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城市生活快速发展,而环境问题也随之来临,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治理。为了改变恶劣的环境问题,城市环境管理部门要加强治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采取现代化技术,营造舒适美好的城市环境。基于繁杂的发展背景,市政需要下发专门的扶持政策,创新社会管理,探索积极有效的治理方案,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虽然针对大气污染物源清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南,并且2015年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了清单编制"试点",但原清单编制在各地环境管理工作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清单与大气环境环境管理、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清单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原清单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由于城市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环境污染。本文以大气环境监测作为切入点,分析大气环境监测的意义,研究大气环境监测优化部点的方法、原则以及适用范围,从而提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国家对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为准确掌握空气污染的情况,相关部门通过利用空气污染物监测获取大量数据信息、制定大气环境治理方案的方式,多举措做好空气污染物监测工作,全面提高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实效。文章基于空气污染物监测对大气环境治理进行研究,阐述了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以及大气环境治理的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气环境治理措施,以期通过研究为优化空气污染物监测和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步的浮出水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大气环境污染则更成为影响世界的污染难题,其中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特别像今年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严重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空气质量。工厂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因素,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超标会增加酸雾、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等的形成,使城市大气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危害。对此,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合理有效的对环境进行治理,是环境保护的核心所在。本文从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环境保护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深圳市2013-2016年环境公报公布的大气环境主要指标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全市近五年来的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就进一步做好城市大气环境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环境监测环节中,最主要的环节便是大气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这个环节技术难度相当大,并且这个环节具有很大的空间性和实践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时,周围环境的浓度不是固定的,同时变化也存在着不可预测性,所以目前提高搭起环境检测质量存在一定的阻力。影响大气环境监测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空间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引进新型检测技术,增强相关工作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够提升我国大气环境监测部门的可信度,才能够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以下将会对如何提高搭起环境监测质量进行探讨,对我国目前的搭起环境监测状况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三、综合整治,解决城市大气环境问题初见成效1985年在洛阳召开了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研究城市环境均综合整治问题,这意味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由点源治理走向综合整治的阶段。李鹏同志指出:“城市综合整治,就是根据城市的性质,建设的规模,环境的改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就是颗粒物,其已经成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指标,但是如今的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与对策难以有效处理颗粒污染问题。对此,一定要将保护居民身体健康作为出发点,有效改进城市与区域大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颗粒物的排放量,同时将控制PM10与PM2.5等作为重点,运用科学环境管理对策有效改进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江苏省GDP净增量位居全国第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大气环境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有9个市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大气环境污染源复杂、多样,增加了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文章根据《2021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及相关部门公布的资料为依据,简要阐述了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并从移动源、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及环境监控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立足质量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大气环境质量治理对策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制定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措施,如加强城市绿化、加大对城市废气污染治理、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等。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得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改观,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监测资料 ,分析了湖北的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降水与酸雨及城市噪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根据全省环境污染物及排放的特点 ,提出治理的对策建议。大气环境应着重二氧化硫排放负荷量大的电力、冶金等行业重点治理。水污染的治理应着重于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并重的特点进行治理 ,重点是汉江支流水域及“三河”、“三湖”COD的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应坚决贯彻执行湖北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基于近10年来我国城市(群)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分的实践经验,结合环境总体规划的探索,提出了一套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体系与划分方法。首先,按照"识-评-落-合"的技术流程,划定城市生态功能红线。其次,通过识别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重要性,敏感性和脆弱性,划定环境质量红线。第三,基于合理的模型方法计算大气环境、水环境和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测算环境资源开发上限。最后,借助GIS软件实现这三条红线的空间叠加,综合划分出生态保护红线。上述生态保护红线体系,与现有的各部门空间和资源管理制度能进行充分有序的衔接,可以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资源环境管理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4.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生态环境存在污染问题时,也会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环境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会导致大量植物枯萎,且园林中的物种多样性也会随之减少,致使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造成较为严重的恶性循环。此时,便需要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利用园林植物来改善环境污染现象,净化区域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便是探讨园林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积极挖掘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使其充分发挥改善环境问题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城市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共同话题,而水污染治理工作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对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不论从投资总量,还是从对经济拉动的能力来看都是巨大的。文章从环境管理部门角度,分析我国城市水环境管理的创新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已经引起大众的普遍关注,我国政府针对环境污染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目前,环境治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大气环境管理应该改变策略,转移治理重心,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问题,文章针对我国大气管理转型进行探讨,促进其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转变,提高我国大气质量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治理厂的建设与运行是保阵城市环境质童和用水资源的有效措施,从污水设施管理角度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是当前依法监管污水治理问题的必要路径。污水治理必须充分遵循市场经济原刘和企业运营锐律,从企业化管理角度实现对污水处理的市场化运作。纵观当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营,在水资源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针对污水治理厂的节能运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深入,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然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却愈发的严重.尤其是在城市浅山区的河流环境中,还缺少一定的重视,这就让周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不良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的部门单位应该加强对城市浅山区河道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改变自身的传统治理理念,让...  相似文献   

19.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研究多年来未见突破,为了解决城市大气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利用提高生态修复主体利用率的方法,研究出一种新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方法——“城市新风系统”,这种方法理论上可以快速有效改善城市区域内大气环境.该研究以南京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并建立了理论模型的雏形.理论模型预期可在数周内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并通过污染与新风总量的科学控制实现范围内的全优环境,这是一个具有可复制性,并有极强的推广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工业时代的变革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极端的负面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本文针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