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渝鄂湘黔接壤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鄂湘黔接壤地区是位居我国腹心的重要待开发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转移问题;突出,1996年农村劳动力剩余量达800~1000万人,且呈增长趋势。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将达2200万人,剩余量约达1200~1400万人,就业压力很大。本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应实行就地转移和输出转移双管齐下,其转移的主要领域包括商品农业、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经营型生态环境建设及劳务输出等。研究结果说明,上述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生存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影响因素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依据吉林省调查数据,本文运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分别从非参数分析、半参数分析和参数分析三个层次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劳动力的流动性比女性劳动力的流动性强:受教育程度对女性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不显著,对男性劳动力的流动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状况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负相关: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负相关;技术等级和耕地面积等其他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重视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市流动.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实际,运用农业技术需求法估算了相关年份第一产业劳动力投入量,在此基础上结合第5次人口普查和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估算了中国农村劳动力二、三产业就业量及剩余劳动力数量,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转移人口规模巨大,但转移速度逐渐放缓,从农地确权的角度探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潜力是否消耗殆尽很有必要。基于农地确权的制度实践,该论文旨在解构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转移的特殊性,将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转移视为包括四类主体(农民、农民工、新市民、市民)的三阶段(农村割舍、城市进入、城市融入)进程,利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效应和滞后效应,进一步讨论其对劳动力家庭化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存在阶段异质性,促进劳动力第二阶段身份转变而阻碍第一阶段产业转移和第三阶段社保转型。然而,农地确权在促进劳动力乡城转移上也有滞后性,确权时间满2年的劳动力家庭参与非农就业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概率分别提高16.9%和1.9%。(2)农地确权在影响劳动力家庭化迁移上具有分位异质性,能够显著提高低分位劳动力家庭的举家迁移比率而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迁移比率。基于此,政策设计重点在于:(1)分阶段、分类型推进农村劳动力乡城转移。一方面增强农地确权的农村推力,在转移第一、第二阶段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托管、退出机制以供给农民、农...  相似文献   

5.
资本投入、耕地保护、技术进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走过的道路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重要课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的动态模型和基于1978-2008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较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较少的土地资源禀赋是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始动力和内在根本原因,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镇,使得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下降,农地荒芜现象严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资本投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影响显著,增加农业资本投入,既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又能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两个效应相互作用或抵消,使得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所蕴含的启示是,中国在选择经济发展路径时,应该考虑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本国富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农村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农户调查年鉴、农户调查问卷,分析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新时期云南红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主体,缓解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激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乡村道路建设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降低贫困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如何评价乡村道路收益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具体来说有消费者剩余方法、生产者剩余方法等,但是由于这些方法都存在共同的缺陷,即不适合衡量交通流量小的地区乡村道路收益,对乡村道路收益的衡量依然存在低估的问题,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批评。本文通过构建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对湖北农村家庭的实际调查数据,发现乡村道路建设可以有效地节约农村家庭交通成本、提高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农业工资水平、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降低农业和非农业生产投入产品的价格等,对农村家庭具有重要的即时和长期的正向利益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变迁过程,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我们应当立足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构建农地财产权新框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培育起以农地承包权流转为主体的市场运行机制,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向城市(镇)集聚的过程。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转移空间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就越大.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就越快。据此。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提的量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假设是成立的。以此为依据.最后提出河南省通过合理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1-2010年全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基于粮食生产区域分异视角,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种粮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将反映农村劳动力资源变迁的变量纳入技术非效率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数量及质量变化对种粮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积极作用,就区域影响程度来看,平衡区主产区主销区,说明在粮食平衡区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意味着在该区域存在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也具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度不大,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存在着质量意义的过剩现象,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非技能偏态技术进步;3在技术效率水平上,全国及三大区域都呈现出浮动上涨趋势,效率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以主销区平均技术效率最高,主产区次之,平衡区最低。  相似文献   

11.
虚拟耕地是指隐含在农产品贸易中,生产这些农产品过程中所必需占用的土地资源,有意识的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实施虚拟耕地战略,对于平衡国内耕地赤字、保障粮食安全,发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首先介绍了虚拟耕地的定义及其量化方法,接着分析计算了我国谷物、油籽、棉花等几类主要农产品单位重量的虚拟耕地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虚拟耕地的交易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近10 a来虚拟耕地净进口量出现持续增长,2006年,通过农产品国际贸易净进口虚拟耕地16602903.1 hm2,约占当年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2.77%。同时,虚拟耕地净进口量在今后若干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湖北耕地人口承载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及40余年耕地变化过程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预测了湖北省耕地的生产力及土地人口承载力,最后提出了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耕地定级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原理,建立了一个定量的耕地定级方法,并以湖北省鄂州市进行了实例说明,从而为该地区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依据,有利于实现耕地资源的信息共享和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建立。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定级因子,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的权系数;矢量化相关图层并提取农贸中心和道路作缓冲区分析后,采用多边形法确定耕地评价单元;通过采用不同的分值函数对因子属性值进行标准化;最后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定级指数并根据聚类分析法将鄂州市耕地划分为5级,利用ArcGIS实现定级结果图的输出。定级结果表明:鄂州市耕地质量中等偏上,以二、三级地为主,共占74.78 %,该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同时利用GIS引入缓冲区分析方法来获取部分评价因子数据,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的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根据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土地资源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城市化不是造成8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数量下降较快的最主要原因;从长期趋势看,土地资源不会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构成根本制约。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耕地资源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显化耕地资源价值,有利于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将耕地看作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按耕地资源价值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收益倍数法为基础,应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原理,对耕地资源进行价值核算。  相似文献   

16.
江汉平原土地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所收集的江汉平原土地资源数据及相关图件(包括1983年版1:5万地形图,1:5万各县市土壤图,利用多时相卫片编制的1:25万专题图),以PC-586微机为主机,以PC 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为支持,建立了江汉平原土地资源数据库,其内容包括行政区划空间数据库(各县市行政区划图1:5万),水系空间数据库(各县市河流,沟渠及水面图,1:5万),土壤空间数据库(各县市1:5万土壤图),土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质量变化的初步研究——以锡山市为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质量变化的监测是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点领域。锡山市位于太湖平原北部,其耕地质量变化过程反映了长江三角洲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耕地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以锡山市为典型区,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多年土壤监测数据和有关耕地系统状态的统计数据,结合研究区耕地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支持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指标体系分析了该区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耕地系统的发展总体上是可控的、有序的、但是耕地系统产出能力的稳定性呈下降趋势,系统高水平投入的维持面临较大的压力。鉴于人口增加和耕地持续减少的态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逆转,耕地占补的质量差异因素,是该区能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产出效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我国粮食主产区11个省1990~2004年地均种植业产值、地均劳动力及各种农业生产物质的投入情况,以耕地产出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计算出各省历年来的耕地产出效率值。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耕地经营仍以人力与物质成本的投入为主。与机械化生产相比,化肥等化学和人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更能与小规模农户经营的体制相适应;我国耕地产出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耕地的实际产出与现有投入水平下的潜在产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省际间耕地产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且其差距有着缩小的趋势;近15年来,我国耕地产出效率虽然逐渐提高,但提高的速率却在下降。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高产需要依靠大量物质投入来维持,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继续增加物质上的投入对耕地产出效率的提高意义不大。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依靠生物技术的进步,即作物品种的改良来提高耕地的产出,是提高我国耕地产出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耕地管制的必要性及当前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我国耕地资源人均数量少、质量低的特点,提出在我国实现耕地管制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当前我国耕地管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江苏省沿海开发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了解江苏沿海城市过去土地利用变化轨迹以及驱动因子是未来江苏省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5期TM30 m×30 m RS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分析东台市1980~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轨迹,并通过典型对应分析(CCA)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台市198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2029.02 km2)、建设用地(155.31 km2)、草地(60.41 km2)和水域(56.56 km2)。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量占总面积的16.98%,其中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量最大。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轨迹为耕地转建设用地,主要位于市区及周边地区,其次为草地转耕地,主要位于海岸带地区。东台市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域分别为市中心和海岸带,二者相距较远,相对独立。CCA分析显示城镇、交通和斑块形状复杂程度等是影响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子,海岸线作为沿海城市主要特征,随着海岸滩涂围垦开发,到海岸距离也是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在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城镇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分布、斑块的形状等因子,通过海岸带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来加强市区与海岸带之间联系,促进社会经济转变,进一步保护海岸生态环境,提高海岸开发综合效益,引导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