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跟踪评价提出了明确规定.对跟踪评价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作程序进行了分析,包括判别规划是否需跟踪评价、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回顾性评价、有效性分析、预测评价和战略调整7个步骤.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指标体系,采用指标体系法有效简化了跟踪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并以<上海市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跟踪评价为例,进行了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案例研究.通过回顾性评价和预测评价,识别出了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并根据规划总目标、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进一步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且对规划目标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2.
3.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深入实施,其实施领域已由项目环评向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转变,评价内容也由广泛实施的预测评价向后评价和跟踪评价转变。然而,对于区域规划环评的评价层次、评价程序和评价内容,目前还没有明晰的认识;同时,对于促进规划环评有效实施的跟踪评价,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几乎没有。文中就此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和跟踪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提出了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因此,重点论述开展这两项工作对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大意义,并且简单介绍了如何开展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及实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加强规划、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不足和完善的必要性,研究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提出了实施后评价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7.
8.
清洁生产在企业层次的推广成效显著,但也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如单个企业能耗、物耗的进一步降低往往涉及工艺改造,技术风险大且成本较高,而且线性的生产模式不利于废物的循环利用等.清洁生产的意义和内涵已随着时代的需要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将清洁生产应用于工业共生系统已成为清洁生产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园区的建设为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创造了条件,产业生态学的发展为区域层次的清洁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把清洁生产应用于产业园区是必要且可行性的,但产业园区的清洁生产理论和方法尚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10.
简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必要性以及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况。指出了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加快建立和逐步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方法体系。进一步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地位,由权威部门制定技术导则和实施管理办法,尤其要明确实施主体、适用对象和实施程序,指导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对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战略环境评价的基本内涵.针对当前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重点选择替代方案不完善和评价结果不能有效执行这2个突出问题.并进行了产生原因的深层分析.随后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及现实需要,提出替代方案优化论证和评价结果有效执行的基本思路,以期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象事件等已经给中国的交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中国交通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气候变化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原则、方法及指标类型,并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中国交通规划的气候变化指标体系.分析表明:(1)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2005)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水平指数为0.44,属于警戒状态,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较差,规划区域面临的气候变化压力也较大.(2)在侧重环境保护的湖北省情景下,规划区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水平提高的最明显,在实现规划环境目标的前提下,2020年规划区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水平指数可以达到0.62,已经达到了良好状态.(3)只有从中总结出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保证湖北省在交通快速发展、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9.
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规划环评从决策、计划的源头来控制经济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具整体性和前瞻性。从规划环评的内涵分析入手,比较了其与建设项目环评的优势性,概述了目前规划环评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以及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重点对规划环评在中国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