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合类工业园环境系统动力学仿真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庆玲  钱新  王瑾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2):82-85,99
综合类工业园由不同行业企业组成,比单一行业类工业园在经济发展和污染排放方面具有更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徐州经济开发区是以装备制造业、光伏产业、医药食品电子等行业组成的综合类工业园,以徐州经济开发区为例,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工业园的管理与调控研究。针对园区的人口、经济、环境三大子系统,识别内在联系做出因果反馈图,在此基础上构造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预测园区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最后设计经济型、环保型、协调发展型三种方案,通过系统仿真,对徐州经济开发区的管理和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承载力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环境承载力是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为区域发展适度规模提供环境支撑依据.针对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特征,以珠海富山工业园为案例建立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该指标开发基于熵值法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模型,模拟珠海富山工业园区规划情景下的环境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于规划中后期处于下降趋势,但下降的趋势较为缓和;园区发展压力伴随着园区规划建设处于下降趋势,规划建设初期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规划期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于园区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范围,随着园区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和基础设施完善,园区综合环境承载力可提升至较为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化工区环境风险分级及优先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苏沿海40家化工园区为例,综合考虑化工园区评价单元与环境风险区域性、系统性和行业性特征,构建了包括风险源、控制机制、风险受体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的环境风险分级综合模型,提出以指标贡献率作为优先管理策略的半定量筛选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江苏响水陈家港化工集中区、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如皋精细化学工业园等7个高风险园区,其风险产生与园区产业结构、园区地理布局紧密相关.根据指标贡献度将7个高风险化工园区划分为两类化工园区:一类是以受体敏感性为主控风险因素的化工园区;一类以风险源以及风险控制为主控因素的化工园区.针对这两类化工园区,分别从环境监管、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化工企业数量总量控制、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工业园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锡山经济开发区为例,考虑目标园区的具体特征,建立了规划园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可达性进行了分析,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评判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CCR模型的工业园区企业环境绩效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CR绩效评价模型为内核,绩效评价函数与环境调控函数为工具,建立了工业园企业环境绩效管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南通农药工业园企业环境绩效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绩效评价函数对园区20家同类型企业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其中7家企业达到环境相对高效;根据环境调控函数计算结果,各企业环境绩效调控总量与绩效评价排序高度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境绩效管理系统可为园区企业环境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为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工业园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工业园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系统分析工业园区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管理系统工程学动态仿真技术、运筹学优化理论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动态仿真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对影响企业和园区水资源系统各种要素的动态模拟,进而运用决策控制技术对生态工业园的用水网络进行优化调控,并以厦门某沿海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方法运用及验证.  相似文献   

7.
生态工业园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式。基于祁东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概述了其构建生态工业园的背景,并对其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优势条件和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对策,以利于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概况,提出了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产业布局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深入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现状条件、物流、能流、信息流,并对该生态工业园区进行了功能分区,设计了总体框架和空间布局,确定了园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先导、以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工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并细化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确立了该生态工业园的产业选择和近期可发展的项目,提出了产业规划与生态环境的规划相结合的环境对策,以期对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灰色关联分析在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推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前提,在现有改造型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中必须逐步推进,并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拟建生态工业园现有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评价,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利用关联度和关联系数分别确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的近期、中期、远期方案和找出制约企业提高清洁生产程度存在的问题。以龙门工业园焦化企业为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9和企业4的关联度>0.8,为园区优先推行清洁生产的试点企业,是园区清洁生产推进中的近期方案,分类指出园区下一步推行清洁生产的重点企业,为园区的中、远期方案。该方法原理简单,结果可靠,是一种有实用价值、适合于指导园区清洁生产推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天山北坡经济带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最大的综合经济带之一,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区域绿色发展提供借鉴.通过引入区位熵的概念,从空间维度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各经济区主导行业进行分析,并采用情景分析方法从时间维度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不同经济发展情景下的污染物减排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区位熵分析结果显示,石化、冶金、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煤炭、能源供应等行业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主导行业,占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总产值的84%.②情景分析结果显示,与2014年相比,情景1(现状情景)下天山北坡经济带2020年CODCr和SO2排放量将会增加90.86%和194.26%,情景2(产业结构调整情景)下将分别增加66.48%和84.97%,情景3(科技创新情景)下将分别增加42.34%和113.77%,情景4(生态工业园情景)下则分别降低8.39%和8.77%.③在污染物减排方面,情景4下CODCr和SO2排放量分别较情景1降低52.00%和69.00%.④根据情景分析结果,特别是生态工业园情景下的减排潜力,结合目前天山北坡经济带6个经济区主导行业发展现状,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产业维度提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发展策略,主要包括积极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开展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化工类企业的进园入区,虽然各企业实现了废气的达标排放,但由于叠加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化工异味已经成为环境监管的难点和群众投诉的焦点。通过对化工园区内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各类有机废气的特点、毒性、种类和来源进行剖析,探讨了无组织排放有机废气的收集处理方法和相应治理措施对策,对该类废气的日常环境监管提出了具体建议,并结合实际案例强化了对无组织废气进行防治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未来,加强化工园区内企业无组织排放废气的监管和新废气治理技术的研发应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群众对环境满意率必将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对目前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历程、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并结合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①我国工业园区经历了快速发展、调整发展和科学发展等阶段,在经济发展、资源与能源优化利用、污染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②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绿色园区建设和UNIDO绿色工业园区创建等工作中,这些政策在推动主体、实施路径、侧重方向上各不相同又各有特色,对推动工业园区节能减排绩效明显.③目前,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为此,提出了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对策建议: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园区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建设,实现经济环境双赢;注意环境风险防控,确保环境安全;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为例,介绍了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在全省中的比例,并从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机构建设、管理绩效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机构、分解指标、建立环境统计制度、建设生态工业基础数据库、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动态核查制度、完善工业园区环境报告书制度等六大措施,落实工业园区管委会环境保护责任,提升管委会环境管理参与度。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的化工产业污染正呈现向沿海地区快速转移的趋势.为此,本研究首先利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快速识别江苏沿海化工园区,并与GIS结合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接着分析各化工园区与饮用水源地、重要生态敏感区距离及所处区域人口密度,计算各化工园区对周边生态系统的污染胁迫度;然后根据空间分布格局及污染胁迫度计算结果确定8个...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环境风险评价的特征,从HJ/T 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现有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和标准中直接筛选了物质危险性、主要原料最大存量与临界量、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等10项指标;结合工业园区环境风险区域性、复杂性及综合性等特征,提出了行业类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情况等9项指标,共计19项指标作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近20个工业园区的管理者、企业及园区公众发放600份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了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价指标权重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模型结果显示,影响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等级准则层权重依次为风险源(0.4663)、监管机制(0.3010)和受体(0.2327);累积性环境风险源特征指标中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式 (权重居第1位,下同)和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情况(第2位)指标权重较突发性风险源特征指标——物质危险性 (第4位)、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占比 (第9位)、主要原料最大储存量与临界值(第18位)等指标排序优先;对于体现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防和监管的指标权重相对较高,如行业类别,园区环境监控情况、环境风险监管机制中日常环境管理制度中的环境监控情况 (第5位)权重也高出了环境风险制度体系中事故应急预案(第8位)指标权重;但是,在对受体关注程度上生态环境质量和安全等指标的权重仍旧很小.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区调整的需要,工业园区成为近年来工业发展的的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模式。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环境管理的形成及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园区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促进工业园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密集,环境风险点多,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造成累积性、叠加性和潜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制约了其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特征,选择3个典型流域(区域)(即重化产业最密集、人口最密集,重化产业布局性矛盾最突出的长江湖口以下干流区域;重大调水工程下游减水河段与涉水产业重点发展的汉江流域;生态系统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区与磷矿资源开发强度高的乌江流域)进行分析,并识别流域重化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问题及其演变趋势.基于保障“清洁长江”与“安全长江”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调控思路,提出长江经济带典型流域重化产业绿色发展的优化调控对策和差别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风险防控建议,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实施精准治理提供支撑,主要包括:①长江湖口以下干流区域以保障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各类工业园区为抓手优化布局,提升区域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制定长江沿岸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对策;②汉江流域以流域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从国家产业政策战略高度调整汉江中下游的产业发展战略,严格控制高耗水和水污染产业的持续发展;③乌江流域以保障下游库区水质为目标,严控喀斯特地貌区域新增磷化工产能,研究喀斯特地貌区实施磷化工产业废水特别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8.
工业园共生演化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苏泰兴精细化工园及南通农药化工园为例,将最大流原理及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用于研究非成熟工业园的产业共生演化.由于演算得到的序参量ξ值虽然可以表征各工业园共生效益随时间变化情况,却无法用来横向比较工业园间共生效益,因此对计算过程进行了改进,提出新的序参量计算方法.比较了序参量ξ与产业关联度、交换量等指标后,定义ξ为产业共生演化效率指标,并将卡伦堡工业园2005年得出的ξ值2.87作为共生演化稳定状态标准值.研究发现,2个工业园在较少人工干预下,ξ值逐年上升,分别从0.04,0.133增加到1.51和1.675,但远小于卡伦堡工业园的2005年ξ值.建议在工业园自发形成进程基础上,加以合理引导,促进工业园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In China many investments especially from foreign companies are located in industry parks. However,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of developing Chinese industrial parks are not very clear to the westerne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dustrial parks will play a key role in China's economy, therefore, those issues relating with China's industrial parks need to be further discussed. This paper is one of such efforts. It will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parks, including characterizing industry parks in China and discussing the main site selection criteria and important aspects for foreign investors. The main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industrial parks because such parks have been main sources of pollution.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industrial parks, such as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的难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围绕生态园区建设需求,为有效解决工业园区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提出园区生态化改造的有效对策,主要包括生态补链、提标改造、一体化管理等。进一步展望了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的前景,并开展了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