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进入21世纪以来,直接以生态为主题的电影可谓是密集出世,像《世界末日》、《2012》和《阿凡达》等电影的诞生,就直接宣告了环保电影的崛起。2009年11月中旬,灾难片电影《2012》全球上演,引起人们一时"恐慌"。它以玛雅历法的预言警告人类,由于生态破坏的原因,地球将重生,而人类面临世界末日。虽然制片方一再强调2012年并非人类末日,这只是一场电影,但却迫使人们不得不郑重思考生态问题。接着12月中旬,3D电影《阿凡达》在人们刚刚缓了一口气后震撼上映,其史无前例的视角创新再次  相似文献   

2.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事实也是如此,现代化,首先应有绿色家园。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已经走进了2012。2012这个数字,相当熟悉,一是因玛雅预言: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来临;一是美国大片《2012》,这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电影,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地震、山崩、海啸、火山爆发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前一个是预言,早就被科学家证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后一个是电影艺术,其价值就是给  相似文献   

3.
<正>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如约而至。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正式把每年的6月5日确定为"世界环境日"以来,今年已经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了。恰逢万众瞩目的里约+20峰会召开前夕,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注定将与往年不同。  相似文献   

4.
宣教     
《环境教育》2012,(8):8-9
环保部宣教动态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对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宣传活动总结作出重要批示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宣传纪念活动,在部领导高度重视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六·五"期间,环保部主办的8项活动以服务环保中心工作为宗旨,以绿色消费为主题,社会宣传广泛深入,环境文化传播形式新颖别致,新闻报道有声有色,为社会各界奉献了一顿丰盛的环保文化大餐。周生贤部长在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宣传活动总结中作出重要批示:"今年的‘六·五’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效果明显。值得认真总结、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可可西里》讲述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人们保护藏羚羊的情节;而在《河长》电影中,"如果群众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我们赚那么多的钱干什么?"的台词,触及了更多人的内心深处。在国内的环保题材电影中,导演冯小宁1990年拍摄的《大气层消失》、2007年《青藏线》,导演陆川2004年拍摄的《可可西里》,导演张鑫拍摄的《河长》,留给观众的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电影《可可西里》对人与自然、生命的思考,《河长》对"要GDP"还是"要环境"的诠释,震撼心灵。  相似文献   

6.
<正>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创建于1956年,是青岛市第一批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近年来,学校在"生长教育、办学特色的引领下,致力于环境教育方面的研究,并颇有特色。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绿色学校";2010年一举夺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2012年学校被授予"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2014年又被授予"全国环境文化教育试点校"。  相似文献   

7.
冯小宁 《绿叶》2008,(5):85-89
电影是呈现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和方式。作为导演,通过电影这种方式把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表现出来,并以批判的审美视角来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让人类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所反省和彻悟,并使得人类重新定位自己,以爱的方式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体现的是一个电影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国家开展环境教育立法的呼声越发高涨,连续几年都有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相关提案。环境保护部也在2012年建议将环境教育立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规划。而在今年的两会上,关于环境教育的话题依然再次成为被关注的热点。环境教育,是今年两会上新出现并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在国外,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9.
截至目前,贝迩项目已分别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开设了50多期课程,内容涵盖"环境技术市场化"、"气候变化与人类未来"等。"中国未来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来自高校,大力开展高等可持续发展教育,将助推中国跨越式发展。"在"2012年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贝迩年会"上,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指出。2012年7月29日,"2012年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贝迩年会"在哈尔滨开幕,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旨在总结中国贝迩项目十二年成果,加强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师资能力建设,交流国内外高等  相似文献   

10.
正本月7日,经历三十多年"长跑"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标志2002年开放的电影市场将引入规范化、法制化、长效化的监管机制,为未来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相比之下,国家环境教育立法至今未能列入议事日程。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呼吁环境教育应尽快纳入重点领域立法计划,其理由是鉴于目前日趋严峻的环境形势,亟需掀起一场全社会的思想变革,以彻底扭转人与环境的关系、生态伦理和环境价值等问题,形成新的价值体系;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寒假,我们全家一起观看了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人类面对即将灭亡的太阳系,不得不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找新家园。我不禁陷入深思:北京、上海、济南、杭州……一个个地标在电影里出现,熟悉的家园,在极寒天气里,找不到丝毫的温暖。人类的生活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了,只能往远方,寻找一方新的家园。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2.
正该文分别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环境专业课程、增加研究与教学互动三方面探索我国环境传播人才的专业改革,并指出整合环境专业优质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1986年,随着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1]出版,"风险"一词首次走进了环境传播的视野,而风险性则成为环境传播领域的核心议题。首先,媒体是环境风险的社会建构场域,环境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往往通过大众媒体的文字和影像书写而得以重构;其次,媒体是环境风险的批评监督场域,实时监控政府机构和相关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09,(12):60-63
玛雅预言历法推测,人类的历史将在公元2012年进入新的阶段,地球将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大地崩裂、海啸汹涌……好莱坞电影《2012》呈现的末日地球让人不寒而栗。你可想知道这背后的自然故事?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199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全作”。它与1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警惕:全球变暖”;是这样惊人的相似,但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不言而喻,气候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和不安,气候变化正在危害人类。斗转星移,四季轮回。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大约已经走过60亿年的生命历程。自人类起源开始,就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气候条件和睦相处。人们已经习惯初春的融融春光,勃勃生机;仲夏的如火骄阳,成荫绿树;深秋的绵绵细雨,金黄落叶;残冬的晶莹白雪,凛烈寒风。习惯了风云雷电,雨雪冰霜,阳光月色,鲜花草地。人们并依据这种习惯安排着春种、夏耕、秋收,打渔捕措,建工厂、修电站、筑水库等等所有一切的人类生命活动。这就是人类对气候,也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适应和利用。就是在这种认识、适应和利用中,人类一年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当科学遇到技术成为科技,将人们带入到工业时代之后,"环境污染"就成了现代社会挥之不去的症结。在分享科技、工业和商业带来的种种福祉时,如何将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环境所能容纳的阈值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带来了环境文明、环保意识、生态科学和绿色制度的发展,环境信息公开是诸多发展中的一项制度成果。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的知识增加带来了社会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并且这种不确定呈现极大增长。因而,现代社会被称为"风险社会"。其中,"环境风险"是人类所面临的核心危险。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自2012年以来,《环境教育》杂志每年召开一次"环境教育年会",每次年会都会聚焦年度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话题,2019年1月,环境教育年会在天津召开,主题是"夯实生  相似文献   

17.
知识天地     
《绿叶》2003,(Z1)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这次会议提出响遍全世界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通过交流,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并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一建议后来被联合国大会通过。确定世界环境日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并发表环境现状的  相似文献   

18.
人类走向环境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伦理是从道德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环境伦理的产生、环境伦理要求人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三个方面来阐述。环境伦理的兴起与对人类的启示“伦理”一词代表的是人们的言论和行为要遵循的原则、规范,并与人的责任和义务相联系。传统的伦理是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律性的认识,也就是反映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反映人们相互之间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千百年来,伦理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人际之间利益关系的层面上。所以,以往当人们谈到伦理的时候,它存在于人类之间,只起调…  相似文献   

19.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杂志自1995年创刊以来,一直恪守"环境优先教育先行"的理念,以"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推动公众参与"为办刊宗旨,深受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好评。本刊讯1月29日下午,由新浪环保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2012绿动中国年度盛典——见证环保绿能量"活动在北京市朝阳规划艺术馆举办,来自政府、企业、环保机构、媒体等各领域的百余名代表出席了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