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策划人语:在百度上键入"美丽中国",可以得到两个显目的搜索结果,一是CCTV和BBC联合摄制的一部同名纪录片,其以精美的影像表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自然人文景观,其次就是"十八大"报告中的热点词汇,它承载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  相似文献   

2.
正近三年来,南通通过出台《南通市环境违法失信行为公众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在《南通日报》开设"曝光台""回音壁""致歉栏"等栏目,推动一批农村领域环保问题曝光和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宣传教育环节是基础,也是关键。在工作实践中,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覆盖面不广、普及率不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迫切需要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交响乐"中,全面唱响宣传教育这个"协奏曲"。  相似文献   

3.
读者评刊     
<正>@王家福:第八期"高端访谈"栏目专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张孝德《迈向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乡村起航》的文章,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这个观点特别好,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起点在乡村,希望也在乡村。@马泽亚:《上海: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一文让读者看到了上海市垃圾分类后的变化。《上海市生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和长远之计是化育人心,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一代新人。面向生态文明的未来,教育者必须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责任。2018年5月28日,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发起的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在天津成立,吸引了国内150余所高校"加盟"。在联盟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及时反映公众的环境意愿,有助于政府掌握完整的环境信息,避免决策的局限性、盲目性和短期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动人画卷。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潮中,各地的做法对于我们更好地创新思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绿色湖南"建设全面启动湖南省2013年将大力实施"绿色湖南"建设重点工程。"绿色湖南"建设重点工程是:农村沼气池建设工程;岩溶地区石漠  相似文献   

7.
许敏娟 《绿色视野》2013,(10):44-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系统地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8.
王行坤 《绿叶》2012,(11):100-107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理论一行动,是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国人民的具体实践中所概括出的行动方向。无论是从劳动力的再生产还是从自然资源的保护来看,现有的发展方式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不可能走美国的老路,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真正地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生产力的升级转型,也需要一个更为公正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只是为了资本的增值;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却是以人为本,从而也就能够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到发展的规划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具有普世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风 《绿叶》2013,(6):82-90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提供的生产一生活方式可以概言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考虑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特质,这一方式必然不可持续。而实现可持续的生产一生活方式,则需纠正颠倒的经济与文化关系,构建以生态哲学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似乎已逐渐成为我国政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但学术界对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若何等重大问题存在很深刻的分歧,甚至仍有很多学者否认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将先用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问题。要大力宣传、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第3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集中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17,(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涵丰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厚积淀和交流融合的结晶。这一理念,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描绘了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社会。要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全社会的行动,坚持不懈,合力攻坚,努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环境安全、保护绿水青山。老师同学们,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2016年9月1  相似文献   

13.
吴平 《绿叶》2018,(Z1)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提出,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把"美丽中国"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历史背景与时代背景的双重召唤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在中央及各地方迅速启动,随着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由上而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幕拉开,各地方改革试点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现在进行时,其困难重重,亦任重道远,是一场需要大力投入的攻坚战,更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持久战。打好生态文明之战,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关键在于建立好制度框架、落实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生态补偿、空间管控、监测预警、绩效考核等一系列转化路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探索,亦是继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之后更为宽广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高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概念明显存在着理论阐释不够深入具体、实践贯彻不够扎实细致两方面的缺陷,并由此影响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认识。基于对当代可持续发展议题前言理论的引述和探讨,可以知道,生态文明建设更接近于欧洲学者比如乌尔里希·布兰德最近主张的″社会一生态转型″概念,强调现代经济政治制度层面上的变革。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生态文明建设才可能引领一种文明方向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文明三字经》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以中国风形式展示了包括"溯源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思想;优化国土开发,建设绿色中国;促进资源节约,建设低碳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优美中国;健全生态制度,建设幸福中国;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示范创建"六大主题内容。全文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在历史纵向上,挖掘了华夏生态哲学文化,在现实横向上,介绍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闭幕,会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近来引发身边人的热议。"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这些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词语,也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对于造成生态危机和全球变暖,产业化农业难逃干系。而非产业化的小农耕作不仅是一种好的务农方式,其本身也是重农的、生态的表现,是生物多样性原则、社会公正、民主在小规模土地种植上的表现。中国需要把粮食安全的重心集中于自己所拥有的、古老的农耕文化和耕作方法资源上,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支持生态农业、小户农民和有机农耕在中国的生存和繁荣,呵护乡村文明,因为它们是生态文明之根。  相似文献   

19.
正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办学定位一直紧紧围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主题,致力于培养林业人才、开展林业科技研究与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在首届中国·武汉绿色产品交易会暨中国·湖北生态文化论坛上,学院获"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授牌。学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构筑校园文化高地》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国有  相似文献   

20.
正以乡土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生态文明的多样性内涵才能存在。乡村振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复兴转型的关键。2020年5月18日晚,一场题为"后浪对话前浪:后疫情时代与全球区域化"的在线论坛在某直播平台开讲,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作为主讲嘉宾,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危机及应对之策,从探讨个体如何避险,到思考人类文明的转型,与网友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