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民法典》确立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原则,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回应了绿色发展新时代人民对环境民生的高度关切和期盼.绿色原则与《民法典》其他原则相协调,统领《民法典》各分编而使其成为民法"真正"的基本原则.绿色原则将引领民法之发展方向,其先进性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民法典》合同编对于涉环境保护的合同纠纷问题的解决更多依靠合同效力审查,"绿色原则"在合同编中的贯彻和应用依然不足,当前"绿色原则"在《民法典》合同编中还存在公法与私法之争、法条与实践脱钩等诸多问题.应将对"绿色原则"的考量融入合同编的诸多条款中.具体来说,应延续传统的环境利益归属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相关规定,在《民法典》...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利用权从产生的途径上看应属于特许物权,从内容和功能上看应属于准用益物权,两种物权属性并不相互排斥。自然资源利用权的双重物权属性符合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4.
惩罚性赔偿原则主要指向对侵权行为人行为的惩戒性和特殊预防性,它是传统"同质赔偿"原则的补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环境侵权责任一章中对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不仅体现了绿色原则,还是对私益权人利益的重要保障.此外,在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时应当参照侵权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危害后果以及因果关系具体适用,以遵循...  相似文献   

5.
民法典合同编"绿色规则"的实现,不仅需要明确合同主体的环境保护义务,还应当扩展合同的效力规则、履行规则和解释规则.目前,合同编确立了合同履行的"绿色规则",增加了合同主体的绿色附随义务、旧物回收义务和绿色包装义务等规定,但"绿色规则"条款的责任规则与合同效力规则的缺失,绿色有名合同未明确,以及如何与环境法等法律制度有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省际传统经济效率与绿色经济效率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了我国各省市区传统经济效率与绿色经效率,分析了差异与演化趋势。通过建立空间邻接矩阵,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经济效率在空间上的自相关特性。研究发现:12000—2013年我国传统的经济效率平均值为0.619,显著高于平均值为0.494的绿色经济效率。2我国各地区传统经济和绿色经济效率在空间分布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3各地区两种经济效率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传统经济效率高高值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绿色经济效率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沿海地区,两者低低值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和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旅游已蓬勃发展起来,但"重开发,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的不良现象仍十分严重,由于管理不当致使生态旅游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对生态旅游进行绿色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生态旅游和绿色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分析了区域生态旅游绿色管理的特征,从区域生态旅游系统出发,利用绿色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别对生态旅游主体、客体、中介体和载体的管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与碳排放权系包含关系,对碳排放权属性的定位主要集中在许可证论、用益物权论以及环境权论三个方面。通过对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公平问题的必要性分析,探析初始分配效率、分配模式的内在缺陷和行政权介入对初始分配公平的影响。从加强制度衔接、确定总量目标、主体资格审查和提高监测技术等方面予以完善,以实现初始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9.
排污权与碳排放权系包含关系,对碳排放权属性的定位主要集中在许可证论、用益物权论以及环境权论三个方面。通过对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公平问题的必要性分析,探析初始分配效率、分配模式的内在缺陷和行政权介入对初始分配公平的影响。从加强制度衔接、确定总量目标、主体资格审查和提高监测技术等方面予以完善,以实现初始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10.
在"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旅游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点,对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系统耦合理论,从协同角度研究了旅游产业与社会发展系统,并以我国31个省份为对象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国旅游产业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旅游产业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值较低,多数省份耦合协调值虽然稳步上升,但仍处于不良耦合状态;各地区之间耦合协调程度差异明显,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态势,发展方式呈现出以中部为中心,辐射中西部高速演变;在演化过程中,耦合协调系统类型呈现出"金字塔"向"橄榄核"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对国家环境资源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自然资源不仅需要公法保护,而且需要以私法形式进行规制.以私法形式规范环境资源的保护,实现公法与私法的结合,可使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获得多重保障手段.物权法即是重要的私法保护手段之一.物权法可从所有权、用益物权等方面对国家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景区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是落实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的关键。对景区经营权流转的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基于土地中心主义立场将国有景区经营权的法律属性定位于旅游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将集体景区经营权的法律属性定位于集体所有土地上的租赁权(合同债权);循着"二元主义"财产权体系论证得出两者均需在《物权法》的规制下,依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流转,前者流转模式包括出租、抵押、(物权)转让、出资模式,后者流转模式包括转租、(债权)转让、质押模式,且景区经营权流转符合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导向,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市徐汇区益思幼儿园立足于生态环境教育的探索实践之路,坚持"萌发幼儿绿色环保意识,探究幼儿全面发展之路"的办园特色,促进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市徐汇区益思幼儿园创立于2010年,是一所以生态环境教育为特色的公办一级园。多年来,幼儿园立足于生态环境教育的探索实践之路,坚持"萌发幼儿绿色环保意识,探究幼儿全面发展之路"的办园特色,促进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特色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高盟 《环境教育》2007,(9):64-65
创建"绿色社区"的意义在于:在"文明社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保护"软"、"硬"件建设,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建立社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新机制,在增强公众环境保护责任感的同时,维护了居民的合法环境权益;通过社区内环境意识和法制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绿色文明,引导居民正确的消费及生活观念,创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居民既是良好环境的受益者也是环保卫士的社会文明风尚。以下社区的创建工作在此次福建全民环境教育会议中做了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回顾和梳理了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现行标准和修订后的新标准;展示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技术。针对绿色建筑融资难的问题,提出将"绿色租赁"作为节能减排与金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必将在助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绿色壁垒"是<WTO贸易与技术壁垒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被逐步削减,绿色壁垒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关卡,因此研究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的"绿色壁垒",对于我国入世后的国际贸易、企业生产和民众绿色消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及绿色债券标准体系,在全球发挥引领作用。以绿色债券为代表,截至2018年11月底,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累计发行金额6015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人民币也成为广义绿色债券中最主要的计价货币之一,这说明我国已成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主力国。但同时我国绿色债券直接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充分信息披露压力,不能再走简单的规模增长之路,市场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仍面临诸多难点,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双引擎"推动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升对国际发行人和投资人的吸引力,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渔业环境权是渔业权人在得到许可的渔业水域从事养殖、捕捞等生产活动时所拥有的保护渔业水域环境的权利。根据物权理论,渔业环境权是一种基于国家对渔业水域的所有权上派生的用益物权,是《物权法》中养殖权和捕捞权的构成要件,它同养殖或捕捞水生动(植)物的所有权、对得到许可的水域(水体)的占有或使用权一起,构成完整的养殖权或捕捞权。这就是现行法律制度没有规定独立的渔业环境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的GDP指标忽略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因素,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明显,发展绿色GD P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核算指标。建立和完善我国由绿色GDP推动的循环经济体系,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的循环发展。绿色G D P的核算体系的建立需要处理很多衍生问题,为此,如何解决现有的核算理论和技术难题,加快绿色GDP尽早代替传统G D P的进程,是目前我们的  相似文献   

20.
刘贤春 《环境教育》2012,(11):58-59
我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发祥地安徽肥西县,自"十一五"起,就洞察粗放发展之弊,迎立绿色潮头而动,毫不动摇走"生态立县,特色富民"之路,用"四大支点"撬动"绿色崛起"。作为我国经济大厦最重要单元的县域经济,改变粗放发展方式,对改善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资源环境消耗的影响十分重要、刻不容缓。当前,在一些地方,绿色发展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仅仅是说说的时髦语,担心绿色转型会减缓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依恋着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