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识别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各自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工业二氧化硫削减变化量表征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通过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法,探讨了投资规模、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等3个因素对中国大气污染投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投资规模增加是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而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均逐渐增强,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有所提高;从区域层面来看,投资规模的增加是引起东部、中部、西部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但东部地区投资规模增加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在逐渐变小,中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存在负效应,而西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带来的效应由负转正.  相似文献   

2.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然后对人均GDP、人口和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作相关性分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对天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分析,最后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1-2009年中国工业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分析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趋势,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将影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因素进行分解,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治理效应4个子效应,并对比了各子效应间的影响程度和变化情况.根据二氧化硫的产生与排放量,选择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作为二氧化硫排放重点行业并进行深入分析,并指出目前工业二氧化硫减排的主要方向与障碍.  相似文献   

4.
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2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生活对能源的需求或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逐渐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但已有的研究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2排放的长期动态变化特征缺少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且在探讨CO2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时过于宽泛,没有深入探讨每个具体影响因素长期的动态变化规律.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2006》,研究了1991-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2排放的变化趋势,并且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定量研究了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2排放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了每个影响因素长期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2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对数平均分解指数(LMDI)法分析了南京市工业35个行业在2000—2010年的碳排放变化。研究表明,影响工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工业经济发展、工业部门内部结构、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系数。鉴于此,建议南京市控制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强度接近国家先进水平,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减少工业碳排放。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州市大气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 VOCs),可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以源头追溯的方法,将该区域工业相关的33个VOCs排放源按照物质流动过程分为4个环节,分析了其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08年VOCs排放总量为182 362.7 t,各环节的贡献率分别为:VOCs的生产环节34.5%、储存和运输环节18.4%、以VOCs为原料的工艺环节9.9%、VOCs产品的使用和排放环节37.2%;污染主要来自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油品储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等,前12大污染源的VOCs排放量共占2008年排放总量的87.3%.2006-2008年的VOCs排放总量均超过15万t,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研究可为“十二五”期间珠三角VOCs污染物联防联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10年来硝酸工业快速发展,但该行业的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情况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和应有的重视,对环境已造成了严重污染.现行综合排放标准已无法对硝酸工业污染起到控制作用.分析了硝酸工业污染排放情况和国内外相关的排放标准,针对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思路,严格控制硝酸工业NOx 和总氮排放,并建议利用国际清洁发展机制对温室气体N2O实施减排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动力和短板,选择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强度、污染物产生强度和末端治理5个影响因素,从全国、地区、重点行业等3个维度,对2011—2015年的工业SO_2、NO_x和烟(粉)尘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工业SO_2和NO_x的减排主要源于末端治理的提升,污染物产生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烟(粉)尘增排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规模的增长和末端治理措施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整体不明显,但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地区效果不明显,而西部地区远远落后。在行业层面存在不同的短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末端除尘能力滞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末端除尘能力滞后,且NO_x产生强度以及行业比重均不减反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SO_2和NO_x产生强度以及行业比重均不减反增。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燃煤电厂产生大量炉底渣,建筑固废的处置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炉底渣和石粉等区域特色的骨料制备环保砖,系统考察了骨料对环保砖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种类对环保砖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再生骨料中混凝土的增加,环保砖抗压强度逐渐增加;而再生骨料中粘土砖含量的增加,环保砖抗压强度明显降低。环保砖抗压强度随炉底渣的含量增加而降低,石粉对环保砖抗压强度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工业固废管理政策作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动力学(SD)原理,首先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政策与其他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因果关系图及流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动力学(SD)方程,定义了激励因子和约束因子的概念,明确了其与系统其他各要素间的关系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测了辽宁省未来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处置量、排放量、贮存量、累积贮存量的变化趋势,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政策的变化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不同处理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成果对政府科学制定政策,提高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的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迅速膨胀,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为了客观地反映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的发展趋势,在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2种单项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并以1991—2007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实例对模型精度进行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由于非线性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拟合效果良好和逐步回归对预测对象影响因素考虑全面的优点,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小,最符合实际情况。采用非线性最优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将达到183133万t,2020年将达到228511万t,预测结果可以为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工业废渣固化软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软土固化所需水化物组成的特殊性以及固化土结构形成过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煤矸石、电石渣和磷石膏制备成以工业废渣为主要成分的软土固化剂。试验表明:采用合理的组成设计,充分利用不同工业废渣在提供碱性物质和膨胀性物质、调整胶结性水化物与膨胀性水化物生成速率协调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利用工业废渣制备的固化剂与普通水泥相比可使固化土强度提高数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比较了苏州市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2种处置方法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的系统范围主要包括垃圾收集、垃圾运输、垃圾填埋或焚烧以及发电等几个部分。采用收集的垃圾组分数据,利用IPCC推荐的模型等,计算了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时CO2等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对垃圾渗滤液的实测数据,计算了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日本开发的AIST-LCA Ver4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垃圾填埋的生态币值要大得多,可见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影响比垃圾填埋的影响要小。所获得的结论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作为中国城市垃圾处置决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历史堆存量多的问题,基于历史年份产废量和行业贡献度分析结果,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2021–2025年特定行业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结果表明,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炉渣、脱硫石膏等6种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普遍集中产生于1~2个特定行业,且特定行业的贡献程度普遍超过80%。到2025年,我国金属矿采选业尾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粉煤灰,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矸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冶炼废渣,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炉渣及脱硫石膏产生量将分别达到13.46×1011、6.45×1011、15.86×1011、6.21×1011、2.57×1011和2.50×1011 kg,较2019年产生量分别增长55%、39%、238%、73%、52%和131%。建议充分考虑以采矿、冶金、电力、热力等产废量较大的行业为治理重点,并合理规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布局和能力建设。本研究结果可为“十四五”时期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科学制订产废行业环境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is paper takes energy consumption PM2.5 emission as research object,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PM2.5 emission level in Hunan and Guangdong...  相似文献   

16.
为了处理有色金属冶炼厂产生的含砷废渣,利用磷渣-粉煤灰基地聚物材料对其进行固化处理。在磷渣:粉煤灰=60:40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石灰的掺量、化学激发剂水玻璃的模数及掺量、含砷废渣掺量等因素对砷固化体力学性能及砷毒性浸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外掺掺量为10%,水玻璃的模数为M=1.2,且其掺量为4%时,砷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和As毒性浸出浓度等指标综合效果达到最佳,地聚物材料对含砷废渣的最大固化容量为34%,其固化体抗压强度可达13.6 MPa,砷毒性浸出浓度为2.4 mg·L-1,满足危险废弃物堆存国家标准要求。通过XRD、SEM等手段分析可以得出,固化后砷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变成难溶盐的形式被地聚物材料牢牢地包裹,结构更加密实。  相似文献   

17.
生活垃圾可持续化填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填埋场现状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填理"的概念.认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将从单纯的最终处置场所演变为填埋与中转相结合的场所.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从两方面得到体现:一为垃圾降解过程及其副产品处理中以能量形式得到利用,另一方面为稳定化后的垃圾及填埋场本身空间得到再一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符合持续发展的理念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固体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核心问题则是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随着园林废物等高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 ,以及对农业固体废物和食品工业废物再利用的需要 ,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研究中 ,针对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 2项主要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对其优势微生物菌群、不同降解底物和微生物降解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并对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应用以及有机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做了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锯末、稻壳、纸屑、橱芥、塑料和橡胶6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原料的热解实验,测量了它们三相产物收率,并分析了它们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产物的组成.特别对液体产物,针对它们的特殊性分别采用了层析、模拟蒸馏和全烃气相色谱分析,详细探讨了热解焦油的具体组分,得到了热解法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一些有意义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Olcese LE  Toselli BM 《Chemosphere》2004,57(7):691-696
This paper presents a technique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to estimate pollutant rates of emission from industrial stacks, on the basis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on the ground. The ANN is trained on data generated by the ISCST3 model, widely accepted for evaluation of dispersion of primary pollutants as a part of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study. Simulations using theoretical values and comparison with field data are done, obtaining good results in both cases at predicting emission 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would allow the local environment authority to control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plants without need of performing direct measurements inside the pl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