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武汉市大部分湖泊已经从中营养状态变为轻度或中度富营养化状态,2020年武汉市轻度富营养湖泊数量占比为59.70%,中度富营养湖泊数量占比为23.90%。湖泊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水体中氮、磷含量超标,相关研究表明水生植物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因此,种植水生植物能有效改善湖泊富营养化状态。文章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原因及危害、水生植物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改善作用,以及水生植物的种植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主要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春季,对南京市7个主要湖泊浮游植物及水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市主要湖泊处于中营养状态到中富营养状态,其中城市湖泊富营养化较为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地的固城湖、金牛湖处于中营养状态,但固城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表现出富营养化特征。富营养湖泊中出现的种类以硅藻为主,数量以硅藻为主;中营养湖泊中出现的种类以硅藻为多;数量以隐藻、蓝藻为主。各湖泊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状态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系统中多种不确定信息共存的特点,将集对分析理论引入湖泊富营养化评价领域。先初步计算出评价样本与评价指标间的联系度,再对评价样本做进一步地同一、差异、对立的集对分析以判断评价样本的等级。然后将信息熵引入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熵权法赋值的集对分析模型,最后通过置信度准则得出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等级。将该模型运用于2011—2012年广州市白云湖的富营养化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2年白云湖富营养化严重;2011年1月白云湖富营养化情况最为严重,处于重富营养状态,2011年8月后白云湖富营养化程度略有降低;西湖富营养状况总体上较东湖严重。通过与现有评价方法的对比表明,基于熵权法赋值的集对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在陶然亭湖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年-2010年陶然亭湖富营养化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别从年均值及月份变化两方面对陶然亭湖的营养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2010年陶然亭湖的营养状态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营养级别从重度富营养下降至中度富营养。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富营养化程度在夏季和秋季形成高峰,冬季和春季一般较低。由于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水质较差,补给到景观湖泊,加剧了富营养化程度。可以从污水处理厂加强对再生水质中氮、磷的处理和控制、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来降低陶然亭湖的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汪嘉杨  郭倩  余静  信欣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3):1162-1168
构建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升半Г型分布曲线模拟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过程,在对该评价指标体系数据规范变换预处理基础上,通过对升半Г型分布函数进行改进,提出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升半Г型分布指数公式.公式中的参数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得到适用于多区域、多项指标的具有通用性和普适性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公式.为了解成都市典型景观水体氮磷污染特性,分别于2011年和2015年对成都市典型景观湖泊水体进行水体富营养化监测和评价.评价过程表明,升半Г型分布指数公式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消除了评价指标数目多少的限制和区域性评价指标各异性的限制,省去了复杂的编程计算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评价模型的普适化、简单化提供了一条途径.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北湖为中~富营养等级,东湖、南湖、簇锦湖和浣花溪湖为富~重富营养等级.2011年人民公园湖泊处于中~富等级,北湖、名都公园湖泊、东湖处于富~重富等级,塔子山公园湖泊、浣花溪湖处于重富~极富等级.塔子山公园、浣花溪湖、东湖、南湖周边生活小区聚集,主要受周边生活污水影响较大.通过对成都市市区典型湖泊富营养化评价,能够得知成都市景观水体水质现状,为景观水体防治和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湖泊水环境系统多种不确定性共存或交叉存在的特性,将延拓盲数理论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领域,用延拓盲数表示各参数浓度,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模型相耦合,建立基于延拓盲数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模型.采用该模型评价了洞庭湖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洞庭湖出口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低,处于中营养级别,东洞庭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处于中营养-轻富营养级别,并且有恶化到中富营养级别的趋势.相对于常规的确定性方法,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了评价区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可能值区间及其相应的可信度水平,较好地弥补了确定性评价方法的不足,更科学、全面地表征了评价区域的富营养状态与空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7.
我国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及富营养化控制阶段划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30年间,我国的湖泊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和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东部平原湖区和云贵高原湖区,以太湖、巢湖和滇池等三湖为主的富营养化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伴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我国在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上进行了不懈的...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大中型水库富营养化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省65座大中型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有44.6%的大中型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分别有10.0%、49.2%的水库总氮和总磷超过Ⅲ类标准,总体上饮用水源水库富营养状态好于水产养殖、农业灌溉用水等功能的水库营养状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水库富营养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成都地区水质调查与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伟  柴夏  颜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Z1):370-372,430
为了解成都地区各类水体的水质情况,以便为以后的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特对成都地区的城市景观水体、住宅区景观水体、湖泊、河流以及农业养殖用水的水质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各类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地区水质污染情况严重,河流和养殖水体均达到重度富营养水平,而城市水体也已接近中度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扎龙湿地冰封期水环境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晶  马云  周浩  徐伟衍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9):128-130,135
通过对扎龙湿地冰封期进水口、核心区水样的采集及水质指标的测定,分析了冰封期水环境特征,结果发现,冰封期总氮、总磷、氨氮、高猛酸盐指数的超标率为100%,BOD5的超标率为80%,总氮超标4.98~45.93倍,总磷超标3.10-41.80倍,氨氮超标3.62~53.50倍,高锰酸盐指数超标4.52—15.80倍,BOO5最高超标倍数为2.54倍,进水氮、磷超标倍数最多,核心区仙鹤湖的高锰酸盐指数和BOD5超标倍数最多,东升水库的生物量最高。扎龙湿地冰封期水环境污染严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湿地供水,恢复湿地水生态系统对污染的缓冲能力,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加强水环境管理,提高湿地保护的公众意识,以便更有效地保护扎龙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约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InVEST模型分别计算了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水资源供给服务和水土保持服务,并利用分位数分割法,分别从景观水平和生态区水平这2个研究尺度上研究了水资源供给服务和水土保持服务间的约束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重庆市湿地的水资源供给服务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0年水资源供给为395.41×104mm,2010年下降到238.89×104mm,之后又上升到2015年的286.36×104mm;水土保持服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85.74×106t上升到2015年的364.73×106t.(2)2000~2015年期间湖泊湿地和水田湿地的水源供给总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河流湿地与水库湿地的水源供给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沼泽湿地的水资源供给一直处于下降趋势.(3)2000~2015年期间湖泊湿地、水库湿地及水田湿地的水土保持服务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河流湿地的水土保持量呈一直上升趋势;沼泽湿地的水土保持服务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在景观水平上,2000~2015年湿地水资源供给服务和水土保持服务间全部呈驼峰型约束关系.生态区水平上,2000~2015年水库湿地的水资源供给服务和水土保持服务间呈双驼峰约束、指数约束和驼峰型约束关系;河流湿地呈双驼峰约束和驼峰约束关系;水田湿地呈驼峰型约束关系.  相似文献   

12.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 Tropical wetlands such as peat swamp forests (PSFs) have been known globally as one of the carbon (C)-rich ecosystems. However, there is...  相似文献   

13.
湿地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取决于湿地在水文景观中所处的位置.笔者简单介绍了水文景观的基本理论,从水文景观视角对东北地区的典型湿地进行了分类,并依据水文景观特征将东北地区的湿地所发育的景观分为冰蚀地貌、山地沟谷、河口三角洲、滨海低洼地、河漫滩、阶地洼地和古河道洼地、山前洼地、湖泊及其湖泊边缘洼地和半干旱、半湿润平原低湿洼地等类型,并将发育于各类景观中的湿地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划分出低度脆弱性、低-中度脆弱性、中-高度脆弱性、高度脆弱性和极度脆弱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识别鄱阳湖湿地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的来源,转化特征和各污染来源的贡献比例,选取枯水期这一典型时期,于2019年1月份对鄱阳湖中的蚌湖湿地,沙湖山湿地和庐山湿地的地表水进行取样,并测定了水样中的离子组成和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值.研究结果显示, NO3-/Cl-物质的量浓度比值与Cl-浓度的关系表明3处湿地中硝酸盐来源可能受到农业活动和降雨的影响.蚌湖,沙湖山和庐山湿地水体中δ15N-NO3-和δ18O-NO3-值的范围分别为-6.19‰~4.67‰和3.41‰~39.95‰,-4.14‰~1.45‰和31.54‰~68.30‰,-6.98‰~3.83‰和2.80‰~30.43‰,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值表明3处湿地硝酸盐来源可能受到降水NO3-,硝酸盐氮肥,氨态氮肥和土壤有机氮的影响.利用硝酸盐氮氧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NO3-与Cl-比值关系判断湿地中无明显反硝化作用的发生.SIAR模型结果显示:蚌湖湿地,沙湖山湿地,庐山湿地硝酸盐来源中降水NO3-贡献占比最大,其次是化肥,土壤有机氮,粪便和生活污水贡献占比最小.  相似文献   

15.
在资料稀缺的背景下,遥感数据是提供湿地系统长时间序列的理想方案。然而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复杂下垫面,国家级湿地缺乏系统的长时序梳理。利用Landsat系列数据,基于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研究近30年中国典型尾闾湖湿地的时空分布模式、空间转换规律和景观连通性。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在艾比湖湿地分类应用中取得较高精度(Kappa系数大于0.9)。1991—2017年艾比湖湿地总面积增加425.06 km2,河流增加47.97 km2,湖泊增加233.95 km2,人工湿地增加48.74 km2,盐沼增加109.41 km2,沼泽减少15.01 km2。艾比湖湿地年内时空变化显著,年内季节间盐沼转化率最大,湖泊年内逐渐缩小,主要转化为沼泽。此外,艾比湖湿地空间连通性理想度排序为:春季>夏季>秋季,湿地景观连通性取决于较大面积的湿地斑块,连通效率东移。相关结果可弥补稀缺资料区基础湿地资料,为“一带一路”地区生态补水长效机制提供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6.
余成  陈爽  张路 《环境科学》2016,37(2):499-506
坦噶尼喀湖是非洲第二深的湖泊,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为沿湖居民提供丰富的鱼类蛋白,随着沿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坦噶尼喀湖面临着环境污染威胁.为了揭示坦噶尼喀湖的重金属外源输入,本研究采集了湖泊东北部入湖河流的表层沉积物(16个样点),对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并应用潜在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重金属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Cu、Zn、Cd、Pb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4、21.2、0.05、6.6mg·kg-1以及8.4 ng·g-1;Zn、Pb、Cd的含量最高值均位于布琼布拉城市入湖河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各重金属在各点位的生态风险系数均较低,其中CdHgCuPbZn,Cd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所有点位均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区.重金属含量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表明,城镇附近采样点重金属含量最高,其次是河口湿地,远离城镇的林草地重金属含量最低,表明人类活动会增加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在以后的研究中,对城镇附近及河口湿地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
Fire is an important community wetland management tool in Indonesia, but its increasing use in the wetlands of southern Sumatra is degrading the landscape and diminishing household incomes and livelihood options. We studied evolving community land and fire use, resource and livelihood impacts on two sites of roughly 250 km2 each using satellite image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surveys. Uncontrolled fire use expanded over time in relation to sonor or swamp rice cultivation, logging, fishing, grazing, and annual cropping on drained wetlands. As a result, most of the landscape has been subject to repeated fires of varying intensities, more extensive in El Niño years. Direct burning by companies played a smaller transitory role in fire ignition over the two decades. But company activities and other large-scale developments contributed to expanding community fire-based land use by bringing in more people, improving access to remote wetlands or making them more flammable. Widespread, repeated fires have transformed the landscape from mature high swamp forests to uniform stands of fire-resistant Gelam (Melaleuca cajuputi) forests and thickets, open savannas and grasslands. These new types of land cover are also degrading. Local communities have rapidly adapted to the changing resources and new opportunities. Logging and fishing declined in importance, and sonor and harvesting of Gelam expanded. But resource depletion has led to falling incomes and fewer livelihood options. The impacts extend beyond local areas as workers migrate into neighbouring forests to extract resources. Large-scale developments, community fire-based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are spreading from accessible to formerly more remote wetlands.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湿地类型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共4大类,总面积12 188.57 hm2,占深圳市国土面积的6.12%。本研究提出深圳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模式。湿地保护模式分重点保护湿地和一般保护湿地两个层次,重点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湿地利用模式划分为防护型湿地、资源利用型湿地、水质净化型湿地和湿地公园。水质净化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生态水质净化技术,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河水水质净化、面源污染控制与水源保护等领域。湿地公园是对城市湿地面积缩减的弥补和平衡,具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滇中三大湖泊氮、磷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莉莉  杨晓红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B06):67-69,73
通过对滇中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1988~2005年总氮、总磷浓度的变化研究,发现抚仙湖全湖总氮平均浓度为0.179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09mg/L;星云湖总氮为0.926mg/L,总磷0.075mg/L;杞麓湖总氮为2.446mg/L,总磷0.055mg/L。抚仙湖水质明显优于星云湖和杞麓湖,星云湖次之,杞麓湖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野外栖息地要素调查为基础,通过模型定量化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东北部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超过50%,景观连通度高于50时,景观基质处于低度破碎化状态,景观斑块面积丧失对栖息地影响显著;当景观面积占区域面积小于30%,景观连通度低于30时,景观处于高度破碎化状态,景观空间隔离、斑块形状以及景观结构对栖息地影响更为显著。景观破碎化过程中,沼泽湿地主要在面积丧失方面对东方白鹳觅食地产生影响;而湖泡和岛状林湿地在斑块数量丧失和空间隔离方面对东方白鹳筑巢地和觅食地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