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有幸听了一年级老师的一堂数学课,通过这堂课我受到了很深的启发:只要老师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情景,学生就会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得出你意料之外的结果。(节录片段)老师创设情景:买书。师:学校图书室新买来28本故事书,4本连环画,谁能算出学校一共买来多少本书?怎样列算式?(在讲桌上摆出书)生:28+4师:同学们列得很对,那么一共买来多少本书呢?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小棒,小组讨论,怎样计算28+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动手操作摆小棒,教师参与  相似文献   

2.
<正>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所以,提高小学生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这个时代数学教育的主题。一、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接受新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分别用3根、4根、6根小棒摆出各不相同的多位数,然后用3去除摆出的数。学生发现,用3根或6  相似文献   

3.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得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意图我园地处长江岸边,每年秋游,我们都会组织幼儿到江边的安全区域游玩。幼儿非常喜欢捡拾各种各样的鹅卵石,或堆砌、或拼摆、或旋转、或敲击,还意犹未尽地把它们带回园。我将这些鹅卵石集中放在园内戏水池的一个角落,作为幼儿的游戏材料。有一次户外活动,幼儿在水池边玩海洋球、泡沫、鹅卵石,杰杰突然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所有的鹅卵石都沉在水底,它们能‘浮’上来吗?""你能不能想办法帮助它们‘浮’起来?"我轻声启发。于是,杰杰和同伴们开始尝试起来,有的把鹅卵石放在泡沫板上,一边拨动水波比赛看谁  相似文献   

5.
换位思考     
有许多事情,只要换了位置去思考,想法、看法和行动就会大不一样。 解放战争时期,在一次行军中,一位身着干部模样扬鞭策马,边跑边对旁边的行军队伍呼叫:“跟上!跟上!快跟上!”彭德怀同志看到这个情景,到了宿营地后,马上召集各级干部开会,介绍了路上看到的情况,然后很严肃地说:“我看,这位领导同志应该和战士换个位置,叫战士骑马奔跑,催促他‘跟上!跟上!’看他是否能‘跟上’,又有何感想。” 彭总的建议提得好,你不是要求别人做到吗?那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小女孩和动物们在公园里玩。小老鼠眨巴着眼睛问道:"大象哥哥,我能看看你的鼻子吗?""当然可以呀。"大象回答。小老鼠又问:"你的鼻子又长又大,有什么作用呀?"大象说:"我的鼻子可以卷东西吃,可以  相似文献   

7.
<正>新接班,一个同事语重心长地和我说:"我看你怎么"收拾"小张这孩子,前面三年他可是"风云人物"呀!"迎头一棒,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呀?上课捣乱?作业不做?欺负同学?与老师作对?天啊!我该好好地想想"制服"这孩子的方法。于是,就有了我天天揪着小张的小毛病做文章的场面了:你怎么上课又不认真听讲了;你怎么又在队列里讲话了;你怎么又和同学闹矛盾了,等等!孩子,给我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正>学贵有疑,在学习过程中疑问能够推动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奋斗。疑问的解答过程能够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形成强大的学习能力。可见,疑难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拥有者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地锻炼学生,促进学生快速地进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发问能力的培养,逐渐锻炼学生对知识的质疑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激励和鼓励学生形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并且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运用自己已  相似文献   

9.
<正>人犯错误总是难免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不可能不出错。放下师道尊严,勇于认错,反而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向学生道歉,随时反思和质疑自己的教育行为午休时我接到一条短信:"老师,我是小西,请您以后不要把我当教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简解: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观察物体"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初步学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物体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对3个正方形摆成的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与发现;能将看到的图形画出来,能根据所看到的形状判断出观察者的位置,并能动手实践,将看到的图形用三个正方体把物体摆出来。通过观察与操作,促成学生基本空间概念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一般的人获取知识是从疑问开始的。因为有了疑问,才可见质疑发问的重要性。在我们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让其主动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为重要。质疑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学生充分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小学生天生就有一双智慧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妈妈是老师,乌黑的大眼睛,卷翘的长睫毛,看起来温文尔雅。可就是这么斯文的妈妈竟然获得了一个与之极不相称的绰号——"赌王",妈妈竟还以此为荣呢!因为妈妈喜欢"赌",所以得了这么一个绰号,小时候,我还以为妈妈姓"赌"名"王"呢!印象最深的是,我4岁学游泳的时候,妈妈说:"涛涛,如果你能在半天之内学会游泳,妈妈就在地上爬三圈,让你当  相似文献   

13.
青蛙趣事     
<正>当你走到池塘边时,有没有注意过大片的豌豆大小的蛋蛋漂浮在水上面?一般位于池塘的长草中。好吧,假设你几天之后再次回到同一个地方,你认为自己还能在那里发现这些黑色的蛋蛋吗?不,它们将会消失。取而代之,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小小的黑色生物,它们的头大大的,尾巴小小的,看起来有点像鱼。这些小小的黑色生物被称为蝌蚪。它们长得非常快,因为它们吃得很多。小小的双腿从身体的侧面长出来,尾巴也消失了。这个动物不再是蝌蚪,而是小青蛙,就像你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的教学生涯里,经常听到老师的抱怨:学生下课时个个神侃,大有一种演讲家的意味,活跃得不得了。可不知怎么,一上课就都缄口不言了,课堂一片沉寂。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过我,于是我潜心学习了新课标。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创设一种接纳性、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这些理念对我启发很大,渐渐地,我在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15.
胡楫 《环境》2001,(10):35-35
一天早上,隔壁的陈老师拍开了我家大门,说昨晚浑身发痒,睡在另一房间的儿子也不例外,边说边把裤管捋起来;“你看!就是这些小红点,痒痒钻心,不知是撞了什么邪?”我戴上老花镜细看,果然有一些针鼻大的红点。我认定是尘螨叮咬,叫他返回家里,检查一下床铺,将一些会移动的粉尘或头屑之类小东西找出来,再来找我。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意味着一堂课的问题越多越好,问题要有主次与轻重,难易适度之分。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紧扣学生特点。课堂问题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设疑;二是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三是练习时出示问题。教师设疑是学生质疑、解疑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学生解题的兴趣和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度。只有老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17.
晨晨 《环境》2010,(3):60-62
<正>你听说过这些岛屿吗?有的自己能旋转、有的会让人长个子,有的没事就爱隐身,有的却很恐怖,竟然能吃人……看过下面这些岛屿,可能你就会觉得,在我们的世界上有太多的神秘无法揣测,有太多的神奇无法解释。这些岛屿到底有多莫测呢?一起看过来。  相似文献   

18.
看露天电影     
<正>放映队又来村里放电影了!你瞧,两根竹竿撑起一块方方正正的白色幕布,幕布前早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凳子,有的是小板凳,有的是竹椅子,还有的是长板凳……当放映机的灯光开始投射到幕布上时,村里的人们陆陆续续地聚拢过来,凳子上坐满了人。电影开始了,虽然放的是" 咿咿呀呀"的越剧,我看不太明白,但是放映机的灯光让我非常着迷。我在放映机旁玩耍,一不小心" 闯"入了灯光中。咦?我的身影居  相似文献   

19.
<正>即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做出的实时评估。所谓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对学生进行调控的一系列评价行为,是一种有效促进最佳教学效果以及取得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手段。即时评价是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的,也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的评价方式。现代心理学表明,当人的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推动个  相似文献   

20.
<正>引子:今天拟定这个题目,出于两个情境:1.不只一次听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班主任说:"老师,拜托了,你的话比我们家长的话管用……"也不只一次地看到孩子扬起天真的笑脸自豪地对自己的父母说:"我们老师说的!"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孩子的成长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发挥到什么程度?这是不是一种使命?2.因为我是教政治的,所以,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对当今社会很多问题的质疑,而质疑并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很多孩子会认为那些优秀的道德观念或是我们的社会理想不过是课本上的说说而已。探究这种价值取向的成因,一定是受我们成年人世界的影响,这里面包括社会、家庭,当然也包括我们老师自己。有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