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评刊     
正@王海成:阅读了《环境教育》杂志第4期刊发的《周建刚:从污染受害者到环保志愿者》一文,十分敬佩周建刚大胆举报地下"埋毒"的义举。中国的环境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具体到这个案件,更是如此。如果不是他放弃巨额诱惑,毅然举报,不知这块"毒地"会藏多久。  相似文献   

2.
微博     
<正>微博@环保部发布:#专家解读#【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有效抓手】城市建成区中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燃料,具有量大面广、燃烧后近地面排放、对城市空气污染直接且严重的特点。《高污染燃料目录》的印发,对推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划定与管理,进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污染燃料目录》印发后,还将出台配套高污  相似文献   

3.
<正>柴发合近两年几乎无休。同事们说他太忙太拼,他却指了指办公室窗外的蓝天,颇有满足感地笑道:"这是开心的忙。"窗外,北京的AQI为26,空气质量"优"。"有蓝天,心情就很好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柴发合笑着说。  相似文献   

4.
部委动态     
<正>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10月27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建立"三挂钩"机制,"三管齐下"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三线一单",即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三挂钩"机制,即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三管齐下",即严格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深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相关科普宣传。根据通知,各省级环保部门要落实"三个一批"的要求,加大"未批先建"  相似文献   

5.
微博     
<正>@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通报11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办理情况】2019年11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35182件,环比下降15.9%,同比下降32.0%。全国接到的举报中,"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举报共14277件,约占40.6%,微信举报16475件,约占46.8%,网上举报4190件,约占11.9%。(12月12日)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十三五"期间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需要"硬制度""硬项目"和"硬投入"。文章结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其中的重大改革制度政策创新和重大工程项目安排以及资金投入渠道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解读,提出为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必须积极推动重大改革政策的实施,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的落地,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优化环保资金渠道。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2016年12月5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规划》明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规划》主要内容分为七个方面,分别是强化源头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实施全程管控,  相似文献   

8.
<正>外界常常认为,我国对PM2.5的关注和研究,是从2011年美国驻华使馆公布自测的北京PM2.5数据后开始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柴发合说,国内一批科研人员2000年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本世纪初,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增长迅猛,高耗能企业数量增加。2007年,柴发合牵头在环科院建起了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提供了研究北京地区大气复合污染及其演变特征的科学实验平台,在北京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和相关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会议提出了我国未来五年和十五年环境保护的目标。即: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  相似文献   

10.
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启程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近10年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治理模式。但在环境容量"硬约束"、公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硬需求"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环境管理应逐步从总量控制转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改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三大战役"的先后打响,法律保障、行动计划、政府问责、质量监测等逐步就绪,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手段不断夯实。2016年,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将全面启动,建议从强化公众环境健康、实行区域流域总量控制、改革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强化市场机制、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管理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5日,环保部发布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逐步由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转变,由主要防治一次污染向既防治一次污染又注重二次污染防治转变。《规划》范围包括京津冀、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环保"垂改"《指导意见》下发后,12个省份正在推进,其他省份也将陆续展开,必将为"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提供体制保障。《指导意见》规定:"乡镇(街道)要落实环境保护职责,明确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机构和人员,确保责有人负、事有人干。""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这是对乡镇环保机构及职责的总体要求,并将机构具体设置等进一步意见留给了地方"垂  相似文献   

13.
读者评刊     
<正>@陈洪林:上一期《高考试题中的环境教育》栏目,抓住了环境教育为什么要进校园的要害。《让高考"指挥棒"发挥出对环境教育的"杠杆作用"》《发挥高考环保元素教育的导向作用》《高考试题的绿色元素是时代风向标》等13篇文章,对高考环保试题全面梳理,值得点赞。@黄爱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丹麦能源供  相似文献   

14.
<正>外界常常认为,我国对PM2.5的关注和研究,是从2011年美国驻华使馆公布自测的北京PM2.5数据后开始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柴发合说,国内一批科研人员2000年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本世纪初,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增  相似文献   

15.
读者评刊     
正@李晓霞:最近几年,我们学校连续订阅《环境教育》杂志。每期杂志拿到手中,我首先打开"高端访谈"栏目,在阅读中感知"大咖"们的生态智慧;然后阅读"关注栏目",在每一个人物故事中,感受到碧水蓝天的来之不易;然后阅读各地中小学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经验,便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环境时事     
正环境保护部发布2016年环境日主题环境保护部5月11日向媒体通报,2016年6月5日环境日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环境保护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环境监测站点尤其是大气监测站点、"12369"举报平台、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以及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在  相似文献   

17.
以环境保护大数据促进供给侧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我国宏观经济正在发生调控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就是从侧重于依靠需求管理,转而开始重视供给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改善生态环境环境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满足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则是改善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的最终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管理正是要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产品功能,给广大公众更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体验感和获得感,满足公众多样化的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为进一步强化各地对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工作,建立健全机动车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日前,安徽省环保厅下发通知,就进一步加强全省机动车环境监管工作的有关事项再"加码"。通知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做  相似文献   

19.
微博     
<正>@重庆环保:【日夜战斗在环保第一线的人们,此片是献给你们的!】电影《环保局长》将于年底前正式上线。此片作为我国第一部以环保人为背景的影片,从记者视角讲述了以环保局长梁天明为代表的环保人在面对各方压力时,虽有种种委屈,但坚决维护百姓权益,与污染行为和利益集团作斗争的故事。(12月8日)  相似文献   

20.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部分环境质量指标好转环境保护部6月3日公布《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十一五"环保规划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但二氧化硫含量自2007年以来首次不降反升,总体面临的环境形势仍很严峻。地表水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