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融合"的洪流对传媒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媒介融合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组织结构和内容生产方式,也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采写》是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新闻采写》课的教学改革必须打破过去课程设置过窄、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标准简单的困境,培养学生全媒体环境下的思维能力和报道技能。  相似文献   

2.
媒介融合的推进带来了媒体环境的变化,其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媒介的变化对作为高等院校的生力军的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融合新闻是当前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受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始点与最终归宿在这一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探讨受众在融合新闻发展各阶段中的参与,以期受众的能动性在融合新闻浪潮中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这三大网络相互融合,带动了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的融合,这为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就需要从实现节目的伴随性;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粘性;引导负责任的舆论导向;打造电视新闻节目强势品牌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灾害事件发生后,信息的有效传播对于灾害救助意义重大.灾害事件往往伴随电力、交通、通讯的中断,导致许多传播媒介无法发挥作用,而广播媒介因其较强的抗灾害能力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畅通,成为灾害救助的重要媒介.本文介绍了广播媒介在自我救助、专业救助和社会救助中的不同作用,进一步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传播媒介的抗灾害能力,并针对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今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媒介的相互融合与普遍应用,对社会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媒介已然与社会融为一个整体。特别是随着社会化媒介的发展,它已被逐渐应用到企业的营销之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网络媒介有着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在优越的背后,它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网络新闻报道失实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网络新闻内涵和重要性入手,对网络新闻报道失实的表现和出现网络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出应对网络新闻报道失实的对策,同时对当前的新闻从业者提出期待,对以后的网络新闻报道的发展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法治和伦理两个层面对车祸报道中的媒介失范现象进行分析,探析车祸报道中媒介失范现象的表现和原因,并力图通过论述报道中三个原则的平衡关系,协助媒介从业者规范地报道车祸。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媒介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产业参与其中并从媒介科技的创新与融合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2013年底韩国偶像剧《来自星星的你》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炸鸡啤酒和锦衣华服,也带来了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介的探索和跨媒介营销的先锋理念。本文以《来自星星的你》营销模式为例分析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学在读学生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对媒介角色的认知影响着我国未来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本文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在读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对媒介角色的认知情况,并与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认知情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讲求时效性的文体,新闻作品为传播信息而生,因此,时代感成为新闻审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本文从新闻与美学的关系入手,从媒介形态发展出发,探讨如何使新闻写作更忠于时代,更好地反映时代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意味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一方面人们的信息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给媒介和受众带来了挑战,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成为反腐利剑,"网络反腐"也进入了学术界视野。然而,我们必须反思一个现实,即报纸、电视等传统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延伸至"反腐"领地时,往往选择性失明,从而产生"新闻不反腐"的伦理质问。从媒介伦理出发,可以发现传统新闻在"反腐"中陷入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导致媒介文化的多样化,文化的多元碰撞固然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创新,但也会给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以文化扩张的机会。大众传播媒介在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作用尤其重要。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者作为媒体出声露面的新闻工作者,对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方面理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说明在大众愈来愈多地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来获取信息的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纸媒如何通过打通线上线下、采用图文并茂、文体多样等创新手段,使会议报道焕发独特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基于传统媒体所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主体也由传统媒体扩展到了多元化的普通大众,这使得传受双方的角色及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传播主体多元化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在复杂的多元主体中营造平衡的媒介环境,促进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电视节目中,一些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缺乏人文关怀与品牌创新,面临"娱乐至死"的窘境。因此,一些电视节目积极应对媒介融合的挑战,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品牌传播创新。本文以电视节目的品牌传播角度为切入点,对国内两档亲子真人秀节目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的品牌传播创新问题,并对电视节目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媒体以独特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传统媒体在其冲击之下纷纷探索突围之路。新闻报道的故事化便成为近年来我国多数传统媒体选择的一种方式。本文从新闻故事化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本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及新闻故事化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以期为当前我国的新闻故事化趋势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甲型H1N1流感疫情自墨西哥大范围暴发以来,引起了各国媒体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中国媒体在吸取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初期集体失语的教训后,对这一国际性卫生防疫灾害事件给予了充分关注。纵观国内媒体对甲型H1N1疫情的报道,根据报道频率和报道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暴发期、平缓期和反弹期。国内媒体在这三个阶段的报道中各有特点。暴发期表现出了媒介融合、反应迅速和立体报道的特征;平缓期表现为媒体和受众的新闻脱敏与同质化报道倾向;反弹期则出现了初衷与结果的悖离和被动报道的现象。其中对地震报道最大的启发就是要防止同质化倾向,进行差异性报道,使受众对新闻可读、爱读,才能够起到科普宣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相对中东部发达地区,云南的报网融合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但也有一些自己的探索及特点。本文以云南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报网融合基本媒介形态的介绍的基础上,简单总结其近10年报网融合之路的发展特点,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困难,为云南的报网融合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并为本地的报网融合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