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石油及其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造成损失。据第四届国际石油会议资料介绍,资本主义国家从石油井场到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原油及其产品的损耗率高达3%。苏联克麦罗夫在《防止石油加工企业原油和油品的损失》一  相似文献   

2.
运用环保技术评估体系,提出石油炼制过程中典型恶臭污染源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已应用的治理技术进行全面评估,从而筛选出炼油污水处理场废气、酸性水罐罐顶气、冷焦水罐/油品中间罐/污油罐罐顶气、氧化脱硫醇尾气和油品装卸挥发气的最佳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3.
石油炼制工业,在石油化工加工过程、液体燃料燃烧和废气的排放、原油及其产品在貯运过程中,都以各种形式向大气中排放烃类。由于烃类的散发,使油品质量变坏,能源浪费;尤其是不饱和烃类和某些低饱和烃能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造成空气污染,危害生物和人的生存与活动。目前,大多关注的是在炼油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烃的污染与控制。而忽视了对原油及其产品在貯运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美国洛杉矶炼油厂调查过油品在貯运过程中向环境中排放的烃占工厂中总的烃排放量的30~50%。我国各炼油厂年加工的烃损失约为70~80万吨,而油品的貯运损失约为30万吨左  相似文献   

4.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油品的储运量不断增加,为此对储运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前油槽车装油的技术现状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安全因素,如现用的小鹤管只能伸进槽车口0.2~1米左右,装车时.油液从离槽车底部2.5米右的高处,冲搬下来,不仅增加了油气的挥发量,而且会造成较大的静电荷,槽  相似文献   

5.
正汽油等轻质油品从炼油厂或油库装车外运时,在铁路槽车装车或汽车槽车装车期间,由于油品自身的饱和蒸气压和油品喷溅、搅动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油气挥发,造成油品损耗和环境污染,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而且常常因油气逸出扩散等原因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对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威胁。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结合汽油火车装车现状,于2014年对原有26套汽油火车装车小鹤管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以先进的自动密闭装车控制  相似文献   

6.
工业卫生与环境保护是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油销售企业所储存和经营的油品,具有易蒸发的特性,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对人身健康、企业安全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任务是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同时也应包括消除危害职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消除各种隐患,使劳动者能安全、健康地进行生产和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主要维生素C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及主要VOCs甲醇的排放节点(包括酯化反应、离心机排气、精馏塔尾气、储罐呼吸)的调研和分析,结合行业协会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利用生产过程物料衡算和中国石油化工系统经验公式,估算了生产单位质量(103 t)维生素C各排放节点甲醇的挥发损失量,并且建立了2007—2011年主要维生素C生产厂家甲醇的年挥发损失清单. 结果表明:生产单位质量维生素C时,酯化反应节点甲醇的挥发损失量为4.25 t/103 t,离心机排气为3.36 t/103 t,精馏塔尾气为0.63 t/103 t,储罐呼吸为0.35 t/103 t;甲醇挥发损失主要集中在酯化反应和离心机排气2个排放节点,二者挥发损失量各占排放节点挥发损失总量的50%和39%;2007—2011年我国10家主要维生素C生产厂家甲醇的年挥发损失总量已达1 000 t以上.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作通讯》2014,(8):32-32
油漆以有机溶剂为稀释剂,消耗能源、污染环境、有毒有害且易燃易爆。专家认为,油漆挥发严重损害人类身体健康,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外,油漆生产和应用已被明令禁止或受限,2004年欧盟已立法禁用油漆,但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在生产和使用。油漆要借助从石油和煤炭中提炼出来的有机溶剂进行稀释处理,不仅需要消耗化石能源,有机溶剂还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其挥发期长达十几年。  相似文献   

9.
流入水体中的石油或油品可以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油膜覆盖在水面上,破坏正常的气体交换,对海洋中进行的生物水化学过程产生不良影响。溶解和乳化的石油烃甚至在很低的浓度下也会危害海洋生物。石油污染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影响人类文化活动。此外,漂浮在水面上的石油或油品又是大气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0.
石油在加工、储运、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广泛存在着油品蒸发损耗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储运损耗。据欧洲CCNCAW石油组织试验数据,在无油气回收的加油站,从卸油、储存到给汽车油箱加油平均损失率为3.45‰,也即是2次灌装环节的损失率,平均每次损失1.73‰,油品的蒸发损耗十分惊人。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企业效益的下降,而且由于油品蒸气大量地排入大气中,一方面污染了大气环境,严重地损害了作业场所工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为作业区留下了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储罐是石油加工企业、石油化工以及油气集输系统中液体原料和中间产品的重要储存容器,储罐可以用来储存汽油、柴油、原油等油品介质。但是在储罐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介质在综合的作用,储油罐的顶部、底板和底圈壁板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致使储油罐的防腐层脱落,还会出现大面积的点蚀,甚至储油罐的罐底板穿孔或是罐顶塌陷,使大量原油流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于今年十月在大连举行了“海面溢油鉴别技术讲习班”。 石油一直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随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防止海洋石油污染,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工作。据报道,每年约有五百至六百万吨油品流入海洋,其中约三分之一是船舶排放造成的。由于船舶的路线、停靠使航道、港口,常常发生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13.
HSE培训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的重要手段。石油库是储存油品的高密度区域,存在大量的高风险危险源,切实做好石油库员工的矩阵式HSE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油品储运设施加快了向大型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步伐.石油库规模的扩大和油品性质的变化,必然导致石油库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由此产生的含油废水、油污泥和无组织排放的烃类油气成为石油库的重大环境危害,对石油库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石油工业生产的特征固体废物——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烃、水、固体颗粒物和其他物质(如重金属)组成的固态/半固态复合物,因毒性和易燃性被归入危险废物管理。我国含油污泥年产量高达500万t,其中含有15%~50%的石油烃。含油污泥的处理要兼顾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其组成、性质和危害,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油品资源化分离法(离心、溶剂萃取、热解)和无害化剩余含油残渣处理法(焚烧、固化、生物处理)等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大体上,含油污泥的处理思路为,首先预处理降低含水率、提高含油率,再经油品分离法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最后无害化处理剩余含油残渣。讨论了各方法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双攀升。2007年我国生产原油18665.7万t,同比增长1.6%。由汽油、柴油、煤油三种油品构成的成品油产量为1.95亿t。同比增长7.2%。  相似文献   

17.
油品储运过程挥发损耗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燕化公司油品储运情况的调查,测算其油品储运过程中的挥发损耗,并提出了有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燕山公司油品储运情况的调查,测算其油品储运过程中的挥发损耗,并提出了有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石油与石油化工企业液体石油产品储运过程中液体石油产品带有静电,带有静电的液体石油产品进入容器内(如油罐)后,液体石油产品的液面会产生较高静电电位,此时进行液体石油产品的采样、测温、检尺等作业时,易发生静电放电,从而造成着火爆炸事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油品采样静电闪爆事故的高峰期,国内一些炼油厂采样、检尺、测温等静电闪爆事故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0.
石油产业是一个高污染产业。油气开采、石油炼化过程中产生的泄露石油、天然气、采出水以及废泥浆等污染物,是造成石油产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石油产业的生产具有开放性、分散性的特点,随着油气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也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消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为解决石油产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发展石油循环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