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钴-铁氧化物制备复合催化剂,研究烟气中零价汞的催化氧化脱除性能。考察了催化剂制备的焙烧温度、不同活性组分及不同负载量、烟气温度、NH3/NO及SO2浓度对零价汞催化去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Co和Fe作为活性组分的复合催化剂脱汞效率明显高于单一金属催化剂,8%Co-2%Fe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催化剂最佳活性温度为300℃,焙烧温度为400℃时活性最好,烟气中NH3/NO及SO2抑制催化剂的脱汞活性。温度为300℃时可获得86.7%的零价汞脱除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选用熟石灰Ca(OH)2作脱硫剂的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来脱除SO2;选用NH3作还原剂,活性炭作催化剂,在低温(<200℃)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属干法)NOx的技术来脱除NOx.实验表明:脱硫率>92.5%,脱硝率>74.6%,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和干法(SCR法)烟气脱硝技术适宜于中小型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  相似文献   

3.
催化裂化 ( FCC)是炼油厂中排放的最大污染源 ,排放的 NOx占炼厂的一半。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是脱除 FCC装置烟气中 NOx的高效技术。通过由均一材料挤压制成的流通式蜂窝状催化剂除去 NOx,只需在 SCR上游喷入 NH3,无需外加动力 ,无污水产生 ,适用于宽范围的烟气温度。控制 FCC再生器烟气的 NOx排放的选择性催化还原 ( SCR)技术 :在氧化催化剂作用下 ,NH3与NOx反应生成氮气与水蒸汽。常用的催化剂是五氧化二钒 /二氧化钛 ,也可用分散在载体上的铂或钯贵金属催化剂或分子筛催化剂。 NH3可由无水氨、氨水或尿素提供 ,典型的 NH…  相似文献   

4.
Mn-Ce-Fe/TiO2低温催化还原NO的性能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寻洲  童华  黄妍  童志权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9):1733-173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Ce-Fe/TiO2.研究了其组分配比、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和NO进口浓度、空速、O2含量、NH3/NO摩尔比等操作条件对Mn-Ce-Fe/TiO2 NH3低温还原NO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H2O、SO2对Mn-Ce-Fe/Ti O2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Fe:Ce摩尔比为5:2:4、500℃下焙烧的Mn-Ce-Fe/TiO2在无H2O、SO2,NO体积分数为0.1%,空速为5000h~,反应温度为130℃、O2含量为6%、NH3/NO摩尔比为1.1的条件下,NO转化率接近98%,Fe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单独抗水和同时抗硫抗水性能,130℃下,体积分数10%的H2O对该催化剂的活性基本没有影响,转化率保持在96%以上;通硫、水后的400min内,活性仅下降3%.单独通人S02时,该催化剂中毒程度较深.该催化剂有望应用于基本不含SO2的燃气锅炉烟气和不含SO2的硝酸尾气等NO,工业废气的低温脱硝.  相似文献   

5.
臭氧氧化法应用于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脱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模拟烟气为对象研究了O3对NO和Hg0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50℃时O3对NO氧化效率几乎不随温度变化,高于150℃时由于O3分解导致NO氧化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O3对NO氧化效率随n(O3)/n(NO)增大而升高,当n(O3)/n(NO)超过1.0时增加放缓。O3对Hg0氧化效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后降,在150℃时效率最高,可达近90%;随n(O3)/n(Hg0)增大而升高,当n(O3)/n(Hg0)超过30000后氧化效率几乎不再增加。当三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O3对Hg0的氧化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对NO氧化效率与单独被O3氧化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低温条件下Nano-MnOx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变相法制备了无载体Nano-MnOx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50~150 ℃)以NH3为还原剂系统考察了氮氧化物的选择催化还原特性.结果表明,流变相法制备的Nano-MnOx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实验条件下,80℃即可获得98.25%的NO转化率,100~150 ℃内NO几乎完全转化;SO2和H2O会与NO和NH3在催化剂表面产生竞争吸附,导致催化活性下降,但该影响是可逆的.经分析,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晶化度是Nano-MnOx具有良好低温活性的2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应用烟气采样测试系统对5座典型轮窑进行现场采样测试,实时测量得到烟气污染物(PM2.5、SO2、NOx、CO和CO2)瞬时排放浓度,采集细颗粒物(PM2.5)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并对其组分进行离线分析。结果表明,测试轮窑烟气中PM2.5、SO2和NOx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153±77)、(712±382)和(934±610)mg/m3,与《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9620-2013)中限值相比超标严重,结合产能估算得到PM2.5、SO2和NOx排放因子分别为0.05、0.31和0.31 g/kg砖;PM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为SO42-、NH4+和Ca2+,其中SO42-占阴离子的63%,NH4+和Ca2+占阳离子的30%和29%;OC/EC比值为2.0;对VOCs进行组分分析,共检测出29种组分,其中烷烃、芳香烃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2%和35%。  相似文献   

8.
对工业锅炉烟气联合脱硫脱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企业中实际应用,结果表明:SO2平均出口浓度为194.56mg/Nm3,平均去除率为85.30%;NOx平均出口浓度为196.72mg/Nm3,平均去除率为62.61%。SO2和NOx的排放浓度达到《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限值的要求。联合装置相比单一的脱硫技术,节省了Na OH溶解池及加药泵、Ca O(Mg O)溶解池乳液泵和曝气风机三项主要装置,并且循环水池、水泵的选择也较双碱法和氧化镁法规模小。今后应将提高该技术的处理效率作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冯鸣  卢国义  封荣朝 《环境科技》2007,20(Z2):29-29
采用ZJLB一体化脱硫除尘技术处理粉煤锅炉排放的烟气,二氧化硫去除率达97%,烟尘去除率达97%,处理后烟气优于国家规定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低温脱硝机理,分析了贵金属、分子筛、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等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特点和研究现状,总结了焦炉烟气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现状。针对目前低温脱硝存在抗硫、抗水性能差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固体酸低温脱硝催化剂。该催化剂在150~350℃范围内的NOx去除率可达98%,在烟气中含有1 000 ppm的SO2和8%vol.水蒸汽的情况下,该催化剂的脱硝率在测试的20 h内未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研究锰砂滤层去除铁、锰过程中温度、溶解氧两个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为生物法除铁、锰的实际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从经济性和微生物角度考虑,原水DO维持在3mg/L左右即可满足运行要求,采用跌水曝气的方式去除效果优于管道混合器。当铁锰共存时最适宜的处理环境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12.
无动力或微动力除尘工艺,打破传统的除尘原理,对运输转运系统进行高效除尘,成功地运用于昆钢龙山冶金熔剂矿白云石破碎系统、云锡大屯选厂、昆钢烧结厂等,投资少、除尘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比传统的布袋除尘工艺节省投资约20%,大幅度地节约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3.
电絮凝法同步去除氨氮和磷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絮凝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和磷,电极板采用铝板或不锈钢板,研究了电絮凝除磷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考察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氨氮和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相对于铝电极而言,不锈钢电极更适宜于电絮凝去除氨氮和磷;Redlich-Peterson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电絮凝产生的絮凝体对磷的吸附行为,得到的Gibbs自由能变都在-20~0kJ/mol范围内,并且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由于假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时其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故假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宜描述电絮凝产生的絮凝体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强碱性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相对降低,酸性条件下水中磷的去除率较高,随着溶液pH的增高,磷的去除率呈逐渐降低趋势. 去除氨氮和磷的能耗分别为0.15~0.50和0.02~0.04kW·h/g.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厂约翰内斯堡工艺脱氮除磷各处理单元实际运行情况,分析该工艺实际运行效果,探讨该工艺中溶解氧(DO)、污泥龄(SRT)、碳源等因素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改进分段进水A/O生物脱氮工艺强化生物除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伟  彭永臻  殷芳芳  王淑莹 《环境科学》2009,30(10):2968-2974
采用分段进水A/O中试处理系统处理低C/N生活污水.为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对分段进水A/O工艺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进行评价.改进前分段进水A/O工艺平均TN去除率为66.52%,TP去除率为29.74%;改进后的分段进水A/O工艺不仅可以稳定地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在三段进水比为0.45∶0.35∶0.20时,系统平均TP去除率达89.81%,且由于反硝化除磷的强化节省部分碳源,TN去除率达73.61%,比改进前提高7.09%.为验证不同阶段聚磷菌及反硝化聚磷菌在系统内的选择增殖情况,试验对不同运行阶段的活性污泥进行静态厌氧放磷、好氧及缺氧吸磷试验,结果表明,工艺经过改进后,聚磷菌及反硝化聚磷菌均得到较大程度地选择富集.采用改进工艺,污泥最大比好氧吸磷速率[P/(MLSS.t)]由2.34 mg/(g.h)提高到10.67 mg/(g.h),最大比缺氧吸磷速率由0.33 mg/(g.h)提高到2.81 mg/(g.h).  相似文献   

16.
张晓杰  苏宏 《环境工程》2010,28(5):51-53
介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监测了各点总磷实际变化情况,总磷去除率为22%,不能达标排放,加铝盐和铁盐均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最佳的除磷工艺是脱水污泥直接进入曝气池,经5 h曝气,总磷<0.5 mg/L,去除率达92%,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湿式脱硫除尘技术在开发应用中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燃煤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硫、烟尘超标排放已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的控制,可采用选用清洁煤,改变燃烧技术及末尾脱硫除尘技术.比较而言,烟气除尘脱硫技术是一种技术成熟较为经济的应用技术.其中湿式脱硫除尘技术已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但该技术中仍存在不能消除黑烟、二氧化硫脱除不稳定因素多、设备腐蚀问题.本文通过对实际测试结果分析及脱硫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火电厂烟气汞污染已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科研机构当前重点研究内容之一。结合汞的形态特性,从煤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三方面综述了火电厂烟气脱汞技术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评述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脱氮,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方面的现状,结合笔者研究的情况,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氟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比较密切,其含量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危害,因而对地下水中氟污染物的研究,意义重大。为此人工配制了含F-为1.00~3.00mg/L、不同Mn2+、Fe2+浓度的原水,并通过已经培养成熟的生物除锰除铁滤池进行过滤。结果表明,进水pH(5.5~7.5)为中性条件下,滤池对氟具有长期稳定的微弱去除效果。在低pH(2.5—3.5)条件下,出水F-浓度在短时间内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