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城市固体垃圾的复杂多变性及不确定性,难以实现对垃圾的充分燃烧,常因控制不当而产生二次污染。针对二次污染控制问题,文章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满足垃圾焚烧对空(气)燃(料)比的严格需要,有效保证了垃圾的充分燃烧,减少了烟气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在讨论城市固体垃圾特性基础上,分析了二次污染产生的条件,探讨了优化燃烧过程的控制策略、风量调节方式、系统构架及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谈谈影响空调房间空气质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调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空调房间的空气质量问题也日渐显露.本文提出减少空调系统的积湿面积,控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空调系统换气过程中采用活性炭吸附,减少空调房间空气中的臭气;同时向空气中补充负离子也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固体废物样品全溶解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容器敞口酸消解、高压釜密闭酸消解及微波辅助酸消解3种溶样技术,对电镀污泥、尾矿渣、铬渣、砷钙渣、铅锌渣以及粉煤灰等固体废物试样的全溶解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敞口酸消解方法难以达到全溶解,繁琐耗时,易产生二次污染;高压釜密闭酸消解法溶解效果较好,但耗时和不安全;微波辅助酸消解法溶解效果最好,还具有快速方便,较少二次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2014年冬季供暖期间,对首都机场T2航站楼室内主要功能区相关空调设计参数进行测试,记录并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冬季供暖期间,航站楼室内存在温度偏高、相对湿度偏低以及外围区域受冷风侵入严重等问题。此次测试参数分布特性可为航站楼内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及空调系统调节控制提供参考意见。同时,对高大空间建筑热环境和空调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出于对节能性的考虑,现代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越来越多的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行模式和调节措施,致使一部分项目空调系统能效较理论值低约30%,未能充分体现其节能性潜力.因此极大限制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大范围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处于深圳市的某办公建筑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进行调研测试,对比分析了该建筑空调系统各部分能效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找出原因并给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付柏淋  吕阳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1):2917-2921
为研究中央空调系统真菌繁殖扩散机理及控制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通过温热控制手段,探究不同温热环境下真菌菌落、菌丝生长繁殖规律.以某体育馆中央空调系统过滤器表面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空调系统过滤器表面的优势菌属种类及数量.对分离鉴定的优势菌属做温热控制实验,分别在25℃恒温及22℃~28℃变温条件下观察菌落和菌丝的生长规律.结果显示,该空调系统过滤器表面真菌优势菌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和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菌落形成单位分别为600, 140cfu/cm2.温热控制研究表明,无论25℃恒温或22~28℃变温条件,青霉属生长速度都要快于枝孢菌,且菌落直径变化和时间成线性关系;温热控制对青霉属和枝孢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温热控制技术在抑制空调系统真菌生长上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密闭空间条件下已知外部温度时间序列对内部实时温度的预测推理问题。方法 选取密闭空间内外温度时序预测典型场景,抽象为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分析变量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借鉴特征融合、注意力机制、多任务模型等思路,结合物理机制与数据特征,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基本网络单元,构建密闭空间内外温度时序预测模型,并在万宁、敦煌、漠河对某型密闭空间进行数据采样,基于三地数据集进行不同模型试验。结果 多变量模型比单变量模型具有更好性能,注意力机制对该场景没有显著性能提升,结合物理机制的模型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能显著提升预测精度,双输入双输出的多变量时序预测模型具有相对最高的精度和最稳定的鲁棒性,是面向密闭空间内外温度时序预测的相对最优模型。结论 研究结论可指导密闭空间其他环境特征建模,研究思路可为其他多变量时序建模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联性、依赖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烟气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平  程建光  陈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116-118,133
在焚烧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同时,焚烧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垃圾焚烧污染物存在形式及数量与焚烧条件和净化系统密切相关.介绍了垃圾焚烧中酸性气体、重金属、二恶英等烟气污染物的形成与危害,并阐述了对各类污染物生成和排放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型料场扬尘控制阳光膜大棚封闭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无组织排放控制方式,具有封闭效果好、节能和经济的特点,采用新型阳光膜节能材料,实现料场的大跨度、大空间全密闭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料场污染问题,在改善大气环境的同时减少经济损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外通风空调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污染,介绍了通风空调环境中微生物的来源、传播途径、危害特性、生物特性、微生物气溶胶的受力特性、生物颗粒悬浮模型。并提出一种健康空调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通风空调系统形式选择、微生物监测和检测、微生物控制与消除、应急处理和事后评价。最后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健康室内环境的构建和提高建筑内部环境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大气污染。我们应弄清这些污染的成分和来源并加以控制以免形成二次污染,防止给周边环境尤其是居民的居住、工作环境造成影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调查了青岛市两个典型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情况,展现了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建筑应用以PLC为核心,以采集和分析空调系统运行数据为依据,以调整冷冻机组输出冷量和对循环泵等水泵进行变频调速为方法的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分析其如何达到降低空调运行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环境空气管理能力,完善了大气环境保护标准.通过对比新修订和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变更情况,突出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在功能分区、污染物浓度限值、数据有效性规定等方面的优越性.研究指出,新增设的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h浓度限值,是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重大突破.发达国家和国际代表组织已经开始有增加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趋势,我国也已经将这些评价指标列入参考浓度限值之列,同时通过这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主要污染物控制上,一级标准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二级标准与一级标准相差很大,因此二级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将有非常大的严格修订空间.针对目前世界各国、国际组织或者地区已经基本取消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分级标准,中国继续执行分级标准,逐渐缩小差距或者在技术水平达到的情况下取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级制度,成为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的正常使用温度为5℃~30℃,在中国北方地区使用要特别注意寒冷季节的防冻及酷热季节降温通风问题。为确保自动监测仪器的长期正常运转,发挥仪器的作用,在监测站房内冬季都配备取暖设施、夏季配备大功率空调。本研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采用了引排风节能系统与空调联动控制技术,将室外的冷空气引入监测站房内给监测设备强制降温,排出室内热空气。有效地解决了冬季监测站房内温度过高的问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使空调不必全年不停运行,每天可降低空调使用时间达10小时以上,节省了大量的电能。  相似文献   

15.
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在低尘环境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宽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的应用范围,结合目前低浓度粉尘环境中特别是在空调净化系统中除尘、净化技术的发展和滤筒式除尘技术的优点,通过对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在低浓度粉尘环境中的应用分析,特别是在空调净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说明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可以解决目前低浓度粉尘环境特别是空调净化系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低浓度粉尘环境具有很好的除尘净化效果,且适合低浓度粉尘环境的特殊要求,在低浓度粉尘环境中应用时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拓宽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空调系统中温湿度与真菌污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了解空调系统中温湿度与真菌污染的关系.利用真菌指数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湿度都与真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相关性,其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0.912,P〈0.05;r=0.995,P〈0.05。相对湿度的变化对真菌指数的影响要大于温度的变化,减小相对湿度有助于抑制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汽车内部空气污染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的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分析了车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控制车内空气污染的方法,并重点提出和分析了车内空气污染动静控制技术。分析表明:车内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零部件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车外污染物进人车内以及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人车内等三方面。除通过提高零部件材料的质量和采用低VOC排放涂装技术来控制车内空气污染外,本文提出采用动静控制技术来有效降低车内污染物浓度,其具体方法为:利用零部件表面的静态催化氧化喷涂层来降低车内缓释型污染物,利用静态催化氧化喷涂层来降低吸烟等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利用动态空气循环净化器来降低车内急性污染物。从健康汽车的观点来看,即使汽车采用了污染物零排放材料,也必须装备动静控制技术来对二次污染物和急性污染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电厂烟囱高度确定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囱不仅是电厂生产工艺上为获得一定抽力的排气筒,更重要的是控制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通过研究有关电厂烟囱高度合理性方法,指出影响污染物落地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气象和环境空气影响角度对不同高度烟囱合理性进行检验.本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烟囱高度要以适合当地气象和环境空气质量实际情况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污染物落地浓度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从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这对减轻污染和减少资金投入以及对于指导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型气候实验室高低温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突破关键技术,获得适用于大型气候实验室的高低温环境模拟系统方案。方法通过分析大型气候实验室载冷/载热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指出高低温环境模拟系统在可能遇到的极端温度下存在的安全风险,从低温试验工况推断出换热器结霜的必然性。根据载冷剂物性设计规避系统安全风险和融霜的技术方案。结果在AS-6系统和CH2CL2系统的二次循环中设计了充注/排空功能,规避了载冷/载热系统的安全风险。设计了内外融霜结合的融霜方案,进行换热器融霜。结论试验和工程应用证明,通过增加载冷剂充注/排空方案和换热器融霜方案完善的大型气候实验室的高低温环境模拟系统方案合理可行,采用的关键技术可以指导类似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