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全隧道方案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疏通中国干线交通网战略布局中的咽喉工程,因工程规模浩大,其环境影响广泛而深远.简要回顾了工程建设方案的筛选进程及“深埋式全隧道”方案的环境优势;建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协作型”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以合作和协调克服各方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初步探讨了工程前期调研的主要内容;识别分析了通道工程对近岸海域、出入口城市的主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案相比,深埋式全隧道方案对自然人文景观、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的影响是最小的,并提出了消除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为通道工程的立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铁路、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排水作业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漏失、周边水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进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使区域居民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为减缓隧道施工造成的地下水影响,除了合理的选址选线外,主要依靠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止水技术,按照"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进行施工。隧道施工地下水环境监控是针对环评阶段提出的可能存在明显地下水环境影响的隧道工程以及施工中实际发生大量涌水的隧道工程,对其隧道排水量、地下水出露点位的水位、地表沉降等开展跟踪观察和监测,结合水文地质、气候气象等资料分析评价隧道施工排水产生的环境影响,及时发现产生的环境问题,为提出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结合思茅一小勐养高速公路沿线具体的自然环境,通过分析高填深挖路段的具体情况,对公路选线过程中遇到的高填深挖与桥梁、隧道方案的比选从生态设计的理念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环境影响分析。得出该公路的高填深挖改桥梁、隧道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公路建设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的牛态环境影响,较好的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张荣鹏  张旭  王军  徐旭 《环境工程》2008,26(2):26-29
以某长大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Mobile模型和Gauss模型对隧道竖井污染物的排放进行计算,得到了主要污染物在近地二维平面上的一次扩散浓度。引入稀释空气因子的概念综合评价了污染物的环境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显著性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水平,指出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是在治理过程中应着重加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铁路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劲杰 《交通环保》2004,25(5):21-22,36
通过分析铁路长隧道的特点,研究与铁路长隧道建设有密切联系生念环境影响。如水土流失、地下水位生态环境效应等,并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铁路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指标的层次结构体系,而后提出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铁路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公路隧道机动车流量调查及其构成特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了谭峪沟隧道和梧桐山隧道实验中机动车流量及其变化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得出了机动车流量的日变化趋势及车辆构成特点,并对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德尔斐法在风景区索道工程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风景区索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德尔斐法作环境影响预测。应用结果表明,对这类工程环境影响预测因其影响因素复杂,基础资料不足,难以作定量化预测时,德尔斐法可以取得较为可靠而准确的预测结果,显示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煤矿的工程特点,资源特点和环境特点探讨了煤矿建设与环境影响的关系,并针对煤矿环境影响的特点,从煤矿选址,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对煤矿环境保护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分析了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适用范围、一般规定、工作内容和技术要点,充分发挥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为做好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启明 《交通环保》2001,22(5):42-43
结合巢湖航道疏浚工程实例,分析了航道疏浚对环境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继续和深入,是根据环保法规对已投产使用的建设项目进行验证和评价,是环境整体评价的重要环节。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过程,关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仍在不断进行深化和发展,以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为例,介绍了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在北部湾油田开发工程中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方法和意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不同作用和目的,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该与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等同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2.
鉴于无隧道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的实际,提出采用类比测量法进行隧道交通噪声预测,并对南京市玄武湖南北向隧道工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类比测量和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量分析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立了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了指标层、准则层和目标层的环境影响程度。综合分析输变电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行期三个阶段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影响与社会影响等因素,选取了17个指标确定了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采用发放调査问卷的方式对各指标重要性对比并赋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层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知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期对环境影响较大,运营期次之,设计期较小,此外,输变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综合影响介于"微弱不利"和"轻度不利"之间。本研究对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监管具有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有助于量化分析个体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亚娟  刘长兵  毛天宇 《交通环保》2003,24(2):16-19,30
高速公路工程是非污染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结合西部开发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宁夏古王高速公路竣工环保验收实例,从环境影响调查发展的现状出发,以环境影响调查的技术方法,特别是工程建设本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声环境的影响为重点进行调查,力求从生态学角度,针对生态影响型项目的特点论述对具体环境影响调查方法的探讨研究。以探索一条高速公路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方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隧道汽车废气排放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风洞物理模拟手段,对处于城市街区的交通隧道风井塔和峒口排放污气的环境影响作了实验研究,并基于射流理论和现场实测,建立峒口污染物散布的预测模式,该模式用于模型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表明.1.隧道峒口污气排放有可能造成短时局地比较严重的污染影响,废气浓度可能超标,但影响范围不大,并且与周围建筑物,环境,气温和车辆运行状况等密切相关;2.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对污染物扩散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托克托电厂工程规模宏大,是目前世界罕见、国内最大的电厂群。工程选址半固定、固定沙丘地,工程利用了难利用土地,施工期工程将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工程施工期对半固定、固定沙丘的影响及贮灰场环境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其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其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了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在地热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并利用此法对某深层地热供暖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地热供暖工程地下部分建设期消耗大量原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占总影响的98.67%,其他时期环境影响较小;地热供暖工程运营期环境酸化严重。对地热工程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将有利于从根源上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可与传统供暖工程比较评价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灰色层次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问题,应用拓展的灰关联理论和最小二乘准则,建立了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灰色层次模型。以东江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为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可信性。结果表明:此基工程使环境总体向理想的18.1%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能源、交通、水利水电、市政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完成了大量的隧道(洞)工程任务,为隧道工程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出了不少问题。根据行业“/\五”时期的事故资料统计,地质工程市场(包括隧道工程)发生的事故已成为除交通事故以外的生产性最严重的事故类型。隧道工程由于其工程性质的特殊性,相对于地表工程来说,不安全的环境因素较多,所以更应重视安全工程问题。从现场出现的事故情况来看,一些是由于安全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施工单位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足所造成的;一些是由…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对三峡地区的环境影响作了综合评价,揭示了受工程影响后所产生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问题。然后针对出现的若干问题,论述了大型水利工程对环境大系统影响的模糊性,提出了环境影响“不确定性”的概念,同时试图应用可靠性分析方法来评价各种不确定性的环境因素。针对三峡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实际环境问题,提出了控制与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