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正>"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贵阳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始终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不断在践行中寻求新的和超越发展的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重要的是依靠公众积极、主动、有序的参与。通过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繁荣。一、要培育公众参与的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践告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必须创新公众参与形式,积极培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秦皇岛市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战略、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重要举措,努力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统一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本章在翔实介绍生态制度文明的含义、特点、分类、功能、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实际,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生态制度立法的缺陷与完善等问题做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球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紧缺、环保污染严重等形势越来越严峻,让人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势在必行。课程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中"和谐"所指,并不是单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还涵盖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学校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对落实贯彻低碳环保理念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有助于我国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人类要发展,社会需和谐。没有和谐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更不会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措施,从规划到目标,从城市到农村,付之以具体行动。生态省(市、县)建设,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把辖区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动,分步实施,在区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体现,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环境保护、和谐校园建设、文明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需要;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要坚持美化与绿化、生态与循环、可持续与节约原则;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方法为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投入固体废弃物处置设备,建立水处理循环系统,利用太阳能,推行节约措施,使用粪便和垃圾生产沼气等。  相似文献   

7.
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生贤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1):I0001-I000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3,(23):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新目标,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民关注、全民期盼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出发,指出应从生态文明制度、意识、行为三个方面加强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主张"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是科学发展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是引导我国开创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根据生态学原理,在国家环保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基础上,结合包头市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提出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及实施途径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步骤,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剑飞 《环境保护》2012,(20):60-61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15,43(1)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庆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为将重庆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提供坚实的环境质量支撑。自本期始,本刊将围绕"生态文明美丽重庆"主题,就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保障举措、工作实效以及创新成果等内容进行连续刊发,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适应环境保护新常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结合牡丹江市建设生态城市中出现的问题,论述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对于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5,(12)
<正>12月2日,第二届珠海生态文明建设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国内的环保专家围绕"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的主题,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祝光耀、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陈敏、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明,以及其他政府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六十多人出席了本次  相似文献   

15.
蔡永海  黄进 《环境保护》2013,(Z1):58-6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环境正义的核心问题则包括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的人  相似文献   

16.
生态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并对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框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广泛、系统复杂,依法治国需要生态文明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需要将宪法有关生态文明理念法律化,仅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不足以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政策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推进、生态整体性自然规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地方立法实践,合力支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相似文献   

18.
常素玲 《环境工程》2022,(3):310-311
<正>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发展各领域,力求实现整个社会生态空间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积极构建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责任,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理念中,使学生成长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并付诸实际行动的人才。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是我国学科体系中具广泛性和普遍性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共担责任,共享发展成果和优质生态产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新路。文章分析总结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背景、条件,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中存在的经验、做法以及问题,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常素玲 《环境工程》2022,(3):310-311
<正>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发展各领域,力求实现整个社会生态空间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积极构建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责任,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理念中,使学生成长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并付诸实际行动的人才。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是我国学科体系中具广泛性和普遍性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