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京,有一位名作家打的去参加书店为他举行的签名售书活动。上车后不久,名作家发现忘了带钱包,他想这几天电视台正在热播根据他的中篇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引得满城争说,想这“的哥”也应该看过,或许他的大名声能为他解去窘迫。  相似文献   

2.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间:“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望着慈祥的老人,男孩讲述了童年时高压电怎样夺去了他的双手,这些年来所遭受的歧视以及自己逐渐养成的冷漠……听完男孩…  相似文献   

3.
“的哥” 李雄是个好管闲事的人。 五年前,还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李雄曾发生过这样的一幕:“表哥,你开公家车,能不能给我10升汽油骑摩托?”面对表弟的要求,李雄说:“我只管开车,我没有权利把汽  相似文献   

4.
时下,好管闲事的人已经不多了,更何况是开出租车“的哥”。可福州“的哥”王伟偏是好管闲事的人。初见王伟,感觉就是不一样。他秉承了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有一身热诚待人之道。开车十五年,跑过中巴、小客等,长期与乘客打交道,富有尊客之意、爱客之心。他常说:“作为一名司机,安全很重要,但是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服务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有些事给人的印象太深,以致于几年过去还记得。国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当年在大连当市长时,他几乎每个春节都要和的哥的姐一起度过。一个政府高官与一群出租车司机在新春佳节的“亲密接触”,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劳动群众的关心。大连的哥的姐当年率先在全国出租车行业推出“爱心的士”,免费接送老弱病残乘客,宏扬了社会正气,提升了大连的城市形象。薄熙来给的哥的姐拜年时没有说“恭喜发财”,而是深情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来,在夏开“三伏”,冬开“三九”的运营路上,“的哥”杜建琛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Hello,What can I do for you?”“你好,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紧接着一连串的英语,让一位来榕洽谈生意的美国华侨非常高兴地坐上了杜建琛的车。这是在今年三月福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商贸交易会中,杜建琛为美国华侨服务的一幕。他的英语之流利,让众多人投入羡慕和钦佩的目光。后来才知道,杜建琛除了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外,日语和韩语也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7.
一日 ,一个同行问我 :“怎样理解安全工作”。干这行几年了 ,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他。于是这个问题便埋在了我心里。“您怎么理解安全工作。”闲谈时我问冯科长。“说通俗点儿 ,别太深奥 ,太深奥了我听不懂。”冯科长想了想 :“安全工作吗 ,好汉子不想干 ,赖汉子干不了。”“您怎么理解安全工作。”聊天时我问孔科长。“说简单点儿 ,别讲太深理论 ,要不我理解不了。”孔科长想了想 :“不出事儿 ,就是好活儿。出了事儿 ,就要挨板子 ,平时干的活儿都白干。做好了 ,是应该的 ,但可别想着有什么好处。”“您怎么理解安全工作。”喝酒时我问已从事…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来,在夏开“三伏”,冬开“三九”的运营路上,安全行车百万公里的“的哥”郑磊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Hello,What can I do for you?”“你好,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紧接着一连串流利的英语,让一位来榕洽谈生意的美国华侨非常高兴地坐上了福州“的哥”郑磊的车。这是今年在福州举办的海交会  相似文献   

9.
干交警工作二十几年,驾 龄15年,大车小车开过不 少,可开出租车体验“的哥” 还是人生第一回。 违停“无奈” 领导交待:交警“的哥”们一定要模范遵守交通法规。出发前,我也再三交待自己:应该模范遵守交通法规。但开着“的士”在市区绕了一圈多,仍然没拉到客人时(期间两次在站点外有人  相似文献   

10.
1979年8月,山西机器厂领导决定让老工人王治才担任煤机车间安全员。听到这个信儿,老王想:自打解放以来,厂里出过4起死亡事故,煤机车间就占了3起。这么重的担子我能挑得起吗?领导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老王,别忘了咱是共产党员啊!”老王听后点了点头。打这以后,他抱着安全规程条例“啃”了几天,又去找领导说:“这副担子我挑了。” 按规定,对新工人和调换工种工人都得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可有时车间生产任务紧,人手拉不开,这条规定就落空了。老王上任头一件事就从这儿抓起,凡是调换工种和新来的工人,不管是谁,缺了这节课都不行,哪怕漏了…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国庆前夕,《海峡都市报》和福州台江医院为福州的“的哥”、“的姐”们免费体检,此举体现了社会对“的哥”的关爱,受到了“的哥”、“的姐”及其亲友们的赞誉。“的哥”们现在可称是一个社会“群体”了,对社会的贡献也良多,如果没有了他们,我们的出行就会受到影响,我们的城市也就会逊色许多。  相似文献   

12.
“爱心的士”即免费车,近年来常见于报端,是一些的哥“尊老助残”,奉献社会的一种举动,社会反映良好。社会弱势群体希望今后能一如既往,得到社会的关爱。 对此,广大的哥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说,出租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是慈善车。“爱心的士”精神可嘉,但不宜提倡。虽说这是个人行  相似文献   

13.
“许秘书长!……”5月27日我在枣庄市山家林煤矿访问枣庄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志明时这样称呼他。他笑着打断我的话自在地说:“今天咱们谈煤矿安全,你就叫我矿山安全监察员同志吧!”于是我们便从他兼作矿山安全监察员谈起。 “枣庄市煤炭工业是重点,而安全又是煤炭生产的重点。我分工协助市长抓工业。我想,抓了煤矿安全这个重点中的重点,就会推动全市的工业发展。今年山东省劳动局任命我为兼职的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员,我感到很光荣。”说着他拿出一个红本本,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监察证”。 许志明是煤矿出身的干部,曾做过柴里煤…  相似文献   

14.
我刚走上轮渡,便上来一个去大桥工地上班的工人。我见他醉醺醺的,满口酒臭,便对他说:“上班不准喝酒,你知道吗?”他满不在乎地高声唱道: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没想到,这酒鬼对唐诗还很熟悉哩!我正想回他几句,一个老工人搭话了:“老弟,仅防‘酒中仙’变成‘酒中鬼’!”接着又说:“去年4月11日,大桥工程处有一个30多岁的吊装工,喝了酒,上六号墩高空去操作,头一昏,眼一花,脚一滑,就从30多 米的高空坠入长江,变 成了‘酒中鬼’。” 这时,我也诗兴大 发,诌了四句。 “八亿神州谱新篇, 四化不…  相似文献   

15.
近从福州电视台看到一则新闻:一的哥开车路经一个路段,见两人抬着一辆自行车行走,形迹可疑,的哥遂不做生意,缓缓开车跟踪,最后见这两人把自行车抬进一店内,闭门不出。于是,的哥报“110”,警察赶到,的哥引路,获店内三赃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起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触电死亡事故。死者王大伍,46岁,是八五二农场建材工程公司建筑工程队承包组组长。 1989年7月17日下午,下了一场雨,约在15点30分才停。搅拌机刚从院里搬过来,王大伍让班长陈军派一名工人把电源线接上。 被派的工人不是电工,他拒绝执行,说:“ 刚刚下过雨,地又潮湿,我不敢接。” 陈军将这一情况告诉王大伍,王大伍对陈军说:“他不接,你去接。” 陈军说:“我不懂,害怕,不会接。” 王大伍说:“反正就这四根线,接上就行了。” 陈军又说:“家里的电灯线都是找人接,我害怕。” 王大伍急了,说:“7月20日要交工,不快点接上…  相似文献   

17.
名人的幽默     
马克思和燕妮相爱已久,但谁也没有先说出“我爱你”这令人心醉的三个字.一天黄昏,马克思凝视着燕妮,轻声说:燕妮我已找到心爱的人了!”燕妮心里一颤,继而问道:“你爱她吗?”马克思热情地说:“爱她!她是我遇见过的姑娘中最好的一个,我将永远从心底里爱她!”燕妮强忍住感情,平静地说:“祝你幸福.”马克思风趣地说:“我身边还带着她的照片哩,你想看看吗?”说着把一  相似文献   

18.
苦学“储蓄技能” 孙钤是半路出家学开车的,当“的哥”之前,他一直是个普通的建筑工人。 孙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兄弟5人,他最小。他在老牌大学生父亲的引导下,爱上了英语。父亲让他学英语,说今后或许能用得着。孙钤看到当时学英语的人特别多,学日语的比较少,他就决定报冷门,拿日语当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幼时,印象最深的,一是灶头上那把朱泥大砂壶,一年四季昂首挺胸立在砖灶上;二是当我询问曾祖父:“去哪儿呀?”他差不多总说:“去茶馆。”曾祖父无比疼爱我这张家的长孙,他用温和语调对我说:“从茶馆回来,给你带点茶食。”所谓“茶食”,为我通海常见的麻团、云片糕之类。3、4岁时这点物事,可毫不夸大地说,极大地影响了我这几十年生命的旅程。当年灶头上那把名为“寿星”的大砂壶,引发了我对宜兴砂器茶具集藏的兴趣,家中方方圆圆、五颜六色宜兴砂壶当不下千余把,而当年令我十分神往的茶馆,诱发我对茶的兴趣。今将壶事置一边,仅闲说茶事。  相似文献   

20.
的哥的艳福     
王胜良是浙江排岭镇的一名的哥,今年二十八岁,还没有交上女朋友。何故?就因为他是一个好人,任何时候都不起坏心眼。曾有同事好心奉劝:“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你就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吧!要不然哪个女的肯跟你呀?”王胜良听后生气地说:“如果是那样,我宁愿一辈子打光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