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由于生物转盘具有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无污泥膨胀和无噪声等优点,正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和采用。现在设计中,生物转盘面积的确定,大多采用负荷率计算法,而关于生物转盘面积的计算模式法,则很少采用。本文就生物转盘的计算模式作一些探索,以供设计和运行参考。生物转盘按流态的不同,可分为完全混和式(水流方向与转轴垂直)和推流式(水流方向与转轴平行)两大类。现就这两类生物转盘计算模式的推导及分析,分别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氧化渠动力学的理论分析及公式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动力学角度分析氧化渠内活性污泥及悬浮固体各组分性质,建立了物料平衡方程式,最终导出了氧化渠工艺设计计算公式——最小剩余污泥量临界污泥负荷率表达式。并对推导过程所涉及的条件及参数进行了必要的讨论及相关的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3.
COD负荷对MBSB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一套特定的MBSBBR系统,研究了COD负荷率对COD和NH4+-N去除率的影响,验证并分析了系统的SND现象。实验结果表明:COD负荷率为2.88~4.96kg/(m3·d)时,NH4+-N的去除率在70%左右,TP去除率在85%左右。系统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可以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率。系统中存在SND现象,反硝化菌大量存在,反硝化过程的碳源主要来自生物膜。系统的污泥产率较低,随着COD负荷率的增大而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慢速渗滤土地处理设计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忠翰 《环境科学》1991,12(4):57-61, 34
由于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能力,且城市污水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远低于系统的处理负荷量,故系统的设计参数受污水中氮浓度控制.试验表明,BOD_5负荷率高达3.57g/m~2·d仍不会影响系统的工艺性能,但氮负荷率一般不应超过0.6—0.7g/m~2·d.由氮极限值确定的水力负荷率为3—6m/a.在规定的负荷率下,投配水深采用<7cm,4—5天投配一次污水的投配频率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用人工湿地处理乳制品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进水COD浓度400mg/L-800mg/L,温度15℃-23℃时,人工湿地装置处理乳制品加工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7%-98%,面积负荷率达23.3g/(m^2.d)-28.2g(m^2.d),BOD5的去除率达97%-99%,BOD5的面积负荷率为12.6g(m^2.d)-17.2g(m^2.d),几乎70%-90%COD和BOD5去除率发生在进水沟段。  相似文献   

6.
曝气池容积计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曝气池容积的计算方法———BOD5污泥负荷率法与污泥龄法进行了分析。这两种方法实质上是属于同一个公式 ,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引入的两个不同概念。如能将考虑的角度有机地结合 ,将使曝气池容积的设计计算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7.
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技术关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探讨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关键问题,提出系统水力停留时间、水传导、表面负荷率、系统深度、处理单元长宽及其比例、进出水系统布置、防渗材料等七点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8.
工厂绿化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工厂绿化的数量与质量管理工厂的绿化管理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具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实践证明,工厂的绿化管理首先要强调数量概念。同时综合考虑质量指标,这样方可达到工厂绿化的目的。 1.工厂绿化的数量管理绿化的数量管理归纳起来为:绿化占地面积与绿化覆盖率两项指标。据国家化工行业环境保护设计暂行规定:绿化面积达到厂区总面  相似文献   

9.
正高州水库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东北部,集水面积1022平方千米,总设计库容12.8亿立方米,是广东省四大饮用水水源水库之一。近年来,随着高州水库集水区内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州水库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考验:水库集水区内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面源污染严重,及现有的治污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入库氮磷负荷持续增长,水库水环境质量持续  相似文献   

10.
河套灌区的主体为后套平原,总土地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河套地区地表水体和地下水氮、磷普遍超标。本文针对河套面源污染问题,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页岩-钢渣组合填料湿地强化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谭洪新  周琪  杨殿海 《环境科学》2006,27(11):2182-2187
以城市污水A/O工艺出水为处理对象,运用页岩和钢渣物化除磷、调控进水碳氮比和氮素氧化性等技术手段,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页岩和钢渣组合填料湿地的脱氮除磷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COD面积负荷率、TN面积负荷率、TP面积负荷率、HRT(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6.5~20.7 g·(m2·d)-1、2.57~8.22 g·(m2·d)-1、0.41~1.32 g·(m2·d)-1、0.5~1.6d时,①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5.8%、56.3%和18.6%,TN去除率为58.0%,TN面积负荷去除率为3.58g·(m2·d)-1,TN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31 m·d-1,TN面积负荷去除率随进水TN负荷的增加而线性增加.②TP去除率为90.4%,TP面积负荷去除率为0.89 g·(m2·d)-1,TP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86 m.d-1,TP面积负荷去除率随进水TP负荷的增加而线性增加.③水温、HRT、氮素组分、C/N等因素对湿地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有显著影响.TN面积负荷去除率随HRT、COD/TN值的增加而幂函数增加.TN面积负荷去除率随水温(、NO2--N+NO3--N)/TN值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12.
自从迪克提出按同体负荷率计算二沉池面积以后,在美国教科书中均予以介绍。近年来,我国也已开始研究,认识颇不一致。本文以上海几个污水厂的实验与运行数据,对迪克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一、迪克方法在美国,多用辐射式二沉池,底流出口在池底中央,因此,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沈阳市燃煤供热锅炉运行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在了解了供热锅炉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负荷率等能效指标的现状,掌握了供热锅炉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锅炉节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废水快速渗透土地处理系统可以根据实测地表渗透率(InfiltratonRate)和处理要求来进行设计。水力负荷由设计渗透率确定,通常取其2~10%作为水力负荷率,这取决于现场测定地表渗透率的方法、场地土壤的变异性以及投水期与落干期之比。水力负荷也会影响氮和磷的处理效果。本文提供了以除氮、磷为目的的快速渗滤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处理运行数据。  相似文献   

15.
膜——射流曝气压力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流暴气压力式生物反应器及膜分离系统”的设计,综合了高速射流曝气法、压力式反应器和微孔过滤三项技术,以达到提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率、供氧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的目的,用该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四、最终设计水力负荷率LWD 以规范设计参数为基础的允许水力负荷类似于以土壤渗透率为基础的最大水力负荷Lw,这两个值的最低限值用来控制设计。一个月的水平衡用以确定每月水力负荷设计值。表1说明一个干旱场地类型的水平衡,用方程式(1)和(2)来描述土壤慢渗透状态(K=0.2~0.6英寸/小时),因此最大渗透率  相似文献   

17.
潜流人工湿地改善官厅水库水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确定利用人工湿地改善官厅水库水质工程所需的设计参数,在官厅水库岸边建立了人工湿地,开展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官厅水库水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水力负荷率为0.15~0.45m/d时,夏季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50%和70%;冬季,分别可达到15%和50%,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率的提高和水温的下降而降低.由于渗漏和蒸发及植物蒸腾作用,系统的出水量为进水量的60%.研究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微污染地表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该系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仍可以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对冷轧条件下非对称交叉轧制情况下变形区金属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总轧制压力计算公式 ,并用理论与实验两方面进一步分析了轧制压力与交叉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效高精度模拟面源污染输移过程,掌握面源污染的输移规律,是研究面源污染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管理和控制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全面耦合二维水文水动力及污染物输移过程的数值模型,采用二阶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利用GPU加速技术提高计算效率。结果表明:在理想条件下,数值解与解析解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对不同面积和精度的城市地表面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输移过程的模拟结果显示,二者的输移规律符合实际的物理过程,模拟总时长为7200 s,城市地表面源污染模拟结果只需186 s;农业面源污染模拟结果只需1169 s,计算效率有显著提升。综上所述,GAST模型对不同下垫面面源污染可实现高精度模拟,且模拟效率有显著提升,为今后面源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燃煤电厂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监测是计算排放浓度的基础,要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控制,研究其产生浓度的影响因素很重要.因此,本文选取了187组燃煤电厂的现场实测及历史实测氮氧化物数据,装机规模覆盖12~1000MW,通过敏感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不同类型燃煤机组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的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敏感性分析发现,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中,影响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的因素依次为机组规模、空气过剩系数、机组负荷率、煤中挥发分、煤中含氮量;未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中,影响氮氧化物产生浓度的因素依次为煤中挥发分、空气过剩系数、机组规模、机组负荷率、煤中含氮量.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对于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在置信水平为99%的情况下,氮氧化物产生浓度与机组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412;与空气过剩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265;与煤中挥发分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355;与机组负荷率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245;与煤中含氮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对于未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的发电锅炉,在置信水平为99%的情况下,氮氧化物产生浓度与机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345;与空气过剩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325;与煤中挥发分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543;与机组负荷率及煤中含氮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