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辉  范迪  王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4):85-89,110
研究采用NaClO产生的HClO代替Fenton试剂中的氧化剂H2O2,并与Fe^2+协同处理焦化厂二级生化出水。结果表明:NaClO投加量,溶液的初始pH值,Fe^2+投加量,反应温度和投加方式是影响Fe^2+/NaClO处理焦化废水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Fe^2+/NaClO协同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优于Fenton试剂。NaClO投加量为2 mL/L,pH=3,Fe^2+投加量为40 mg/L,反应时间为10 min,反应温度为25℃~45℃的最佳实验条件下,Fe^2+/NaClO对CODcr的去除率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2.2%和81.7%,剩余CODcr能降到136 mg/L,色度减小为64倍,达到了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四钛酸钾晶须作为处理材料去除废水中的铀,考察了四钛酸钾晶须投加量、溶液pH值、铀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8.0、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四钛酸钾晶须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含铀废水中铀去除率达97.4%。在此基础上开展零价铁和四钛酸钾晶须联合处理含铀废水研究,二者在实验所设的8种投加量情况下均可将初始铀浓度为100 mg/L的废水降至GB 23727—2009《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规定值0.05 mg/L以下。在增加投加量的基础上,二者联合处理,可使铀浓度约为50 mg/L的实际铀矿山废水中铀含量降至0.1 mg/L左右,去除率达99.8%。  相似文献   

3.
对比了Fenton试剂、高锰酸钾及次氯酸钠三种氧化方法对含三乙胺废水的处理效果,并重点优化了次氯酸钠氧化方法处理三乙胺废水的实验参数。通过考察实验温度、反应时间、p H值、次氯酸钠浓度及投加方式对废水中三乙胺和T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化方法对三乙胺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氧化方法,提高p H值、次氯酸钠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均有利于三乙胺和TOC去除,在次氯酸钠与三乙胺质量浓度比为6∶1时,反应5 min后,三乙胺和T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3%和12.1%,反应2h后TOC去除率达到65.6%。次氯酸钠氧化方法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高选择性去除废水中三乙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氨氮浓度为7000mg/L以上的甘氨酸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吹脱法去除氨氮,对比了pH=10.0时,加脱氮剂和不加脱氮剂条件下的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加脱氮剂的在吹脱时间为5.5h时剩余氨氮浓度为11.4mg/L,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排放要求(小于15mg/L),不加脱氮剂的剩余氨氮浓度为112.3mg/L,无法达标;降低废水pH至9.5,投加脱氮剂进行吹脱,通过延长吹脱时间2.0~2.5h,也可使废水氨氮含量达标。  相似文献   

5.
次氯酸钠氧化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出水COD和色度不达标的问题,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深度处理无锡某造纸厂的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废水初始pH、NaClO加入量.反应时间及温度对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6 mL/L、pH为9、反应时间为40 min,温度为35℃时,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色度的去除率为87.7...  相似文献   

6.
次氯酸钠氧化法脱除二级生化出水中氨氮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间歇和连续运行的方法对CODcr和NH3-N浓度分别约为200 ms/L和30 ms/L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次氯酸钠氧化脱氮中试研究,考察了pH值、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和中试工艺连续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化脱氮的最适工艺条件是pH=7.5-8.5、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10%)投加量为0.5%(v/v)、反应时间30 min.处理量为9.6 m3/d的中试装置在上述优化条件下连续运行15 d,处理水氨氮全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活化光催化剂过硫酸盐对废水中的甲基橙进行脱色处理,研究反应pH、温度、过硫酸盐投加量、初始甲基橙浓度及投加锐钛矿TiO_2、共存阴离子(HCO_3~-、Cl~-)对甲基橙脱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橙氧化去除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最佳pH为9.0。在pH=9.0、过硫酸盐投加量0.5 mmol/L、甲基橙初始浓度100 mg/L、反应温度25℃时,经90 min光催化反应,甲基橙脱色效率可达87.6%,反应速率常数k为0.096 min~(-1)。甲基橙的去除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投加适量的TiO_2(200 mg/L)将抑制甲基橙氧化分解。废水中共存HCO_3~-离子时,甲基橙的去除速率下降,而Cl~-(0~200 mg/L)对甲基橙的去除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高温、酸、碱、盐及其联合处理等对天然斜发沸石进行改性实验,研究了沸石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pH值、氨氮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最佳改性沸石吸附氨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溶液和高温联合处理改性得到的改性沸石吸附氨氮效果更好;模拟氨氮废水浓度为15mg/L条件时,最佳沸石投加量为1.5g,最佳反应时间为40min,最佳温度为30℃,最佳pH值为8.0,氨氮去除率可达91.4%以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浸渍法,将Fe3+负载在经酸碱改性后的粉状活性炭上,当浸渍液浓度为2.5%,固化温度为270℃时,制成的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用自制的非均相类benton试剂降解焦化废水,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催化剂用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H:0:投加量。结果表明,在100ml水样中。室温条件下,初始pH值为4.0,催化剂使用量为1.5g,H20:投加量为5ml(分两次投加),反应时间为90min时,COD去除率可达99%。采用混凝+化学沉淀+非均相类Fenton试剂法处理焦化废水,各主要出水水质指标为:色度lO倍;COD浓度38.5mg/L;氨氮浓度8.4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黄仕源  周珉  王晓青  许妍  瞿贤 《环境工程》2013,(Z1):25-27,53
实验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低浓度含氰废水,考察了过氧化氢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pH值对于总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研究参数均存在最佳值。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总氰化物初始浓度为3.7 mg/L,过氧化氢浓度为0.96g/L,反应pH值为9,反应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总氰化物去除率达91.2%。实验室小试对比实验表明,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均能有效处理低浓度含氰废水,但过氧化氢氧化法的药剂成本费比次氯酸钠氧化法的药剂成本费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