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煤矿井外因火灾风险评价的合理性,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灰色聚类评估法结合运用到煤矿井外因火灾评价中。根据煤矿井外因火灾发生的特点,从消防安全管理、矿井引火源、煤矿防灭火、消防应急救援四个方面建立煤矿井外因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F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引入改进的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了煤矿井外因火灾风险的灰类-FAHP评价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河南某煤矿井的外因火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煤矿井的外因火灾风险水平处于较安全状态,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给动物们讲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后,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一样。"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问道:"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入手,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与"活水城市"建设、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了分析探讨。首次提出了"活水城市"的概念,建立"活水城市"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生态健康,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城市的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科学利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无废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和内在动力出发,阐明"无废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对"无废城市"建设进行系统性思考,把握"无废城市"建设的具体内涵,进而明确"无废城市"建设的现实路径;并对"无废城市"建设所涉及的相关政府责任主体进行了界定,以期为成熟与可复制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的推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既是"无废城市"建设的试点探索期,也是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无废城市"建设的过渡时期。"十四五"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全面总结了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根据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固体废物治理能力等新要求,从深度、广度和融合度三个方面提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发展方向。最后本文提出制定《"十四五"无废城市试点实施方案》,谋划启动第二批"无废城市"试点,建立国家级"无废城市"试点交流平台等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出发,对国外代表性"无废城市"建设实践进行了简要总结,指明了国外"无废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工作亮点,进而探析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把握"无废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与关键环节的前提条件下,基于废弃物减量化与循环再利用原则对"无废城市"建设的通用模式进行构建,结合"无废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和内在动力,秉持"系统集成与协同联动"思想,分别从"无废工业""无废农业""无废商业""无废医疗""无废工程""无废生活"6个方面来探索"无废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以及一般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但在业界资深人士邹涛看来,"海绵城市已经成了目标导向,而不是问题导向,这是很遗憾的事。"邹涛希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团队,将解决问题摆在第一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建成海绵城市。城市汛期"城市看海"几乎成为常态。一边是逢雨必涝、内陆"看海"的新城市病,一边是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1997年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随着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综合布局,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国模")称号的地区必须进一步巩固"创模"成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工业园区管理,完善属地管理制度、强化部门协调作战,从而实现由"创建模范城市"到"巩固模范城市"的战略转变;必须构建"后创模时代"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创建,从而实现由"环保模范城市"到"生态示范城市"的战略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享受城市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为日益严重的"城市病"而焦虑不已。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美好的城市呢?高楼林立、川流不息才是城市的标志吗?城市的魅力究竟来自哪里?面对灰霾和拥堵,人们开始追问与反思。我注意到最近正在开展的一个公益活动——探寻中国发展型魅力城市,或许从中可以找到答案。这个活动以"智慧发掘,魅力发展"为主题,旨在"发掘城市潜质、提升城市基质、成就城市品  相似文献   

10.
崔健 《环境保护》2012,(15):71-74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加剧,旨在保护环境、提高能源管理效率的新城市开发和现有城市改造蓬勃发展,并催生了"环境城市"模式的出口。目前在世界上形成了以韩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及以欧美和日本为代表的民间主导的两种典型的"环境城市"出口模式。随着世界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在城市中确保能源和水资源安全、减少环境负荷,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环境城市"建设,即旨在保护环境、提高能源管理效率的新城市开发和现有城市改造事业蓬勃发展,庞大的需求市场催生了"环境城市"出口,并得到迅速发展。所谓"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无废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5月13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会在深圳召开,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吹响了冲锋号。深圳作为广东唯一入选城市跻身其中,将与其他15个城市和地区率先探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为2021年后"无废城市"试点次第推开探索路径。固废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我国建设"无废城市"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相关措施。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是深化城市废物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我国"无废城市"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在介绍国内外废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设"无废城市"的技术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的时候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资源在城市中的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是一个核心,而"海绵城市"的理念正是契合了这样的核心。我国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16个"海绵城市"试点,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  相似文献   

14.
对于城市生活而言,做好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能够为保证城市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生活发展带来重要帮助。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文中从"水量供应限制"、"水质分类供应"、"供水体系优化"和"节水观念教育"四个方面,对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的开展予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城市硬底化为主导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地表界质,弱化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水害、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出现并不断加剧。文章提出"城市水窗"的概念,并探讨了其涵义、类型和作用,提出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如何通过"城市水窗"的建设强化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中土壤圈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无废城市"是一种绿色发展潮流,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处置安全的目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和推动"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工业是全社会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加快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参加全国"城考"的城市总数达617个,比上年增加了22个,覆盖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占全国城市总数90%以上.很多城市在建立"城市政府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公众积极参与"的"城考"工作机制基础上,将"城考"作为政府环保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工作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全国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正日益显现出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事实上,大自然本身就是"海绵体",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钢筋混凝土"版的城市建筑破坏了自然"海绵体"。因此,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产业的结构以及城市功能区的耦合都应该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9年1月2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在中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同时探索建立"无废城市"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漫 《环境保护》2006,(9):58-62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对外开放城市,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命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它不仅拥有"甲天下"的山水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桂林市城市环境质量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综合考评中连续五年名列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66.5%,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长年保持在优良水平(大气环境质量一级天数2005年为305天).近年来桂林市曾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2005年,桂林市获得了第三届中华环境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