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进水流速为300 mL/h、回流比为200%;反应器内溶解氧在0.8~1.5 mg/L,pH在7.8~8.5,温度在32~35℃的条件下。采用分别往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应器1#中通入不含COD的人工合成废水,往BAF反应器2#中通入含有不同浓度COD的人工合成废水的方式,研究在自营养条件下和异营养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异营养条件下当进水COD浓度为52.51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为93.07%,达到最大值;当COD<50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随COD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COD>50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随COD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自营养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3.47%,大于异营养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在进水不含有机物的条件下,填料区域各部分的氨氮去除率差别不大,填料层中下部的氨氮去除率略高于上部。  相似文献   

2.
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高盐度水产品加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的运行效果和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对C1^-浓度平均6000mg/L的高盐度水产品加工废水,系统对COD、SS、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88%、90%、85%,出水COD、SS、氨氮分别低于100mg/L、70mg/L、15mg/L,出水完全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低温对处理低浓度废水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个9.9L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COD500mg/L左右),研究了低温对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从35℃下降至20℃对ABR的处理效率没有明显的影响,COD去除率仅下降了3%。各隔室的VFA均上升,前面隔室中上升幅度更大。当温度从20℃下降至15℃时,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等受到较大影响,在13d的时间内COD去除率下降了近一半,降至40%~60%。  相似文献   

4.
江西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乳酸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IC+A/O+BIOFOR联合工艺进行处理。当进水ρ(COD)平均为5 483 mg/L,ρ(NH3-N)平均为97.83 mg/L时,出水ρ(COD)平均为84 mg/L,去除率达98%;出水ρ(NH3-N)平均为12.07 mg/L,去除率为88%...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催化氧化-A/O工艺-生物滤池组合工艺,以高浓度有机胺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该工艺对进水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催化氧化预处理工艺,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抑制性物质,提高废水的B/C;A/O工艺能去除大量的有机物和总氮,但出水氨氮有所升高;末端采用生物滤池处理该废水,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和COD。当进水ρ(COD)为3 000~4 000 mg/L、ρ(NH3-N)为15~60 mg/L、ρ(TN)为350~450 mg/L时,出水水质可达当地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ρ(COD)≤300 mg/L、ρ(NH3-N)≤35mg/L,表明该工艺可应用于高浓度有机胺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逐步提高盐度的方法驯化出耐高盐的活性污泥,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进行模拟高盐废水的处理试验,对盐度为0、8、16、24、32 g/L的5个盐度梯度高盐废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度梯度的不断增加,系统稳定时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的去除效率由未加盐度时的98%、98%和97%下降至32 g/L盐度时的84%、73%、47%;由生物膜比耗氧速率(SOUR)和脱氢酶活性(DHA)表征的微生物活性在低于8 g/L盐度时增加,大于8 g/L盐度后下降;盐度使得生物膜中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从26.15 mg/g SS增加到216.27 mg/g SS,其中TB-EPS的多糖(PS)含量增加最为显著,EPS的增加可以提高微生物对盐度的抗性和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不同盐度生物膜中,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髌骨细菌门是最大的3种优势门,平均相对丰度累计维持在72%~83%之间,其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随盐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变型菌门相对丰度随盐度增加而下降;动球菌属、微白霜菌属和TM7a随着盐度的上升相对丰度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7.
何涛  邱俊 《环境科技》2009,22(1):13-16
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气水比、水力负荷、pH值对CODo,SS,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以及COD负荷、氨氮负荷对COD、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气水比、水力负荷、pH值3个因素对CODQ,SS,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水力负荷〉气水比〉pH值,且在水力负荷为0.5m/h、V(气):V(水)=3:1,pH值为6~8时COD0,SS,氨氮去除达到最佳水平。COD容积负荷小于15kg/(m3.d)时,COD负荷的变化对COD去除率影响较小,去除率随着进水COD负荷的提高缓慢下降;相比之下,随着COD容积负荷的增加,氨氮去除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得出:在设定实验条件下,BAF的动力学模型可表示为:lnC/C0=-60.9A/QC0^0.183.  相似文献   

8.
用充填陶瓷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研究碳和氮代谢特性。曝气生物滤池进水氨氮为52mg/L左右、COD为100mg/L左右和回流比为200%时,经过20多d的运行,出水氨氮小于0.05mg/L、COD小于25mg/L、亚硝态氮为4.7mg/L和硝态氮为7.1mg/L,COD去除率达75%,氨氮去除率达99.9%,总氮去除率达78%;过大和过小的回流比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性能都是不利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一般城市污水以及含低COD、高氨氮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含硫氨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程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简称 SBR 法)处理重油催化裂化汽提塔出水,取得了脱碳(降低 COD)、硝化(除氮)、反硝化(去除总氮)的良好效果。当废水 COD 为2000mg/L,容积负荷3.5kgCOD/m~3d,处理出水 COD 小于300mg/L 时,去除率在80%以上,适当降低进水负荷,可取得好的脱氨氮效果。废水氨氮为150~200mg/L,当容积负荷为2.0kgCOD/m~3d 时,处理水氨氮含量小于10mg/L,去除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苯胺废水处理效果,采用臭氧氧化静态试验处理模拟苯胺废水,分析了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苯胺去除率随臭氧投加量增加而提高,当臭氧投加量116 mg/L时,苯胺去除率、COD去除率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99.9%、64.5%和10.8%;最佳反应pH值为7.在臭氧投加量逐步增加至116 mg/L时,氨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性泥炭和改性沸石对微污染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实验的研究,得出改性泥炭和改性沸石单独处理微污染水时都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COD、氨氮、总磷,联合作用时对水体中的COD、总磷可以达到更高的去除率,但对氨氮的去除率有所下降.结果表明:微污染水在最适实验条件下进行吸附实验得出的效果是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TCOD)、氨氮(NH4+-N)、总磷(TP)的浓度分别从77 mg/L、3.75 mg/L、0.40 mg/L降低到20.06 mg/L、0.041 mg/L、0.35 mg/L.两种吸附剂联合作用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吸附剂单独作用污染物要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磁种混凝技术处理校园生活污水,通过分析原水水质,磁种(Fe3O4)、混凝剂PAC(聚合氯化铝)或PAS(聚合硫酸铝)、助凝剂PAM(聚丙烯酰胺)投加方式及投加量考察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磁种的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水处理起到关键性作用。先添加磁粉0.3g/L,再添加PAC 0.3g/L,PAM 0.002g/L混合搅拌出水COD去除率为78.90%,处理后COD含量43.60mg/L,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有机基质对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是影响反硝化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磷的去除主要在缺氧阶段由反硝化除磷实现。实验保持N、P进水40 mg/L、8 mg/L不变,当COD/P≥31.25时,出水磷浓度小于1 mg/L,去除率大于85%,出水中氨氮和硝酸氮约为0,氮的去除率接近100%,COD的去除率在95%以上;当进水25≤COD/P≤31.25时,出水磷浓度为1~2.4 mg/L,去除率大于70%,氮的去除率接近100%,COD的去除率大于90%;研究结果推断,随着进水有机基质的降低,厌氧池聚磷菌放磷量逐渐减少,缺氧池反硝化除磷量也逐渐降低,二沉池出水磷酸盐含量逐渐升高,反硝化除磷的效率随着有机基质浓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高温脱氨-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菁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07-108,123
对于氨氮含量在1000.00mg/L-2500.00mg/L以内一般意义上的高浓度氨氮废水,采用普通的吹脱法基本可达到出水要求;对于氨氮含量在9000.00mg/L以上,CODCr浓度在25000.00mg/L~30000.00mg/L以上的高浓度染料化工废水,此法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采用高温脱氨-吹脱法处理,其处理出水氨氮浓度达到300.00mg/L以下,CODCr浓度达到5000.00mg/L~9000.00mg/L以下,即废水氨氮去除率在95%以上,CODCr的去除率也可达60%以上。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去除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占地面积小,系统运行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以电厂粉煤灰为主要试验原料,辅以外加药剂(水泥、石灰、石膏、水玻璃),经混合、成球、陈化和养护等工序,制得免烧粉煤灰陶粒,并将其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的载体填料处理城市污水.待挂膜启动成功后,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 HRT)、COD负荷、氨氮负荷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8~21℃、气...  相似文献   

16.
pH和DO对好氧颗粒污泥去除高氨氮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使用SBR成功培养的结构紧密、外形规则,具有良好脱氮性能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并探讨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模拟废水,以蔗糖作为唯一碳源,NH4Cl为氮源,将进水NH4+-N浓度由300 mg/L逐步提高至900 mg/L,相应的NH4+-N负荷由0.6 kg/(m3.d)提高至1.8 kg/(m3.d),考察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控制反应器pH为8.0,曝气量为75 L/h时,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的效果最好,氨氮去处率分别为96.70%9、2.33%。由于运行过程中每隔15 min监测每个反应器pH值,使其维持在各自pH值7.0±0.1范围内。这种酸碱度环境对异养菌等微生物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各pH条件下,COD去除的所需时间和去除率基本没有差别。在不同的DO下,COD在初始的60 min里降解速度有明显区别。曝气量为150 L/h时,COD的降解速度最快,但是曝气量过大颗粒污泥内部厌氧区被压缩,因此选择最佳的曝气量为75 L/h。  相似文献   

17.
不同DO下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运行效果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A/O-MBR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溶解氧(DO)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处理效果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DO浓度在0.2~4.0mg/L对COD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COD平均去除率均在90%以上.DO浓度变化对NH4+-N去除影响较大,DO浓度下降到0.2mg/L时,NH4+-N平均去除率由99%下降到65%.通过PCR-DGGE分析,较高DO条件下(4.0,2.0mg/L)的总细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高于较低DO条件(0.5,0.2mg/L),但其群落结构变化与与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对应关系不明显;氨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变化较明显,且在不同的DO条件下起主要作用的氨氧化菌的菌属不同,其群落变化与反应器的NH4+-N去除效果相对应,DO为2.0,0.5mg/L时氨氧化菌群落结构比较相似,此时反应系统的脱氮效果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CLR反应器是在IC反应器的基础上优化的厌氧反应装置,详细介绍了改进的工艺和实验方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渗滤液,采用CLR厌氧反应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的环境下,CLR厌氧进水COD从4 200 mg/L逐渐提高到42 000 mg/L的情况下,并稳定进水COD浓度42 000 mg/L左右时,出水COD在8 400 mg/L左右,COD去除率为80%以上.CLR反应器处理实际渗滤液的负荷能够达到42 kgCOD/(m3·d),产气效率为0.4L沼气/gCOD,从处理效果的分析为生产规模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产中产生多股性质各异的工业废水。氢化水为其中之一。针对氢化水中污染物组分复杂、性质稳定的特点.采用微电解-Fenton试剂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研究,探讨处理过程中各种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微电解条件在m(Fe):m(C)=7:1。pH值为5.0、停留时间为90min、出水混凝pH值为9.5时。对COD、苯胺类化合物等污染物去除率最高;后续处理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当pH值为6,Fe^2+的投加量为0.78g/L,m(FeSO4):V(H2O2)=1:8g/mL、停留时间90min效果最好。经处理出水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GB898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污泥接种浓度为10g/L,水温35℃-38℃的条件下,采用逐渐加大进水量提高有机负荷的方式45d内可以完成UASB反应器处理异VC钠生产废水的启动。启动完成后UASB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6kgCOD/(m^3·d),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85%。调试过程中向反应器内加入适量FeSO4,可以使污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颗粒化,形成粒径为1mm~2mm、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反应器出水VFA保持在400mg/L以下并能比pH更灵敏的反应出反应器内部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