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臭氧自1840年发现以来即作为氧化剂使用。早在本世纪初,在法国尼斯市(Nicé)建成了第一个生产性用臭氧消毒净化自来水的水厂,巴黎水厂也用臭氧来消毒自来水。此后德国、荷兰、瑞士、挪威、瑞典、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相继使用臭氧作为水处理的消毒净化剂。目前正在运转中的臭氧装置约有1000套,大部分在欧洲。加拿大有20套,其中最大的在魁北克市的水厂,处理水量达9450米~3/小时。在美国,臭氧在水处理方面应用的较少,认为氯消毒比较方便而又经济,所以用的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2.
膜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详述膜技术的概况 ,并综合介绍它在饮用水深度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活性炭吸附与臭氧氧化技术的比较 ,提出它在饮用水处理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水消毒技术的应用水的消毒技术,应用已近百年。最早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剂是臭氧;最早用于废水的消毒剂是氯。臭氧消毒技术,杀菌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好(杀灭微生物的效果为氯的600~3000倍),产生的有害物极少,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中的BOD和COD,能脱色去臭、杀灭水中藻类,也能氧化或分解水中的铁、锰、色素、悬浮微粒、有机农药和洗涤剂等,从而,可大大改善水质。臭氧消毒的主要问题是,制取臭氧(火花放电法)的产率低(1%~2%),电能消耗大,基建设备投资也较大,成本很高;此外,臭氧是一种不太稳定的气体,在水中容易分解。所以,该技术一般用于日处理水5000吨以上的大型水厂。近期来,国外开发了电解法产生臭  相似文献   

4.
受污染原水中有机物去除中试集成系统的工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宏大  周玉文  何文杰  王东升 《环境科学》2006,27(11):2251-2254
在中试集成系统水平上对比研究了常规工艺、预臭氧化工艺、粒状活性炭吸附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受污染源水中的有机物及消毒副产物前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前2种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大致在50%~60%,后2种则能达到75%~90%.与前2种相比,后2种为更有效地去除受污染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建议采用Ⅱ类及更优水体为水源的水厂考虑使用常规处理或季节性水质变化时采用预氧化工艺;而对于那些以Ⅲ类或更差水体为主水源的水厂则应考虑增设GAC或BAC设备,以满足饮用水水质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饮用水微污染的现状及危害;综述化学氧化,吸附及生物等饮用水微污染的预处理技术,着重介绍强化混凝,臭氧活性炭,生物活性炭,臭氧生物活性炭,光化学催化,膜法及新型生物反应器等深度处理的方法原理及应用前景,并阐明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在崇明岛上最不缺的便是水,但崇明岛一年之中却有1/4左右时间被咸潮包围。咸潮期间,原水水源受到影响,崇明岛百姓饱受咸潮之苦。随着"东风西沙"水库建成,整个崇明岛剩余的20多座小水厂将关闭,只保留改造4座较大规模水厂,届时将全面切换输送来自"东风西沙"水库的原水。本文通过对崇明岛水系分析,提出崇明岛水源地以东风西沙为主要水源地,崇明南横引河以及明珠湖、北湖、东滩湖为备用水源地的建议,保障崇明岛饮用水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饮用水消毒剂,但是它杀灭病毒的能力较差,消毒过程中还可能形成有毒的氯化有机物。本研究认为臭氧灭活病毒的作用迅速、浓度低、效率高,副作用较小,经臭氧消毒后的水无色、无臭、无三卤甲烷等有毒副产物。 二氧化氯也可以用作饮用水消毒剂。使用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三卤甲烷要比氯消毒少得多;同时,二氧化氯不与水中常有的氨作用,形成消毒能力较差的氯氨。本研究表明,在大多数的饮用水pH范围内,二氧化氯是一种比氯性能良好的消毒剂。因此,臭氧和二氧化氯可以代替氯,单独地或与氯结合用于水的消毒。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级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在以太湖水为水源的某水厂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处理工艺对有机污染物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在预臭氧投加量为0.5 mg/L、主臭氧投加量为0.7 mg/L下,相对于原水对CODMn,UV254(紫外吸光度),DOC,THMEP,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06%,80%,31.92%,58.9%,65.5%,81.25%和9.1%,出水满足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炭滤池出水中臭氧消毒副产物均低于标准限值,组合工艺对有害物质冲击负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9.
臭氧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臭氧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在水处理中已有百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对微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关注,臭氧处理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臭氧的应用和三种臭氧氧化技术,指出了臭氧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矿区井下含水层丰富,主要为石炭系灰岩及第三系灰岩含水层,且与奥陶系、寒武系灰岩有密切的水力联系,裂隙溶洞发育,水量丰富。但在开采煤的过程中,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大肠杆菌及细菌总数严重超标,色度较黑,浑浊度一般在150~300度左右。我局自1977年开始。先后建成了二矿、十一矿、五矿、七矿等六座水厂。目前总产水量为六万吨/日左右,各水厂出水水质均达到了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上述水厂的建成,大大缓和了矿区用水紧张状况,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介绍用多层反应沉淀池处理尾矿水  相似文献   

11.
水厂常规净化工艺生物处理化可行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厂常规净化处理工艺,存在不能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以及易生成致突变物的严重缺陷。因此,一般要增加臭氧一生物活性炭设施以处理被污染的原水。本文在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原水经生物塔滤预处理后,再经生物处理设施改造过的常规处理设备处理,最后通过生物活性炭滤池过滤并加氯消毒。即可实现水厂常规净水工艺的生物处理化,将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为缓解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针对臭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臭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重要性,总结了臭氧氧化及催化氧化在含油废水、工业有机废水、食品废水以及生活饮用水处理中的效果和关键因素。为不断减缓现代水资源的污染,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为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中三氯甲烷与致突变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氯化消毒饮用水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过去人们一直把它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方法加以推广应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氯化消毒饮用水。我国就是其中之一。根据我国国情,估计在今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内还可能要继续使用此法消毒饮用水。 1974年Bellar、Rook等几乎同时发现氯化消毒饮用水中有三卤甲烷。1976年后资料陆续报道了氯化消毒饮用水中致突变物的  相似文献   

14.
氧化塘的发展趋势氧化塘是一种基建投资少、运行管理简便、节省能耗的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并有一定的发展。但它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尚处于技术开发阶段。据1976年统计,世界上有40个国家应用氧化塘处理城镇工业废水。美国自19世纪20年代在得克萨斯州修建第一座(面积2134公顷)氧化塘以来,至1976年增至5500多座,占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百分之九十建在人口少于5000人的小城镇。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座氧化塘或污水库,  相似文献   

15.
臭氧对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的灭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灭活困难,给饮用水安全带来了挑战。实验以枯草芽孢杆菌孢子(ATCC6633)作为隐孢子虫的指示菌,研究了臭氧浓度、浊度、有机物、温度等因素对臭氧灭活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的影响。研究表明,臭氧对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的灭活与CT值相关,臭氧浓度对消毒效果影响较小;降低浊度、有机物含量,能提高臭氧对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的灭活效率;温度降低,为保证一定的消毒效率,所需的CT值越大。研究结果为水厂合理控制运行参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13年至2014年常州市魏村水厂和西石桥水厂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挥发性有机物在线分析仪的数据进行研究,并采用USEPA的暴露计算方法对常州市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水源地所监测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且整体年均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远低于USEPA推荐的限值,对人体危害微乎其微。而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两个饮用水源地水体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处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工程设计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工程设计特点,论述了当今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原理和发展的认识,并结合本工程情况对臭氧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系统的控制特点做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去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当水源中含有溴离子时,臭氧深度处理过程中会产生2B级潜在致癌物溴酸盐。我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溴酸盐浓度为10μg/L。溴酸盐在水中是极易溶解,具有高度稳定性,溴酸盐一旦形成,就很难用传统的处理技术去除。综述了目前去除溴酸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去除法、离子交换法、亚铁离子还原去除法、零价铁还原去除法、紫外线照射法等去除技术。现有的去除技术大部分处于实验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以便有效的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9.
利用MBBR预处理、常规处理及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I型和预臭氧氧化、常规处理及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II型,对郑州段黄河水进行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均为1mg/L的条件下,两种组合工艺对高锰酸盐指数、UV254和三卤甲烷生成势TFMP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能提供安全的优质饮用水。  相似文献   

20.
<正> 生物稳定塘是一种构造简单、维护管理容易、处理效果稳定、能源消耗少、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方法,近十几年来,该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至少有39个国家在应用生物稳定塘,其分布从两极到赤道.l984年的重新调查表明,世界上生物稳定塘数目剧增,仅欧洲就新增加了6个国家,共建了几十座生物稳定塘.1983年我国生物塘协作组的调查表明,我国已有30多座规模不同的生物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