效果,并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比较研究了水浸液对钉螺酯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钉螺头足部肌肉的酯酶同工酶在低浓度(0.01g/L)时,活性较强,随水浸液处理浓度升高,活性迅速降低;而肝脏的酯酶同工酶在中等浓度(0.1g/L)时,活性最强,高浓度时(1g/L)有些酶带发生分解、消失。钉螺的死亡率则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急剧增大。喜旱莲子草干粉水浸液对钉螺酯酶同工酶影响明显,是引起钉螺中毒死亡的原因之一。这为喜旱莲子草作为新型植物灭螺剂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广州秋季灰霾污染过程大气颗粒物有机酸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收集广州秋季一个灰霾过程大气颗粒物昼夜样品,进行了26种脂肪酸和8种二元羧酸的定量分析(GC/MS).结果表明,大气脂肪酸和二元羧酸的污染水平较高.灰霾与非灰霾期间脂肪酸和二元羧酸浓度之比分别为1.9和2.5.污染上升过程脂肪酸和二元羧酸晚上浓度(653 ng.m-3)高于白天浓度(487 ng.m-3),而在污染降低过程,白天脂肪酸和二元羧酸浓度(412 ng.m-3)要高于晚上浓度(336 ng.m-3).采样期间二元羧酸和脂肪酸日均值浓度总体上与颗粒物和碳质组分的变化趋势一致.脂肪酸和二元羧酸与有机碳比值大体上与颗粒物污染成反比,比值随着大气颗粒物的增加而降低,27号晚上之后,随着颗粒物的降低而开始增加,说明有机酸主要以直接排放为主,而灰霾对有机酸的富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基于特征比值法(C3/C4)及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季灰霾污染过程脂肪酸和二元羧酸都是以一次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5.
烟草悬浮细胞抗氧化系统对微囊藻毒素-RR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0.1mg/L的微囊藻毒素-RR(MC-RR)处理烟草BY-2悬浮细胞,测定了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144h后,BY-2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处理细胞的ROS含量随着MC-RR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上升,96h后,细胞的ROS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毒素处理细胞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明显升高,分别在处理48h和72h后与对照差异显著;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有一个先下降后升高的过程,96h后,MC-RR处理的细胞中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然而,0.1mg/L的MC-RR处理144h后,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恢复处理168h后,抗氧化系统各个指标均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6.
红球菌CDT3降解氯氰菊酯的特性及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一株降解氯氰菊酯的红球菌(Rhodococcussp.)CDT3为材料,研究了CDT3降解氯氰菊酯的最适条件(温度、pH值、接种量、培养时间、添加营养物).结果表明,在温度30℃,pH8.0时,CDT3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率最高,添加少量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汁均能促进它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研究了CDT3降解氯氰菊酯的代谢途径,通过GC-MS分析,证实氯氰菊酯被CDT3降解后的产物是3-苯氧基苯甲酸(3-PBA)和二氯菊酸(DCVA),推测氯氰菊酯是由CDT3产生的羧酸酯酶降解的,作为验证,提取了CDT3的粗酶液,并且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了羧酸酯酶.  相似文献   

7.
联苯胺对碱性磷酸酶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苯胺作为一种危害严重对环境污染物,对小牛肠碱性磷酸酶的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随着联苯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联苯胺浓度>1.0μg/L时,其抑制程度趋于恒定。运用酶活力研究的动力学模型,在不同的酶底物浓度及不同的抑制剂浓度下,用分光光度法监测酶底物水解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研究了抑制剂联苯胺对小牛肠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联苯胺对小牛肠碱性磷酸酶的抑制是可逆抑制,属于可逆抑制中的竞争性抑制类型;求得其抑制剂常数Ki为1.28×10-7mol/L。  相似文献   

8.
热带假丝酵母314号固定化细胞分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比较了三种生长培养基对热带假丝酵母314号细胞分解苯酚活力的影响。在以苯酚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胞酶活力较高,125mg湿细胞一小时可分解苯酚5425.8μg。用3.0%的琼脂固定化后,固定化细胞酶的相对活力为44.4%。诱导能显著地提高固定化细胞的酶活力,最适的诱导时间为12—18个小时。 2.比较了固定化细胞和自然细胞的某些性质。两种细胞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为37℃;反应的pH范围均在3.5—11之间;固定化细胞热稳定性稍差;Cu~(2 )和Zn~(2 )对自然细胞的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CN-明显抑制两种细胞酶活力。 3.固定化细胞装柱后连续处理浓度约为150ppm的苯酚溶液,20天内的出水酚浓度平均为0.29ppm,在此条件下固定化细胞的半衰期为11天。 4.连续处理苯酚过程中,固定化细胞所丧失的酶活力可以通过再培养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
钐染毒对小鼠脏器系数和睾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稀土元素钐对雄性小鼠脏器系数和睾丸内酶活性的影响,将小鼠分组分别自由饮用含硝酸钐0,4,20,100,500mg/L的水,3个月后处死小鼠,称量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并测定睾丸内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三磷酸腺苷酶(ATP酶)活力.结果表明,20,100mg/L剂量组小鼠附睾脏器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00,500mg/L剂量组LDH酶活力明显受到抑制,且染毒剂量与LDH酶活力呈剂量-反应关系;各处理组ALP酶活力明显升高,而ACP酶活力不受影响;3种ATP酶活力都随钐浓度的增加有“低促高抑”的趋势.钐亚慢性染毒对小鼠生殖性腺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中LDH和ALP可作为稀土元素钐作用于睾丸的标志酶.  相似文献   

10.
刘慧  王晓蓉  王为木  沈骅 《环境科学》2005,26(1):173-176
选择幼龄鲫鱼为材料 ,研究锌(Zn2+)及其配合物(Zn-EDTA)低浓度长期暴露(40d)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锌富集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鲫鱼肝脏中锌的积累量随锌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Zn2+处理明显高于Zn EDTA处理 .2种形态锌对鲫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均表现出抑制作用 ,其中Zn2+暴露浓度与酶活性之间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Zn2+在低浓度时对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有诱导作用 ,高浓度时为抑制作用 .Zn EDTA对GST活性始终产生抑制作用 .CAT与GPx对锌暴露比GST和SOD更为敏感 ,适合作为水环境锌污染的早期监测指标 .  相似文献   

11.
速灭菊酯在水稻-水-鱼系统中的动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模拟生态系统试验法,对水田施用速灭菊酯后对邻近水域的污染、水域中鱼类对速灭菊酯残留物的浓缩和排除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田表水中,残留物浓度随处理后时间而迅速降低。水系中淤泥对水中残留物有明显的吸附净化作用,鱼对水中速灭菊酯残留物的摄取和排除均很迅速。 用二室模型对速灭菊酯残留物在田表水中的消失、用一级输入和输出的单室模型对鱼体中残留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研究表明,在田表水中,土壤对水中残留物起着强烈的吸附净化作用;在水系中,鱼体中残留物浓度的消长主要取决于残留物自身在水中的消失速率,只是在前期同时依赖于鱼体对残留物的排除效应,鱼体的摄入常数只对鱼体累积浓度最大值及到达最大值的时间T_m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Spray coverage, as measured by water-sensitive paper at the soil surface, indicates that plant heigh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coverage while spray volume had little effect. Methomyl and fenvalerate insecticides applied to different alfalfa heights at various carrier volume rates reduced arthropod populations even at lower application volumes. Carrier volume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level of arthropod reductions in each plot. Plant height also showed little influence on arthropod mortality. Within the limits of effective pest control there appears to be little potential for reduced impact on beneficial species resulting from refined insecticide carrier volume rates in alfalfa.  相似文献   

13.
废水处理系统中酯酶的活性及其作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兼氧-好氧染料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酯酶的活性及其作用特性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酯酶在兼氧和好氧池中的平均活性分别达0.482μmo·lh·g-1和0.408μmo·lh·g-1。酯酶活性同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在pH值为8,温度为60℃条件下,兼氧和好氧池中的酯酶活性最高。较低的染料浓度有利于提高系统中酯酶的活性,超过一定浓度酯酶活性降低。染料助剂EDTA和氯化锌对兼氧池中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而好氧池中酯酶活性几乎不受这些助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秸秆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苏文  孔繁翔  于洋  贾育红  张民 《环境科学》2013,34(1):150-155
室内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暴露于不同浓度水稻秸秆浸泡液下铜绿微囊藻的细胞生长、细胞膜完整性、膜电位、酯酶活性进行了为期15 d的检测,研究了水稻秸秆浸泡液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浸泡5 d的水稻秸秆液可以抑制藻的生长,呈明显的浓度抑制型变化;PI荧光检测显示暴露于浸泡液的各组细胞(>98%)的细胞膜保持高度完整;FDA荧光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第1、4d处理组酯酶活性增强和减小的细胞都有增加,但活性下降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活性增强的细胞,第7 d酯酶活性下降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增强的细胞数量基本不变,第10、15 d酯酶活性正常的细胞数量增加显著,而酯酶活性下降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增强的细胞变化幅度较小;DIOC6(3)荧光检测显示膜电位在前7 d变化显著,第10、15d变化程度减弱,与酯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分析表明,浸泡液存在促进和抑制藻细胞生长的两种作用,抑制作用占据优势,随着暴露时间延长,促进作用消失,抑制作用有所下滑,浸泡液对藻细胞生长具有抑制性而非致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环境雌激素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金鱼(Carassius auratus)分别暴露于0.1mg/L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和0.5mg/L氯氰菊酯21d后,尾静脉取血,离心分离获得血浆,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金鱼血浆中是否有卵黄原蛋白产生,同时测定金鱼生殖腺指数、γ-谷氨酰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对照组雄性金鱼血浆中未检测到卵黄原蛋白,4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均能诱导雄性金鱼分泌卵黄原蛋白,而且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明显降低了雄鱼生殖腺指数,4种农药均能够明显抑制精巢γ-谷氨酰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由此可见,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潜在的环境雌激素活性和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6.
Impact of triazophos insecticide on paddy soil environ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Riceisthestapledietaround 3 0 %oftheworldpopulationandaround 60 %oftheAsianpopulation .Thiscropispreferentiallyorgenerallycultivatedundersubmergedsoilconditionsforreasonsofbetteryieldsandtopographicalsituations(Reichardt,1 997) .Theimportanceofsoilm…  相似文献   

17.
用自制的新型N-苄氧羰基-(-)-L-苯甘氨酰-(-)-L-苯甘氨酰基键合硅胶液相色谱固定相(简称BCPGPG色谱固定相)在正相条件下对土壤中氰戊聚酯和氯氰菊酯两种农药进行了分析与测定,建立了可同时测定土壤中的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含量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用流动相(正己烷/二氯甲烷=8/1,V/V)溶解,过滤,然后以BCPGPG固定相柱进行色谱分离,在254nm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质量浓度为0~2.0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形关系良好;批间(n=4)测定的平均相对偏差(RSD)分别为5.70%和5.5%;回收率分别为81.0%~96%和88.0%~96.7%。该方法适合于测定氰戊聚酯和氯氰菊酯两种农药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农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可同时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氰戊菊酯的真菌DY4,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2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地霉属(Geotrichum sp.)霉菌,并在纯培养条件下研究了该菌株的最优降解条件和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DY4可利用DBP或氰戊菊酯作为唯一碳源,DBP、氰戊菊酯单一存在时,7 d对50 mg·L-1DBP的降解率(84.13%)高于氰戊菊酯(37.07%)的;DBP、氰戊菊酯共存时,对DBP的降解率明显降低,可能是农药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所致.正交试验得到菌株DY4的最优降解条件为无外加碳源、DBP和氰戊菊酯的初始浓度25 mg·L-1、p H 7.5,在此条件下,7 d对DBP和氰戊菊酯的降解率达到65.36%和55.77%,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两者的半衰期为4.46和6.88 d.  相似文献   

19.
将抗性库蚊解毒酶酯酶B1基因片段引入融合表达载体pThioHisA中,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在IPTG诱导下,经过8h,酯酶B1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融合高效表达。重组质粒pThioHisA-B1表达的酯酶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酯酶B1活性,能高效降解酯酶的特异性底物α-乙酸萘酯(α-NA)和β-乙酸萘酯(β-NA),将工程菌固定化后,固定化细胞在3h内对1000mg/L的甲基对硫磷降解率>65%。  相似文献   

20.
对乐果、杀虫单、丁草胺和氰戊菊酯4种 经,在稻田水中的残留降解情况,进行了及比较。结果表明,4种农药在稻田水中的残留降解符合C-Co.3^kt或C=A.e^-16+B.3^βi的数学式,据此可计算其平均降解半衰期(t0.5)分别为:1.86、1.35、0.88和0.38d,其中丁草胺和氰戊菊酯的降解前快后慢,氰戊菊酯的降解愉丁乐果,土壤吸附氰戊菊酯是其降解快的重要原因,脂溶性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要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