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介绍了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制度概况,分析了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了浙江省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总体思路,指出碳排放权的配额发放、有偿取得、监测核证、交易监管机制可借鉴排污权交易体系进行构建,碳排放交易可依托排污权交易综合管理平台进行.  相似文献   

2.
中小城市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当前各国普遍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针对当前中小城市发展现状 ,并根据排污权交易的两种基本模式实施的条件 ,探讨了中小城市实行 ERCs模式的排污权交易的可行性 ,给出了中小城市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实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对于解决过高的环境治理成本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总结了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梳理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交易模式、组织过程和主要方法,以期推动中国排污权交易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进而推动符合国情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体系的构建.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各试点地区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了环境管理的精细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最后还指出,中国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中仍存在政策制度建设支撑不足、交易市场活跃度不高、后期监管不力等问题,今后应依法依规,始终坚持由易到难、积极稳妥、重点突破的原则,由点到面、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总结和分析污染源排污核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排污权交易的污染源排污核算方法体系,力求准确掌握污染源排污情况和监控排污权使用情况,为科学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维护公平和公正的排污权交易秩序、有效推进各项环境经济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需全面完善的背景下,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环节的建设显得尤为薄弱,结合国内目前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水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前提的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计算方法,量化排污权交易可行性,预测由交易导致的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浙江省排污权交易模式构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浙江省被确定为中国第3个排污权交易试点省,其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也随之进入实质性阶段。从浙江省已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嘉兴市和绍兴市出发,分析了其排污权交易模式的特点,探讨了2种模式对浙江省排污权交易模式构建的启示,并提出了浙江省排污权交易模式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排污权交易的法制建设探讨——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浙江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排污权交易法制建设对中国的启示,对国家、地方2个层面进行了排污权交易法制建设的构想。最后,对浙江省排污权交易的法制建设进行了具体设计,并对排污权交易的法制建设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排污权跨区域交易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从降低减排成本,停产、限产补偿和环境资源市场流动方面来看,有必要建立京津冀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机制。京津冀目前具备建立跨区域排污权交易机制的自然地理条件、内在经济动力、供需关系以及制度基础;但是,具体实施时需要克服区域初始排污权总额分配的公平性和后续跟踪监管的有效性两大难点。提出3方面的实施建议:排污权分配应理顺与总量减排任务目标的关系;建立第三方核查机制;采用清洁发展机制(CDM)的项目交易模式和租赁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积极探索减排新路径——初始排污权交易机制,举办了全国首次排污权指标拍卖会,创新实行排污权证拍卖、抵押、回购等制度,经过4年的实践努力,南湖区排污权交易体系已初具框架。截至2012年2月,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和排污权交易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引入到排污权交易模型的构建中,用以约束和规范排污权交易。以水功能区为单元,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管理绩效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最优和水质最优为目标函数,以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水功能区达标率、排污者生产连续性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了排污权交易模型,并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将此模型应用于沙颍河干流周口闸—颍上闸河段,并与单一目标函数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该模型是合理的,能协调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在中国部分省份开展了试点工作,许多大型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也进行了排污许可证的申领。针对新西兰奶牛养殖业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梳理其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的措施体系,以陶泊湖周边施行的氮排放配额与交易为主要对象,阐述了新西兰在养殖业排放配额与交易制度方面的工作实践,其配额基准核定方法、"资源许可证"申领制度、配额交易体系、相关支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优势和先进性,对中国的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梳理了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价格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污染治理回报机制为目标,基于市场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决策博弈构建了博弈定价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浙江省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平均成本为8 744元/(t·a),模型计算所得排污权最优定价为33 500元/(t·a)。在最优定价情形下,排污权交易政策能同时促进VOCs排放量的减少与污染治理技术的提升。研究结果对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减排激励和最优效益的排污权价格机制,深入推动中国排污权市场机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预测中国民航运输业的碳达峰时间,首先采用Kaya恒等式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解中国民航运输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其次,建立Tapio解耦模型分析民航运输碳排放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强度,运用改进可拓展的STIRPAT模型实现中国民航运输碳排放量的预测。最后,设置基准、发展、远距、节能、浅绿、深绿情景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深绿情景下中国民航运输业可以在2045年实现碳达峰。因此,基于这一情景设计了多种可将碳达峰时间提前至2030年的碳汇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成因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缺损导致的外部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经济原因 ,环境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是各相关利益者谈判和重复博弈的过程 ,而全球环境管理的实践也证明了环境管理越来越依赖于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环境税、资源合理定价与开发、拓宽环保筹资渠道和发展环保产业等经济手段的完善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设置4种减排情景(包括1种基准情景和3种控制策略情景),研究适合郑州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的政策,估算2013—2017年不同情景下郑州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并与基准情景下的排放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控制策略情景下减排效果的年度变化。情景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燃油标准,减排能力在2013—2017年基本稳定,2017年CO、碳氢化合物(HC)、NO_x和颗粒物(PM)的削减率分别为8.8%、3.5%、0.4%、1.9%;通过淘汰黄标车,削减率大体随着黄标车年保有量的减少逐年下降,2017年CO、HC、NO_x和PM的削减率分别为0.6%、0.8%、0.5%、2.3%;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每年新增新能源汽车在大型客车、小型客车和公交车中的比例分别是10%、30%、100%,削减率逐年上升,2017年CO、HC、NO_x和PM的削减率分别为3.2%、3.3%、2.2%、2.8%。  相似文献   

16.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低碳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城市进行能流分析并基于可量化的目的确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其次,构建出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指标体系;最后,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构建了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北京市为例,设定3种情景模拟预测了2010-2020年北京低碳城市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趋势发展情景下,绝大部分指标未达到设定的规划目标;规划发展情景下,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等关键指标达到规划目标;政策调控情景下,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主要指标基本达到规划目标(能流密度除外),达到城市低碳发展理想状态。(2)3种情景下,2020年碳排放强度分别较2010年下降36.1%、47.0%和55.4%;趋势发展和规划发展情况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较2010年上升22.7%、3.2%,政策调控情景则下降2.7%。同时,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提出了北京低碳发展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火电行业CO2排放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2007年中国火电行业的燃料消耗数据,利用<2006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供的CO2缺省排放因子,估算了中国火电行业的CO2排放量,分析了火电行业的CO2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煤电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最高,占火电行业CO2排放总量的93.2%,燃气、燃油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仅占6.8%.煤电机组构成中,亚临界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最高,其次为超临界机组,两者的CO2排放量占火电机组发电CO2排放总量的28.4%;超高压、高温高压和中温中压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共计占21.6%.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浙江省、广东省、辽宁省、安徽省的火电行业CO2排放量占中国火电行业CO2排放总量的66.00%,这与火电机组的区域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2月起,个人可作为投资者,与碳排放履约单位、非履约机构共同参与北京市碳交易。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然人参与碳交易市场,其中金融资产不得少于100万元人民币。此外,刚与北京市正式启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的承德市户籍市民,符合条件的也可参与北京市碳交易。北京市发改委资环处(气候处)相关负责人表  相似文献   

19.
论环境经济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好的经济政策应该是一个好的环境政策,反之亦然。这里所说的环境经济办法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它是由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方面构成的。它们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强制性环境政策相对应,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内在相通的政策体系。新的环境政策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环境价值观、价值规律和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燃煤发电企业陆续开展环保装备升级改造工作,其中部分燃煤电厂已完成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目前,针对超低排放改造后的成本效益,仍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及评估。基于大量电厂运行DCS及CEMS数据,以某百万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情况为实际案例,采用费用-效益分析的方法,对其展开超低排放技术运行经济性评估及研究。同时,结合情景分析,研究负荷、含硫量及年发电时间等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对污染物脱除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后,污染物(SO_2、NO_x及PM)脱除成本比改造前增加约13~20元·(MWh)-1,约占上网电价的2.8%~4.4%。改造后,该电厂SO_2、NO_x及PM排放绩效分别达到0.048、0.109及0.007 g·(k Wh)-1,每年可产生环境效益约1 344万元。此外,提升机组运行负荷能显著降低污染物脱除装备运行成本从实际运行平均负荷(66%负荷)提高到满负荷运行,FGD、SCR脱硝及ESP+WESP除尘单位发电量运行成本分别可下降约30.5%、32.1%和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