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防止并消除船舶排放油类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海损事故造成的污染,1973年10月8日至11月2日,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召开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会议,在《1954年国际海上油污公约》及其多项修正案的基础上制定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舶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船舶污染的途径、危害,进行了风险评价,提出防污染对策。研究表明,当前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被社会各界重视,国际海事组织也不断修改船舶防污染公约,对防止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为此,我国应健全船舶防污染保护海洋机制。一是完善海面溢油监测系统;二是促进清污公司市场机制;三是优化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器材库站点;四是加强船舶动态跟踪。  相似文献   

3.
杨晓玲 《交通环保》1998,19(3):36-38
概述了日本有关防止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法规,包括从船舶上排放油类或油性混合物的规定、从船舶排放有害液体物质的规定和从船舶排放废弃物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船舶污染是指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运,对周围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破坏的有害影响,在法律意义上可分为排放性船舶污染和事故性船舶污染。船舶污染的危害性不仅涉及物质财富,而且给海洋生物、海滨环境、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破坏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污染大气加重温室效应等后果。  相似文献   

5.
船舶是海洋的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船舶的正常作业、疏浚、海上倾废、海难事件等都可将大量污染物排入海洋。在船舶造成的各种污染中,油污是最主要的。目前,每年因为油轮事故、船舶排放含油压舱水、油田开发及沿海工业等排放入海的石油约有600多万吨。其中因船舶排放不当造成石汕入海的约占22%,因船舶意外事故造成石油入海的占30%。 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国日益重视海上船舶油污问题并认真求索,从技术、管理和法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船舶油污,保护海洋环境。若干船舶油污的国际公约已经问世,它们或是防止海上船舶油污的国际规定,或是关于处理油污损害事故和赔偿方面的国际规定。  相似文献   

6.
船舶造成大气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MARPOL 73/ 78公约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 ,结合陆上有关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对船舶造成大气污染控制的现状进行讨论 ,并对中国在该附则生效前应做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保护水域,防止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船舶机舱舱水是污染水域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六十年代,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就相继召开会议讨论防止船舶排放废油造成海洋污染的对策。1973年海协又开会讨论修订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约》,进一步严格规定了船舶排出水中含油量的标准。我国政府发布的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也严格规定船舶排放污水含油量不得超过10ppm。  相似文献   

8.
海洋污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的特点是污染来源广,污染种类多,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潜在危害大。船舶污染只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方面。但是,最早引起人们关注并一直使人们重视的却是船舶污染。这一方面是因为船舶来往于世界各地的繁华的贸易港口,另一方面是因为船舶这个“庞然大物”所造成的污染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船舶垃圾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垃圾污染是造成水域污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本文仅就有关资料对船舶垃圾污染的危害、国际上关于防止船舶垃圾污染的规定,以及船舶垃圾的保存,消除和清扫等技术作一概要叙述。  相似文献   

10.
国际海事组织已将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列为新的工作目标,并决定为此起草MARPOL73/78公约新的附则,以做为世界范围内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的法规基础。目前由散化公委会负责新附则的起草工作,该分委会在去年召开的第21次会议上提出了新附则的框架文件。最近国际海事组织秘书处转发了由起草小组根据框架文件提出的新附则的推荐文本。该文本将做为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新附则的基础文字,并交由今后召开的散化分委会和环保委员会审议。现将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新附则的推荐文本译出,供有关专业人员研究或参考,——译者  相似文献   

11.
曾华岚 《环境保护》1998,(11):41-42,45
船舶垃圾处理与保护海洋资源,维持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阐述了船舶垃圾对海洋环境已经和可能造成的污染危害,分析了造成这些污染问题的原因论述了MARPOL73/78国际公给及我国相应法规中对船舶垃圾的处理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已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它对于有效地防止船舶排放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并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我国有的远洋船舶在处理油渣、污油水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公约的有关规定有效地处理和正确地在《油类记录簿》记载。以致造成船舶在国外港口被罚款或扣留的事时有  相似文献   

13.
浦宝康 《交通环保》1999,20(5):30-31
行驶于中国江河湖海的成千上万艘小于400 总吨的船舶,是造成水域环境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防污公约对这类船舶的防油污措施并无详细规定。文中介绍一种相应的举措,可供各地主管部门、船东、船舶修造厂、船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船舶是一种漂浮在水上的流动污染源。船舶除了油、污水、废弃物等对外界可能造成污染外,柴油机排汽、排尘也会给环境带来危害。为了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船舶对大气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我们对部分船舶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现对船舶烟尘排放、烟  相似文献   

15.
船舶生活污水是造成水域污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本文简要叙述船舶生活污水对水域的污染及其给水环境及人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国际上有关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的规定,以及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的技术。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16.
船舶运输产生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环境保护》1999,(8):17-19
本文阐述了船舶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溢油,有毒化学品,废气,分析了它们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及预防这些污染的措施。现实告诫我们,防治船舶污染是非常重要、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石油资源的进口增长,海上运输业大力发展,发生船舶溢油事故的风险随之增大,而溢油事故的发生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进行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可有效减少溢油发生概率和降低溢油危害。阐述了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并在相关资料的研究基础上,总结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完善船舶溢油环境风险工作。  相似文献   

18.
船舶碰撞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船舶航行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针对船舶碰撞事故,构建了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与模糊层次分析(FAHP)方法相结合的船舶碰撞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即FRAM-FAHP法),从事故致因分析入手,将事故相关事件转化为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从功能特征角度辨...  相似文献   

19.
船舶运输过程中的漏油和燃油排放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带来巨大损失.1967年,“Torrey Canyon”号油轮在英格兰西南海岸外触礁,引发严重的油污灾难.自此之后,海上油污日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为了减少因船舶溢油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使受害人得到充分及时的赔偿,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石油进出口大国和航运大国都建立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其运行模式大致可划分为3种类型.而我国当前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还不健全,有必要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通行的3种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宜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模式.  相似文献   

20.
石油作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有相当一部分是用船舶运输的。船舶的运油活动带来了船舶排油或溢油造成海洋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系列的公约。这些公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目的是防止或减少船舶排污和油污事件的发生。如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第二类,目的是赔偿油污事件所引起的清污费用和油污损害。如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简称69年责任公约)。但是,69年责任公约并不能在所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