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牛溪水污染治理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河流治污措施对河道水质改善的效果,用MIKE11模型对伏牛溪河道主要污染物氨氮和CODMn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河道沿程点源全部截污后,可降低43%的氨氮和65%的CODMn,水质基本达到Ⅴ类水标准;补充20 000 m3/d污水厂尾水(仅深度处理其中6 000 m3/d),河道氨氮浓度将升高12%、CODMn浓度可降低17%,水质不能满足Ⅴ类水标准;补充20 000 m3/d全部深度处理的污水厂尾水,可以降低39%的氨氮和42%的CODMn,水质基本可达到Ⅴ类水标准;采取组合措施后,氨氮可降低12%~37%,CODMn可降低7%~30%。组合措施优于单一措施。  相似文献   

2.
俞波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4):213-214,219
着重分析了河流水文状况的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分析和研究了水污染的变化规律,以氧亏值作为水质的约束指标,以河流量的P-Ⅲ型概率分布为基础,建立了水质控制模型,并以保证率来控制水污染,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这一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3.
提出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明确水质控制目标必须同时明确水质目标控制点的位置及该点对应的水质类别,并以二维河流为对象,总结、分析、比较了原有的控制断面确定方法,进一步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天然游泳场等5种情况为例,具体阐明了在上述情况下如何确定水质目标控制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次级河流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次级河流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为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证受损的环境资源得到恢复和补偿,不仅要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而且应当积极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全面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根据次级河流本身的特点,结合各省市在环境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建立了一套应对突发性次级河流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程序;阐述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必要性、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同时从受损环境资源的确认、污染源和污染物的识别以及暴露途径的建立3个方面构建了开展次级河流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因果关系链条,对实际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粤西某市小容量河流水污染综合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粤西某石化城河段几种主要污染物进行了容量计算,发现即使工业污染源全部达标,其水质状况与目标的差距仍较大,据此提出小容量河流的观点。为保护水环境,结合流域实际情况,本文提出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工业污染源达标控制手段,而采用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来改善水环境的观点,并以中长期水环境规划年内目标值为依据,分析了本方法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由此对其他具相似条件小容量河流的城市水环境管理起到借鉴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流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治理河水污染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了石墨-铁板电极电解法对城市内河中重污染水体中磷去除的可行性;分析了静置时间、电解时长、初始磷浓度、电压、pH及极板间距对电解法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电解法处理重污染水体的最佳运行参数,比较了电解法处理实际河水和模拟河水的TP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重污染河流水体中的磷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去除,在静置时间为3 h,电压为10 V,极板间距为1.5cm,pH保持在中性或弱酸性,电解时长在10~15 min时,TP去除率达到90%以上。同时,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电解法处理实际河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对粤西某石化城河段几种主要污染物进行了容量计算 ,发现即使工业污染源全部达标 ,其水质状况与目标的差距仍较大 ,据此提出小容量河流的观点。为保护水环境 ,结合流域实际情况 ,本文提出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工业污染源达标控制手段 ,而采用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来改善水环境的观点 ,并以中长期水环境规划年内目标值为依据 ,分析了本方法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由此对其他具相似条件小容量河流的城市水环境管理起到借鉴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清水溪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通过分析清水溪流域18个采样点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d、Cr、Cu、Pb和Zn的含量,定量确定了清水溪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清水溪流域污染非常严重,上中游河段受到重金属的高强度污染,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Zn,污染因子的高低顺序为:Zn>Cu>Cr>Cd>Pb;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255.58,清水溪处于高值潜在生态风险,且上中游河段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很高,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Cd,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的大小顺序为:Cd>Cu>Cr>Zn>Pb。  相似文献   

9.
南四湖入湖河口水质综合分析与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随着通水时间的临近,南四湖入湖河流的水质状况更加受到关注.通过对4次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35个入湖河口的监测数据的统计比较和污染负荷量分析,在分析计算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和等标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河流的污染状况比较和水质改善效果评估.研究表明,2010-2011年南四湖入湖河口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1.56)比2006-2007年(2.73)下降了42.9%,重污染河流由12条减少为3条;南四湖入湖污染负荷总量削减率总体达到了66.0%,入湖污染负荷量分布75%以上集中在主要排污河流,南四湖流域的污染物以TN为主;南四湖的重污染河流为房庄河、老运河和洸府河,10条主要排污河流为老运河、洸府河、东鱼河、房庄河、泗河、洙赵新河、白马河、薛城小沙河、新薛河、新万福河,这些河流是南四湖流域治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山地城市暴雨径流污染特性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城重庆的暴雨径流污染特性,充实国内仍然薄弱的基础资料,对4种用地类型的4场暴雨进行了监测,测试指标包括TSS、COD、TP、TN和NH3-N。结果表明,对于坡度2.5%的交通干道和坡度30%的校园人行道,从污染物浓度降幅的角度考虑初期径流的控制量应分别为2~3 mm和1.8 mm。随降雨时间的延长,路面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坡度越大,降低速率越快。对于平均浓度,校园屋顶和草坪的各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总氮和氨氮除外)。交通干道和校园人行道的总磷平均浓度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但2种下垫面的COD、TN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的2~8倍、1.9~3.1倍和1.9~4.3倍。对于交通干道,场次降雨径流的总氮、总磷和氨氮平均浓度与初期浓度的比值和污染物浓度20 min降幅接近(分别为0.5~0.53和50%~55%)接近,而COD和TSS平均浓度与初期浓度的比值和污染物浓度20 min降幅相近(分别为0.35~0.37和78%~84%)。对于校园人行道,污染物浓度20 min降幅均达到90%以上(90%~96%),场次降雨径流的总氮、总磷、氨氮、COD和TSS的平均浓度与初期浓度的比值接近(0.3~0.4)。研究结果为山地城市暴雨径流的污染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苏海岸湿地水质污染特征与海陆一体化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江苏海岸湿地人海河流河口淡水监测断面有30%的水质处于劣Ⅴ类,满足Ⅲ类水质的仅占10%;近岸海域海水监测断面有50%的水质处于Ⅳ标准。人类扰动的频率与强度的日益加大是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河流携带大量污染物是水质污染的主要途径。江苏海岸湿地水质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流域海陆水环境系统的一体化调控,侧重点是调控技术路线和水质污染控制层次的设计。环境管理控制区划的方案是:横向上由陆向海划分为上游流域、近岸陆域、海岸湿地和离岸海域4个环境控制带;纵向上自北向南以水系汇流特征、行政区划特征、海域特点划分为Ⅳ类环境功能区及若干亚区。  相似文献   

12.
环境水质学实验室由汤鸿霄院士于1989年创建,是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验室目标是面向国家解决水环境污染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的重大需求和国际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深入探索天然水体和水处理过程中水质转化的基本规律,发展水处理高新技术,建立并完善环境水质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主城区大气重污染形势的激光雷达探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月12日-26日,利用大气超级站ALS300型激光雷达对重庆主城区大气进行了连续探测,分析了重污染形势期间的大气扩散条件及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等探测结果。分析表明,大气层结持续稳定,扩散条件差使得大气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大气能见度持续恶化;大气重污染期间PBL高度较低,平均为320~350m;大气颗粒物污染带处于100~400m高度范围;全国范围内异常的大气环流形势和重庆主城区独特的地形、气候特征是造成持续大气重污染形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太湖流域农村黑臭河流沉积物中碳、氮、磷营养盐的垂向分布与污染特征,以无锡市周铁镇掌下浜(北段)为例,沿河流上游至下游共采集13个沉积物柱状样,分析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硝氮(NO3--N)、有机氮(Org-N)、有机碳(TOC)的垂向分布特征,并对沉积物中碳(C)、氮(N)、磷(P)的组分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TP、Org-N含量在各点位间变化幅度不同,但均表现出随深度增加减小的趋势,即出现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TN、TP、Org-N含量在沉积物中的最大降幅分别为55.82%、69.59%和68.12%;相反,沉积物中NH4+-N含量在垂直距离上呈现随深度加大升高的趋势,上升幅度在25.39%~72.77%;在垂直方向上,NO3--N含量在1号、4号~8号采样点处含量随深度加大而升高,增幅最大为107.51%,在2号、3号和9号~13号采样点处含量随深度增加降低,降幅最大为65.17%;TOC含量呈现随深度增加递减的趋势,含量在13.12~37.52 g·kg-1变化;沉积物中C/N在8.31~19.90之间,均值为13.21,有机物以外源有机质为主;C/P比在12.24~51.84之间,均值为26.71;N/P在1.04~2.86之间,均值为2.02;沉积物中TOC、TN、TP含量两两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n=13),表明C、N和P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采用河道输水方案的山西万家寨引黄北干线桑干河道水质进行模拟与控制研究,依据各水体特性建立河流水质数值模型和水库数值模型,运用系统分解方法将整个研究河道分解为若干个河段,并采用情景分析方法生成3个水质模拟情景,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山阴取水口和怀仁取水口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标准条件下,册田水库的入水水质不达标。应用反演思想生成2个水质控制情景和3个子情景,在水库出水口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分析确定沿河各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控制量,给出了保证册田水库水质安全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揭示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对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减排措施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大气污染和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北京2015年11-12月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时期污染物浓度、气候特征及气象因子对空气质量影响。结果表明,PM2.5在大气颗粒物中占有较大比重,为首要空气污染物;在重污染峰值时段,城郊PM2.5与PM10比值(R)相差不大,可达0.9以上,空气呈均匀混合的高PM2.5浓度特征,而空气质量较好时城区R值明显高于郊区;研究时段气候特征与历史同期相比有明显差异,其中平均风速偏小19%,平均气温偏高0.23 ℃,气温日较差减小,而多次小型降水增加了空气湿度,导致相对湿度值偏高40%,垂直方向上的逆温层或等温层则加剧了空气重污染的形成和发展,重污染过程中的红色预警措施明显降低了颗粒物浓度;风速与污染物浓度呈指数相关,城郊风速分别低于2.0和2.5 m·s-1时,空气质量较差、污染物浓度随风速升高快速下降,而当城郊风速大于2.0和2.5 m·s-1时变化特征则相反;相对湿度与污染物浓度呈幂相关,相对湿度在65%左右为空气质量特征发生变化的转折点;由于气温日较差存在季节变化,其与空气质量相关关系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17.
可交易排污许可证在传统的排污许可证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不但对企业选择污染控制手段赋予更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大大节约水污染控制费用、剌激企业开发并建设更加经济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国外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可交易排污许可证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在我国的应用已有一定基础。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引进可交易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本文回顾了“可交易水污染许可证制度”的理论分析和国外实践,进而探讨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面源污染末端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必须将其控制在农业生产源头.分析了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功能和农业区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农业投入品源头控制、耕作方式革新、循环农业技术推广、绿色补贴政策引导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等途径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城区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能减排是目前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工业废水达标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清洁生产技术与管理体系的大力推行,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在水环境污染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城八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0.0%.雨水径流COD排放量占废水COD排放总量的33.39%,足见城市径流污染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亟需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应从加强雨水径流污染的监管力度下手,建立以市场激励为主、政府管制为辅的雨水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20.
液体推进剂突发性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污染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防和航天领域使用的液体推进剂主要是肼类燃料和硝基氧化剂,它们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燃、易爆、易挥发性及毒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泄漏,如果处置或控制不当,将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作者深入分析了液体推进剂发生泄漏事故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了液体推进剂泄漏等级判定的依据以及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论述了各种不同的泄漏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详细说明了污染现场、装备和人员的洗消方法,对液体推进剂突发性泄漏的应急处置与污染控制以及防止着火、爆炸、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