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苏联国内外的一些黄铁矿类矿床硫化物矿体的内部构造及其矿物共生组合的时空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矿物分带的主要原因是矿液的初始温度。矿液初始温度高时可以形成明显的矿物分带,初始温度低时形成的矿床的矿物分带不明显或根本没有分带。本文还研究了矿物分带在厚度方向上与横向方向上的分布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新疆阿舍勒块状铜锌碱化物矿体的内部构造及矿物共生组合进行了研究,与现代海底硫化物矿床的矿物分带作了比较,初步认为影响该矿床矿物分带的主要因素是成矿溶液的初始温度。  相似文献   

3.
<正> 矿物包裹体(以下简称包体——编者)成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真空热爆裂法是一种提取矿物包体中气相成分的可靠方法(何禄卿、刁培良,1980、1981)。但是热爆裂法不能用于碳酸盐类矿物、硫化物矿物包体中气相成分的提取。因为这些矿物的基体在包体爆裂温度下发生分解,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特别是硫化物矿物基体放出来的硫化氢在  相似文献   

4.
三波川带别子型矿床常见矿石的主要组分硫化物为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磁黄铁矿和斑铜矿在臬些矿床中大量产出,而其它硫化物和硫盐则极为少见。在一般块状矿石中很少见到的矿物如方铅矿、黝铜矿等,常常在主要层状矿体内和附近呈分支状、舌状和脉状产出,富铜矿石中发现有微量存在。这些矿物可能是矿床变质变形过程中及常见组分硫化物重结晶过程中形成的。 别子型矿石的显著地球化学特征是其高Co、低Pb和低Ba含量。虽然可用的硫化物硫同位素数据大多数仅来自别子矿床,但别子型矿床的硫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范围很小,即δ~(34)S为+0.4‰~+3.2‰,平均值+2.1‰;在所检测的6个矿床中,黄铁矿的Se/S比值的变化范围也窄,紧挨在其平均值1.32×10~(-4)处浮动。 别子型矿石的这些矿物及地化特征可能归固于有关基性火山岩的化学性质。现代海底富铜硫化物矿床,其化学性质与别子型矿床极为相似。虽然这两种矿床彼此间在矿物学特征上有点差异,丘垄内部的海底蚀变和热液交代作用可能会把海底硫化物矿床的原生矿物组合改变为别子型矿床的矿石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梅仙式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仙式铅锌矿床是在大陆裂谷环境下形成的,有明显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特征。矿化受震旦系龙北溪组绿片岩控制。矿体里似层状,与围岩产状一致。绿片岩原岩是一套含板内拉斑玄武岩的火山沉积建造。矿物组合和 Zn/Pb比值有分带性。层状矿体下盘有脉状、网脉状矿化和蚀变带。矿石有特征的结构构造。硫以幔源为主,铅是幔壳混合成因,矿液以海水成因为主.可能有少量雨水、岩浆水等渗入,反映物质的多来源和成矿受多种地质事件的叠加改造。本式矿床可与火山岩容矿型的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类比,也可作为广义华南型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6.
按新的方式对页岩岩石组合中金-硫化物矿床的产出条件进行了评价。通过综合研究,阐明了金-硫化物矿体的形成具多成因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7.
<正> 据美国《地质时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研究人员在距厄瓜多尔海岸660公里的东太平洋底,发现了一个价值至少为20亿美元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这个水深2.4公里的矿床,估计矿石储量在2500万吨以上,矿体至少有43米厚,大约218米宽和1公里长。去年夏天科学家们对这个矿床填了图,当时他们在那里研究加拉帕戈斯洋脊断裂带矿物形成的动力学。他  相似文献   

8.
<正> 无论是原生的还是次生的矿床,其周围的分带模式都是制定大多数探矿计划的依据。最普通的矿床主岩的原生分带模式的最重要的表现是,矿石、脉石或围岩蚀变中的矿物变化和矿体或围岩中的元素丰度变化。通常很少看到流体包体的温度和成分的分带模式。虽然近来对一些斑岩铜矿和大型硫化物矿床的研究已证明,较大的更复杂的系统显示出大规模的原生分带模式,这就大大地扩大了勘探目标,但对矿床周围分带模式的大部分研究工作还是集中  相似文献   

9.
闪锌矿和方铅矿是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常见的矿物。根据实验地球化学的研究,在闪锌矿和方铅矿紧密共生的条件下,上述两个矿物中硫同位素(S~(34))的差值,即△S_(SPb-G1)~(34)(Sph 为闪锌矿,G1为方铅矿,下同)与温度是一直线关系。因此,只要测出上述两矿物的 S~(34)值,即可求出该矿物形成的温度,因此它可以作为地质温度计。  相似文献   

10.
汞矿床与油气藏分布的地质特点具相似性。为论证汞矿床和油气藏的相似程度,对如下综合标志进行了讨论:构造位置、岩性控制、形成的温压条件、矿物-地球化学特点、矿床时代。业已查明:汞矿床和油田具有共同的构造位置、相同类型的岩性控制、相近的生成时代、相似的形成温压条件、大小矿床储量的相同比例关系,以及在所有油气藏中都有汞存在和在汞矿体中都有沥青析出物存在。根据汞和烃的稳定的亲缘关系,得出了油气田和汞矿床几乎是在相同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中按同一模式同时形成的结论。认为油气藏和汞矿体都是由两种来源形成的:通过围岩物质的再分布和由直接来自地幔的原生流体而形成,但后一种来源只有次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揭示铜陵石炭系层状金属硫化物矿床中沉积围岩、侵入岩、蚀变岩及矿石矿物的稀土元素特征。不同产状,不同成分和来源的成矿热液,在不同成矿阶段中,各矿物组合中矿石矿物的稀土元素性状各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金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石中硫化物硫同位素及碳酸盐胶结物中碳、氧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与沉积有机物和海相碳酸盐岩有关,源自碳酸盐岩热解作用和去碳作用以及沉积有机物的氧化作用和脱羧基作用。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反映了成矿环境为高氧逸度环境。硫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矿床中石膏矿体中的硫可能来自三叠系古大洋硫酸盐矿物。而金属硫化物矿物中的硫具有多源性,其主要来源为生物或细菌还原地层中膏盐(石膏、硬石膏、有机质等)的还原硫、壳源硫和有机硫。同位素研究表明金顶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物质应源自地壳。  相似文献   

13.
阿合勒铜矿是一个层控型海底火山喷气-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不仅与火山喷气-沉积作用有关,而且有后期热液作用的叠加和褶皱变形构造的改造。褶皱变形不仅造成了矿体厚度的变化,从而使铜矿矿体在褶皱轴部加厚加富,形成独特的矿体形态,而且造成了矿体成分的垂向分带及双层结构模式。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结果为褶皱变形控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4.
<正> 引言 铂矿床及含铂矿床的研究没有多少出版物及实例可供借鉴,只是在1976年才出版了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开采矿体——南非麦伦斯基矿脉——的第一手重要资料,而其初步研究成果是P.A.Wagner(1929)在它发现和勘探后不久发表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有待解答。铂族元素的详细分布情况如何?它们呈独立的铂族矿物,还是呈固溶体分散在普通硫化物矿物中?若是这样,比例又如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奥利姆皮亚达矿床(叶尼塞山)原生浸染状金—硫化物和含金风化壳的地质位置,局限产出地质构造条件和特征。研究表明,原生矿体的分布受高级叠生褶皱作用和断裂破坏的控制,亦受岩相的制约。提供了关于矿体规模和矿体中金含量的资料。原生矿石为矿物组成变化大的云母一碳酸盐一石英交代岩和含碳石英一碳酸盐交代岩,直到单矿物石英岩。矿石中硫化物的总量为3%~5%,其中主要为毒砂和磁黄铁矿,少量为黄铁矿、辉锑矿、辉铁锑矿和白钨矿。50%~60%的金结合在毒砂中,3O%~40%的金为细散金(自然金)(粒度达10pm,很少达lmm)。…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相当数量的铜、铅、锌资源产于沉积岩中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中。最近,许多地质工作者用细菌作用来解释这些矿床在沉积作用中的生成过程。由细菌作用生成的层状矿床特征:整合的,在平面上延伸远,含多层 Fe-Pb-Zn-Cu 硫化物层。多数金属硫化物层是单矿物层,即只由一种矿物构成。硫化物的薄层之间夹有沉积物的叶理——含普通碳质的白云质页岩或粉砂岩,常常富含钾。还常常见到硫化物的细脉或其它交代结构穿切层理面。澳大利亚许多重要的矿床属于这一类型,代表性的有下列矿床: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近年来,通过对各种类型矿床中硫化物矿物对的硫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弄清了S_4~3的富集次序,即为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而且查明了一般热液矿床中硫化物矿物对的硫同位素分馏系数要比接触交代或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的大。勒斯克等研究了希思-斯蒂尔和布罗肯希尔变质矿床的硫同位素分馏作用,指出在这些矿床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火山成因的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中蚀变矿物的共生组合类型及在空间上的分带,主要蚀变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包括标型特征)及其形成与转变;指出这些特征和转变在不同方面指示成矿原岩性质,矿床形成温度,成矿溶液物化条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 大量的资料支持这样一个概念,即未变质的沉积碳酸岩中的铅锌矿床是由正常的沉积和成岩作用生成的。尽管如此,对这些矿床仍然有许多问题难以解释。这些问题包括金属和硫化物的来源、沉淀机制、沉淀环境,尤其是硫化物沉淀的时间问题。许多矿床,包括经典的美国密西西比流域型矿床,一般都含有沥青,这样就提供了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的途径和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也许关于有机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用它作为监测主岩和矿体中的温度变化的指示剂的问题,以及这种有机质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影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舍勒块状铜锌硫化物矿床在阿尔泰克兰海西褶皱带玛尔卡库里深断裂的东北侧,产于中泥盆统阿舍勒组英安岩及英安质火山碎屑岩中,与次火山岩关系密切,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矿体下盘矿化和围岩蚀变强烈。认为是与海底火山作用有关的黑矿型块状铜锌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