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有"中国东海明珠"之称的浙江和台湾两地,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较好的海洋旅游发展基础,逐渐成长为中国海洋旅游的国际目的地。梳理国内外对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产品等方面研究发现:1浙江、台湾两地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但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差异很大;2台湾在开发海洋旅游产品时更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倡导永续生态文化旅游模式;3两地的海洋旅游开发正热,但都未深入开发,多停留在"观光"阶段。分析了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合作优势、现状与困境,探讨浙江、台湾两地开展海洋旅游合作新路径与政策机制创新,提出浙、台两地海洋旅游发展的优化合作环境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17,35(2)
<正>国内首个海洋极端钢铁材料联合实验室建成日前,上海海事大学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海洋极端钢铁材料制备与蚀损控制"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这是中国首个海洋极端钢铁材料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依托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及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建立,拥有极地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6—2014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经济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检验了金融产业专业化集聚对海洋经济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海洋经济技术效率促进效应不明显;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金融抑制"现象。进一步采用门槛回归模型解释了引起"金融抑制"现象的原因:沿海地区金融集聚水平存在"门槛效应",部分沿海地区过高的金融集聚水平弱化了对海洋经济技术效率的促进效应。因此,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优化金融人才结构、实现"互联网+海洋金融"的发展模式、深化沿海地区市场化程度是提升海洋经济技术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海洋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角度对我国海洋12个产业部门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较突出的产业资源利用矛盾阻碍了海洋经济发展速度;2"本位主义"发展理念导致区内重复建设、产业结构同构的问题较突出;3海洋产业处在一个高位增长的黄金发展期,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海洋经济亟须寻找和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搞好"海洋探秘"特色学校课程,学校又推出了海洋绘画展、班级学习成果展、海洋学习报告单评选等多种活动,帮助孩子们将学习到的海洋知识吸收和运用,加强记忆。青岛四方小学始建于1920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遵化路33号,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普惠、开放、多元、自然"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视。近几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洋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角度对我国海洋12个产业部门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较突出的产业资源利用矛盾阻碍了海洋经济发展速度;2"本位主义"发展理念导致区内重复建设、产业结构同构的问题较突出;3海洋产业处在一个高位增长的黄金发展期,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海洋经济亟须寻找和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正>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成片的碱蓬草,造就了最浪漫的"红地毯",是"中国最美湿地"之一。然而,今年夏季"利奇马"台风来袭,海洋深处的垃圾随之涌入近81.4公里长的沿海地带,如不及时清理,这些垃圾又将随海潮潜回海洋深处,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因此,我们胜利四中绿色小记者团队响应市志愿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作为新时期国家的一项战略,已成为驱动各领域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和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目前的研究较少提及"互联网+海洋新兴产业"的应用,而在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机制上多是语焉不详。通过分析"互联网+广东省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以"互联网"为载体,提出融智慧旅游系统、网络化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系统、互联网+海水养殖平台、海洋能源互联网等"互联网+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对海洋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力,让"互联网+海洋新兴产业"满足新的市场需求结构,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演化,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向节能环保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化海洋产业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综合利用BCG Matrix-AHP分析方法,建立我国同沿线国家海洋产业合作的理论框架,对应提出我国不同类型的海洋产业和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模式,具体为:滨海旅游业和海洋化工业等强势型产业适用探索发展型合作模式;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业等平稳型产业适用完善型合作模式,包括兴办合资企业和许可协议等方式;海洋船舶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业等挑战型产业应引入优势项目,整合资源,实现联合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油气业等弱势型产业应采取资源重整型合作模式,可对该产业的弱势国通过技术输出实现产业顺势转移。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分享海洋保护的策略、可持续渔业的发展以及全球最新的解决方案,引导、培养消费者形成健康、负责任的消费意识,共同参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8月18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联合主办的"守望深蓝"公众演讲活动在北京77剧场举行。来自WWF、MSC、CCFA、媒体、驻华使馆及商会、零售商、电商、酒店等150多位嘉宾参与了活动。作为今年"可持续海鲜周"的收官之作,"守  相似文献   

11.
以下概念涉及对海洋的生态损害由弱到强依次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有偿使用、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负外部性)、海洋生态环境损害(侵害)。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广义概念,包括针对"海洋资源有偿使用"的"有偿"、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负外部性)"的"补偿"和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侵害)"的"赔偿"。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海洋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上需要进行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实践上需要将它置于生态补偿的总体框架中进行制度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2.
时事     
正我国首次发布海洋化合物数据库3日,在青岛举行的"2018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发布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发布海洋化合物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政策—海洋经济发展组成要素—海洋经济发展"分析框架,选择形成型指标建立SEM模型,用PLS法测算政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总效应。研究得出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正向因素包括单位面积大陆海岸线长度、互联网普及率、海洋第三产业比重等,主要负向因素包括沿海地区万元GDP电耗、海洋科技成果应用率、涉海就业人数等。政策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是"海洋经济政策—海洋增长动力—海洋经济状态—海洋经济发展"。从总效应看,海洋经济政策有效促进了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2,(9):4-5
国际动态联合国发起海洋契约倡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放签字30周年纪念会近日在韩国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会议并发起了名为"海洋契约"的倡议。倡议提出"健康海洋,促进繁荣"的总体目标以及3个相应的具体目标,即保护人类并提升海洋健康水平,保护、恢复、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福建省海湾自然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发规划;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福建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针对海洋经济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福建省加强海湾资源保护、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04,(3)
2004年"6.5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庆祝活动将于6月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举行,主题是"海洋兴亡,匹夫有责"。海洋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鱼类和其他生物资源,而且还吸收和稀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海洋资源正在不断枯竭,因此保护海洋,人人有责。(下图为美国保护海洋宣传画,李元供图)  相似文献   

17.
《海域使用管理法》对中国海洋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法施行以来,我国海域使用管理配套法规体系日趋完善,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有偿使用等制度日臻成熟。《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已逾15年,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该法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增多,亟待修订:首先,立法理念应由"重发展,轻保护"向"海域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优先"变革。其次,应完善海域使用权制度,突出海域使用权的物权性,强化该法的私权色彩,将海域使用权的成立时间修改为"完成登记之日"。在围填海管理方面,应理顺围填海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填海造地指标管理制度。最后,在法律责任方面,应明确"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修改罚款的计算方法,对于具有持续性的严重海域违法行为可以引入"按日处罚"制度;增加刑事责任条款;赋予海洋行政执法机构必要的行政强制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海洋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将推动海洋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把海洋经济打造成江苏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江苏省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以海洋强省战略为目标,对海洋三次产业进行分类细化,提出各自发展方向,并从陆域到海洋、沿海到远海、浅海到深海的视角,提出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刘士栋  张川 《环境技术》2020,38(4):52-54,86
海洋科考船是海洋仪器的使用平台。探明科考船上的霉菌环境是开展海洋仪器防霉设计和霉菌试验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对 "向阳红10" 船霉菌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向阳红10"船上的霉菌群落复杂多样,优势菌种主要为曲霉属、青霉属,链格孢属在菌落中的占比也较大。本次调查结果为海洋仪器的防霉设计及霉菌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钟燕 《绿叶》2012,(5):48-50
生态批评自诞生后,便逐渐成为一门全球性的文学研究显学。而在人类转向海洋大开发,海洋频频陷入生态困境的二十一世纪,受问题驱动的生态批评亟需一种阅读海洋,关注"水球"的新视野。如果说传统的生态批评是"阅读大地"的"绿色批评",我们可以把"阅读海洋",关注整个水球水环境的批评称作"蓝色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