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外恶臭污染研究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恶臭的分析测试以及嗅觉标准均已建立了,但最早可以追朔到三十年中期美国就已经提出了恶臭污染问题。而我国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对恶臭污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国的恶臭污染研究及如何进行恶臭污染防治,才能更好地适应于四化建设,更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笔者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争议。 1.首先要搞清我国的恶臭污染状况; 我国由于传统的耕作、积肥和施肥方式,造成农村及市郊的恶臭污染严重,特别是春,夏季污染尤为突出。近年来,由于农村的乡镇企业的迅速兴起,特别是小电镀、小造纸等都加剧了农村的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2.
国外恶臭污染管理办法对我国管理体系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当前我国控制恶臭污染的主要手段,该标准的制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恶臭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投诉情况的逐年增加,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严重污染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系统地控制恶臭污染、提高恶臭污染管理工作能力、改善整体恶臭污染形势,需要掌握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并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建立我国的恶臭污染管理体系.从法律法规、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3个方面,深入研究公害法、无组织源排放标准、有组织源排放标准和技术标准、安全防护距离、气味强度范围、气味指数、投诉标准和综合因素评价法等10种国外常用的恶臭污染管理方法,分析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和恶臭污染管理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起步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环境监管手段缺乏、恶臭污染防治系统缺失以及公共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将恶臭污染防治与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规体系;筛选、开发有效的检测技术,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监测技术体系,提升监管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评价体系,形成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控制技术升级改造的良性循环;加强与受控方、高校等科研单位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制订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性;加大公共宣传和教育力度,推动恶臭污染知识普及和建立民众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洛阳分公司恶臭污染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洛阳分公司恶臭污染源,提出了解决恶臭污染的常用方法及对洛阳分公司恶臭污染源的控制及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4.
恶臭气体污染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气体污染与评价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李应芝本文综述了恶臭气体的有关概念、恶臭污染物的嗅觉阈值和气味、恶臭强度分级以及恶臭物质的浓度与臭气强度的关系;并介绍了恶臭气体污染的评价方法。为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1恶臭污染物及其产生源恶臭...  相似文献   

5.
恶臭污染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影响了百姓正常生活,如何解决城市恶臭污染问题,是各地环保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海门市恶臭污染事件为例,分析了城市恶臭污染的来源,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口分散、经济以粗放型为主、环境缺乏管理,近年来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村恶臭污染尤为严重。农村恶臭污染源具有分散性、区域性、隐蔽性的特点,且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污随机、扩散性强、不易监测,这给研究农村恶臭污染源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对农村恶臭污染源分析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针对农村恶臭污染的特点,对农村恶臭污染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治理农村恶臭污染及改善农村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密闭化填埋作业条件下的场内恶臭污染分布情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填埋场恶臭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生活的重要污染.对于场界范围内的恶臭发生源通常要依靠经验确定,难以对填埋场界范围内的恶臭污染强度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科学的描述.利用电子鼻与GPS定位仪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内的恶臭污染情况进行检测,通过GIS软件作图绘制恶臭污染等强度曲线,对场内强污染源释放点进行确定,发现覆盖膜破损及焚烧火炬尾气排放是造成场内恶臭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填埋气产量估算分析表明提高填埋气处理能力是控制恶臭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针对城市垃圾填埋场目前运营方式及存在的恶臭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恶臭的发生与环境影响、恶臭污染水平的测试、相关规定与科学运用以及治理技术与对策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概述了点源、面源和渗滤液恶臭控制的合理途径和控制准则。  相似文献   

9.
何品晶  李健晨  吕凡  章骅  邵立明 《环境科学》2022,43(9):4506-4512
为探究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的源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采样分析了东部沿海某填埋场不同暴露状态填埋区域冬夏两季的昼夜间气体样品.定量检测到的各种恶臭物质合计浓度最高可达60000 μg·m-3,夏季检出的恶臭物质种类多于冬季,且各采样点平均浓度高于冬季30~300倍,其中,硫系物高于冬季4.7~136.7倍.含氧化合物是物质浓度最高的恶臭组分,各采样点硫系物合计浓度不足恶臭物质合计浓度的10%,但换算的理论恶臭浓度贡献率超过理论恶臭合计浓度的90%,甲硫醇和丙硫醇等硫系物是填埋场恶臭污染的关键物质.填埋单元覆膜后堆体表层恶臭物质浓度和理论恶臭浓度随时间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说明覆膜具有一定的恶臭阻隔效果,但填埋单元仍有较大的恶臭释放潜力.相似度分析显示,作业后临时覆盖和未抽气区盖膜单元内累积的恶臭气体可以通过膜搭接缝隙和膜破裂位置等处释放至环境,导致填埋场周边夜间恶臭污染高于白天.  相似文献   

10.
在对河流恶臭的生成机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工程措施进行河流恶臭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污泥堆放场恶臭监测与评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治理祝家污泥堆放场恶臭污染问题,对污泥堆放场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同时针对污泥自身及环境影响特征,采用臭气浓度和臭气强度指标的监测,并扩展性应用快速判定和检测技术,对工程进度不同阶段的治理进行即时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前后期上下风向厂界指标分别为:臭气强度45级、25级、22.5级;臭气浓度602.5级;臭气浓度6080、1080、1020;50020;5001500、401500、4055;硫化氢0.08 mg/m3、0.002mg/m 3、0.003mg/m3、0.001 mg/m3。工程实践证明,此类堆放场处理前厂界相关指标严重超标,处理后厂界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12.
沧州炼油厂恶臭污染与防治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炼油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易引起环境恶臭污染,通过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加强生产管理,杜绝无组织排放,实行有效监督是防止恶臭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国内恶臭污染物优先控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恶臭污染控制现状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了优先控制恶臭污染物的筛选原则和筛选方法,建立了恶臭物质的定量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分法对主要恶臭物质进行筛选和排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0种优先控制恶臭污染物名单。  相似文献   

14.
选择双氧水作氧化剂,将具有恶臭气味的涕灭威生产的副产物甲硫醚氧化成无臭的二甲基亚砜。通过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二甲基亚砜的产率,消除了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川崎市对餐饮业等生活设施相关的恶臭指控事件不断增加,污染因子已超出现行规定项目的范围。为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强化现行标准,针对区域、时段及企业性质和规模,在川崎市法规中补充臭气指数标准。  相似文献   

16.
延迟焦化装置冷焦水处理系统原采用半敞开式循环冷却工艺,焦炭塔顶高温溢流水进入冷焦热水罐及在凉水塔的冷却过程中,污水中含硫化氢的混合性气体加上罐内存有的有害气体逸放进入大气中,散发出强烈恶臭,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冷焦水密闭系统通过对冷焦水密闭控制,在冷焦热水罐顶增设胺液脱臭工艺,彻底解决了原来冷焦水恶臭污染环境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以孝感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为例,介绍了高温蒸汽处理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脱臭处理工艺,废气中的恶臭污染物可以达到《恶臭污染排放控制标准》(GB 14554—1993)相应排放速率限值要求;采用生化和物化相结合的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填埋场臭气的治理一直是阻碍大中型卫生填埋场发展的难题,以北京市朝阳区高安屯卫生填埋场为例,分析了填埋场臭气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其在渗沥液臭气治理、填埋气臭气治理以及空间除臭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结果,这些对其他卫生填埋场的臭气治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