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钒渣中钒的浸出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制钒浸出工序进行研究,了解钒渣中钒残留比率及钒含量的变化范围,并对随州、竹山、郧西等地钒厂在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堆放深度、不同排渣年份条件下的钒渣中钒的浸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渣样中钒含量分布于3.5mg/L~30mg/L,钒在渣中残留比约为4.5%~5.6%,钠化焙烧渣钒含量高于钙化焙烧渣。与砷毒性的类比结果说明,不能排除钒渣属于危险废物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钒镉复合污染对水稻吸收积累镉、钒和磷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钒与镉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及其吸收积累镉的影响,以便弄清在钒与镉复合污染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钒镉复合污染可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在培养液镉浓度(1 0mg·L-1)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溶液中钒浓度的增加,水稻根长、根系和茎叶的干重不断减少.当溶液中钒浓度达到1 6mg·L-1和3 2mg·L-1时,水稻茎叶和根系干重减少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 05).钒镉复合污染也影响水稻植株对磷、钒和镉的吸收与积累.当培养液中镉浓度不变时,随着溶液中钒浓度的增加,水稻根系和茎叶中的磷浓度不断降低,而钒含量却不断提高,根系比茎叶积累更多的钒.此外,钒可抑制水稻植株对镉的吸收与积累.  相似文献   

3.
化石燃料原油和原煤的燃烧、含钒矿石的开采和冶炼是大气中重金属钒的主要来源。文章利用重金属钒的排放系数分析了中国1978-2010年人为过程释放到大气中重金属钒的总量和行业重金属钒的排放,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中国大气中重金属钒的排放量。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钒的排放量增加了4倍,中国2010年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重金属钒总量达3.18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12%。原油燃烧释放到大气中的钒约占总量的85%,煤炭燃烧的排放量占10.5%,其中工业耗油向大气中释放重金属钒的比例从1980的71%下降到2008年的42%,总量从3 721 t增加至9 361 t;交通运输行业从10%上升到36%,总量从547 t增加至7 967 t;其它行业(农林牧渔水利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生活消费)基本维持在20%左右,总量从986 t增加至5 052 t。因此,应加强大气中钒的监测和管理,预防大气钒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钒的化学结合形态与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利用和控制土壤条件,改善土壤供钒特征,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综合参考国内外对土壤中其他微量元素形态划分的方法,初步区分出土壤中的钒以5种主要的化学结合形态存在。其含量多少依次为残留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易还原锰结合态>可溶态。通常,残留态钒占土壤全钒含量的90%以上,而可溶态钒的含量常低于1μg/g。一般而言,在较高的温度,较强的还原条件以及酸性土壤条件下,土壤中其它化学结合态钒更多地向可溶态钒转化;除有机质结合态钒外,其它形态钒的含量都与土壤全铁含量间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外源钒在酸性红壤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慢,在石灰性的栗钙土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快。酸性土壤对钒的缓冲能力强,缓冲容量大,不容易产生钒污染。  相似文献   

5.
钒矿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钒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与此同时,钒矿的开发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石煤是我国独特的一种钒矿资源,储量极为丰富。研究石煤(含钒矿碳质页岩)的开采、提钒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氨氮、高价钒等,并提出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6.
选取资源能源利用、生产工艺技术、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4类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18个二级指标,对陕西省18家钒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分析结果:陕西省钒行业各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属中等偏上清洁水平,矿石回采率、浸出率(湿法)、沉钒率、热解率、钒总回收率等指标得分较高,氨消耗和排放量、废石排放量、废水钒浓度及酸消耗量(火法)等指标得分较低,提出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生产工艺设备三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7.
钒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由于它的盐具有各种美丽的颜色,为了纪念神话中的斯堪的那维亚美丽的女神“凡纳第斯”所以命名为钒。一、钒的理化特性和应用纯金属钒柔软、有延性,密度为6.1克/厘米~3,此铁的密度小22%,比钛的密度大28%,熔点为1900℃、沸点为3000℃,由于钒的金属间有较强的金属键,因此其熔点、沸  相似文献   

8.
钒是人体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据研究,它与人体的神经、造血、心血管系统和胆固醇代谢及肾、肝、骨骼等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影响着人体健康。钒主要是通过人们呼吸、饮水和食物等途径摄入到人体内的。人体对钒的吸  相似文献   

9.
郭威  殷淑华  徐建新  徐东昱  高丽  郝红  高博 《环境科学》2016,37(9):3333-3339
为全面了解三峡库区(重庆—宜昌段)干支流沉积物中钒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赋存形态、污染程度,在三峡库区采集水体沉积物样品67个,测定了沉积物中钒的含量及其化学赋存形态,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研究区范围内沉积物中钒的含量范围为89.4~175.2 mg·kg-1,平均值为123.7 mg·kg-1,略高于长江沉积物背景值;2库区沉积物中钒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呈现库区干流含量大于支流,干流下游沉积物中钒含量高于上游;3沉积物中钒含量的极值点出现在较发达县(区)附近,考虑其来源可能是人为源汇入;4库区沉积物中钒的赋存形态主要以残渣态为主,所占质量分数为80%~89%,并与总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5沉积物中钒污染程度较小,潜在环境危害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0.
汪军涛  姜玲 《环境科技》2005,18(Z1):104-105
对钒(V)-KI-淀粉体系的分光光度测定,提出了一种测定钒(V)的新方法.在酸性和避光条件下,钒将KI氧化成I3-,并与淀粉生成淡蓝色产物,其在微量条件下与钒的量成正比.钒量在0~25μg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相应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0×104L/(mol·cm).方法用于人发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钒具有生物活性,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天然水中钒的含量很低,浓度大约为1-10μg/L。钒作为第一类污染物,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对含钒污水的排放限值为2.0mg/L。文章探讨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钒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捷、使用设备和试剂简单等优点。其方法检出限为0.002mg/L,RSD为1.4%,加标回收率在94.2%-103.0%,适用于地表水中痕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用N-苯甲酰-N苯基羟胺(BPHA)萃取预富集-高温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钒的条件,实验证明,在2.0N盐酸介质中可以用0.5%BPHA-氯仿溶液定量地萃取毫微克量的钒。应用热解石墨涂层管并注意操作技术,用有机相进样可得满意的结果。测定钒的灵敏度达3.2×10~(-11)克/1%吸收,成功地应用于海水、天然水和污水中钒的测定,得到了与其它方法相符合的结果。方法简单、快速,可以测定每升水中10~(-7)—10~(-4)克钒。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钒为2.3微克/升时为2.6%。  相似文献   

13.
钒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钒处理对金优63、T优259两个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钒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种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但随着钒污染浓度的增高,逐渐受到抑制,且根长受影响的程度大于芽长。从生长和生理生化各指标变化情况来看,不同浓度钒处理下,两种水稻幼苗根系脱氢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T优259对钒污染的抗性大于金优63。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19,47(13)
<正>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昌钢钒")是国家攀西钒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重大项目,是绿色、高效、低成本开发攀西钒钛战略资源的骨干企业。具备年产钒渣24万吨、钒制品2万吨、铁450万吨、钢420万吨、热轧材410万吨、冷轧板210万吨、热轧酸洗板70万吨的制造能力。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和国内独创的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始终致力于精品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SCR脱硝反应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制备了不同钒含量以及含钨(W)、铈(Ce)、FeSO_4的SCR脱硝催化剂。测定了催化剂的NO转化率,根据Eley-Rideal机理,推算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活化能E_a和指前因子A,以及E_a和A的补偿效应。发现SCR脱硝反应活化能随着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催化剂表面钒氧物种的聚合程度越高,每个活性位参与SCR脱硝反应的活性越低。钨能降低SCR脱硝反应活化能,钨和钒参与脱硝反应时具有协同作用。同样质量百分含量条件下,脱硝反应活化能大小依次为:钒<铈<铁(FeSO_4)。钒质量分数在0.2%~0.6%时,商业SCR脱硝催化剂的活化能可取45.4 kJ/mol,只需要测定1个温度点的NO转化率,就可以预测该催化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NO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对四川省攀枝花钒冶炼场地附近钒污染土壤进行了稳定化实验。结果显示:土壤中钒的含量高达1 028.56 mg/kg。不同添加量下,11种稳定化剂中3%焦磷酸钾、7%磁黄铁矿和7%电石渣的稳定化效果更好,稳定率分别为29.9%、41.4%和72.7%,且稳定化效果随着稳定化时间而提高。稳定化前后的钒形态及土壤性质的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钒的稳定性得到提高。作者进行了复配实验,并使用Design-Expert得到了5.0%焦磷酸钾、2.7%磁黄铁矿和4.7%电石渣的最优配比,稳定率实测值提高到了85.9%。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解沉淀-浸渍法制备了钒、氮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XRD、UV-Vis、XPS表征了其结构特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共掺杂和单掺杂均为单一的锐钛矿相,氮和钒都进入了TiO2晶格中。UV-Vis漫反射光谱显示,钒、氮的掺杂使得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响应红移至509 nm。XPS研究表明,N以O-Ti-N和Ti-O-N结构存在于钒氮共掺杂TiO2中,V以V4+和V3+的形式存在于钒氮共掺杂TiO2晶格中。分别以汞灯和太阳光为光源,以亚甲基蓝为降解物,进行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300℃,钒的掺杂量为1%时,钒、氮共掺杂TiO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被广泛用于钢铁与机械制造等行业以提高金属的抗拉强度。在钒的冶炼过程中,大量的含钒废水会排放出来,其中钒的含量也远超过《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452-2011)中规定的排放标准。如果不对含钒废水加以处理,不仅仅是钒资源的浪费,排入环境的钒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文章针对湿法提钒工艺排放的含钒废水,提出了用铵盐处理含钒废水的处理工艺。酸性含钒废水中,钒的主要形态为六聚钒酸盐的形态存在(V6O162-),当含废水为50 mL时(含钒207.7 mg/L),5 g/L的NH4Cl用量为25 mL,待反应60 min后,铵离子和六聚钒酸盐生成六聚钒酸铵(APV)沉淀,再通过离心除去沉淀物。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废水中钒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可为含钒废水的后续达标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概况钒是地壳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的元素,分布广泛,估计地壳中的浓度约为150μg/g.由于钒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自发现它以来,就广泛地应用到冶金、化学、飞机和汽车制造、原子能动力工程、国防工业和其他技术领域中.钒对高速切削、建筑、机械制造和运输业中所使用的工具和结构钢以及制造输  相似文献   

20.
陕西的石煤主要分布在陕南秦岭南坡的商洛地区,但大部分石煤钒矿属于难处理矿,钒大部分以V(Ⅲ)和V(Ⅳ)存在,目前企业大多采用“焙烧+稀酸浸出+氨法沉钒”或者“强酸浸出+氨法沉钒”工艺进行生产。存在的问题一是钒的综合回收率为65%左右,整体偏低;二是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氨使得废水闭路循环难度大;三是矿区大部分位于汉丹江水系的中上游地区或临近出省断面,选址较为敏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并对陕西省石煤提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