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废弃铅酸蓄电池含有大量铅、镉等重金属,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同时,废弃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铅和其他材料,是再生铅行业的主要原料。本文针对我国在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回收建议和方案,为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有效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它所消耗的铅占全球总耗铅量的82%。我国铅酸蓄电池工业本世纪80 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90年代年产量达3000多万kWh,铅酸蓄电池也是对环境、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种,随意抛置的废铅酸蓄电池所分解出的重金属和有毒废液会对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急性或慢性的铅摄入会造成代谢、生殖及神经等方面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只30万t废铅酸蓄电池产生,从事回收的部门有:供销系统的物资回收公司,物资系统的物资再生利用公司、机电系统的蓄电池制造企业,有色系统的再生铅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个体收购者,回收工作总体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迄今,我国仍未制订完善合理的废铅酸蓄电池管理法规及其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尚缺乏由政府主导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整个回收工作混乱,随意"倒酸"现象时有发生,是铅污染控制的重点问题。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是我国政府明确鼓励的制度,铅酸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落实是提高铅回收率,解决回收过程的混乱无序的关键手段之一。该制度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被现有的一些环保政策所制约。本文分析了企业生产者延伸制落实的政策"瓶颈",建议完善废旧铅酸蓄电池配套管理制度,结合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采纳"互联网+"的管理思维来破解废铅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瓶颈问题",以提高废铅酸蓄电池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现状与再生铅清洁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铅酸蓄电池属危险固体废物,若不妥善处置,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本通过对国内外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与处置现状分析,结合国家废电池污染防治政策,提出了利用废铅酸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的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世界上各类电池中生产量最大,使用途径最广的一种电池,回收利用和管理铅酸蓄电池是环境保护领域中一项重要工作.废铅酸蓄电池在拆解过程中产生许多废物,如处理不当,对环境危害很大.如处理得当,则会提取再生铅,使之再利用,变废为宝.文章从废铅酸蓄电池的危害及其处理现状,提出如何回收利用,如何加强环境管理,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简讯     
梅洛尼推介铅酸蓄电池回收新技术为了把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介绍给更多的中国企业 ,近日 ,意大利梅洛尼设计股份公司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梅洛尼设计股份公司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信息”发布会。铅酸蓄电池是消耗铅最多的重金属电池。铅的回收利用不仅利于环保 ,而且对节约短缺的铅矿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从事铅酸蓄电池回收的企业也有相当可观的经济回报。梅洛尼设计股份公司与其合作伙伴安吉泰公司在湿筛法基础上研究开发的自动CX综合系统生产线 ,该工艺具有更低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 ,…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现象仍触目惊心。回收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提取再生铅,与原生铅相比更节能环保,符合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法则。但目前回收和处理市场很不规范,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着重讨论用政策引导的方式规范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市场,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8.
《环境》2004,(5):63
英德市新裕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制品有限公司是经省环保局批准建立并选址兴建的,总投资额2500万,成立于2002年12月的民营企业。专业从事废旧铅酸蓄电池,废铅渣等的回收利用,实现废铅酸蓄电池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公司治理三废的工艺是采用广州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的技术与工艺流程,处理结果已达到环保要求,对当地的环境不构成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为推进铅酸蓄电池回收基金制度设计,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新模式,加快实施再生铅行业准入公告管理,近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财政部综合司、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在江苏省徐州市组织召开了铅酸蓄电池回收基金制度研讨会,并会同环境保护部对首批申请行业准入公告的再生铅企业组织了  相似文献   

10.
伴随铅的长期使用,形成了铅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使用蓄积。铅在使用蓄积的现存量可一定程度的反映未来的废铅资源量。开展本研究可为废铅回收利用、保护铅矿资源提供重要信息。选择铅酸电池作为铅制品的代表产品,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方法,对2005年北京市铅酸蓄电池的种类、数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估算了铅酸蓄电池中铅的蓄积量及其构成情况。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底,北京市在用的铅酸蓄电池中,铅的蓄积总量为28.5kt,其中,从电池类型看,起动型蓄电池占总量的88%;从产品应用场所看,机动车用电池占总量的92%。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国家和国外部分城市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北京铅的人均蓄积量为1.85kg/c,约为国外发达国家或城市的1/2到1/6。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铅的资源效率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引入铅的资源效率的概念。通过分析铅生产过程中铅的流动方向和数量,获得了铅的资源效率变化规律:铅的资源效率与铅的循环率、排放率、生命周期产量比有关。根据统计数据,估算了1990—2000年铅的资源效率平均值只有0 91t t。通过估算这一时期铅的循环率、排放率、生命周期产量比的实际数值,判定了中国铅的资源效率低下的原因:铅的循环状况较差,废铅排放严重,铅的年产量高速增长。最后,提出了现阶段改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率低下、铅的排放率偏高、铅酸电池年产量持续增长等,造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生态效率十分低下.结合中国铅业实况,分析了铅的循环率低下和铅的排放率偏高的成因,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铅流变化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兰  毛建素 《环境科学》2014,35(7):2829-2833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铅的人为循环流动.了解铅流状况的改变,既可检验这些举措的有效性,又可全面把握我国铅流现状,为进一步资源环境改善提供定量参考.本研究采用"stock and flows(STAF)"物流分析法,分析了我国2010年铅流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铅矿石消耗量、环境释放量、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循环率等指标,结合已有2000年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2000~2010年的改变.结果表明,该10年间我国铅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分别提高到2000年的1.3倍和1.07倍,同时,铅循环率也提高了29.57%.然而,由于我国铅金属生产和消费规模继续扩大,使得铅矿消耗和铅环境释放量仍呈增大趋势,并较2000年分别提高了1.97和2.57倍,表明我国铅流改善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由粗铅、还原铅生产硫酸铅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寻找出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铅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铅与健康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包括铅中毒指标,铅的测定方法,铅对健康的影响和铅危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兰  毛建素 《环境科学》2014,35(8):3219-3224
近年来,伴随一系列铅污染综合整治行动,我国铅流有所改变.探究产生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可进一步为资源环境改善提供依据.根据铅流分析框架,辨识出引起铅流变化的因素,包括规模性和技术性两类因素.在此基础上,围绕铅产量、废铅回收量等规模性指标,铅循环率、环境释放率等技术性指标,分别从消费、贸易、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铅流改变的原因.结果表明,10年来铅制品国内消费量以年均24.7%的速度急剧增长,拉动了铅消费量增长;而铅消费增长又拉动了铅产量以年均14.2%的速度快速增长,进而最终拉动了国内铅矿石资源消耗量、铅矿石净进口量、废铅回收量的增长;铅制品国内消费率的增大方便了铅循环率的提高;国家宏观管理加强,通过关停规模小、技术落后的涉铅企业,并倡导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铅环境释放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废铅蓄电池的环境健康风险和收集利用价值,分析了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打击非法犯罪行为、完善法规制度、推进再生铅行业升级换代、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污染防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国外铅冶炼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欧盟铅冶炼污染防治的最佳可行技术和我国铅冶炼技术现状,并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进行筛选,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的评价,通过评价提出铅冶炼污染防治的最佳可行技术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大气PM_(2.5)中铅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ICP-MS测定太原市2009年夏季至2010年春季典型月份中存在于PM2.5上的铅(Pb)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铅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铅同位素丰度比特征,并由富集因子法初步解析了铅的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环境大气中存在于PM2.5上的Pb含量为270.83ng/m3,低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对颗粒物中铅的年均限值,在国内属中等水平。冬季存在于PM2.5中的Pb浓度水平最高,与取暖燃煤排放有关;扬尘中的Pb富集则对春季的Pb污染有较大贡献。Pb与PM2.5的相关性显示夏季和冬季二者来源一致,皆为燃煤排放;206 Pb/207 Pb与208 Pb/206 Pb的同位素丰度比特征也表明PM2.5中Pb的主要源于燃煤排放,由于冬季煤炭消费量较高,其燃烧排放对PM2.5中Pb的贡献高于其他季节。采样期间PM2.5中Pb的富集因子(20.45)显示,Pb主要源于人为活动的排放;春季的富集因子(10.76)接近10,表明春季时自然源的Pb对PM2.5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20.
硝酸和双氧水进行消解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染料中的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